


语文夜归鹿门歌课堂检测
展开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5】
赡养(zhān) 趑趄不前(zī) 栖隐(qī)
夙兴夜寐(sù) 冻馁(něi) 暴殄天物(tiǎn)
禅让(chán) 惴惴不安(zhuì) 岩扉(fēi)
残羹冷炙(zhì) 祓除(bá) 殒身不恤(yǔn)
【答案】 “赡”应读shàn,“禅”应读shàn,“祓”应读f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B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C项,都为动词,乘坐。D项,名词,小路;副词,径直,直接。
【答案】 C
3.对下面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是说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已黄昏。
B.“鹿门月照开烟树”,是说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
C.“岩扉松径长寂寥”,是说石门及松间小路经常静悄悄的。
D.“惟有幽人自来去”,是说只有清闲之人才会常来这里游玩。
【解析】 D项,“幽人”,是隐居者,诗人自指。句意是说,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答案】 D
4.名句默写。
【导学号:46162026】
(1)________________,渔梁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2)人随沙岸向江村,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春晓》)
(3)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 (1)山寺钟鸣昼已昏 野旷天低树 (2)余亦乘舟归鹿门 花落知多少 (3)鹿门月照开烟树 待到重阳日 (4)惟有幽人自来去 涵虚混太清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导学号:46162027】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 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5.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处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结合注释所给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在这两句中表达了知音少、无人理解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人情世态的伤感与悲愤。解答这类题,注意写作背景,结合诗中关键词分析。
【答案】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交流的寂寞与艰难。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
6.清人沈德潜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
【解析】 “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说语言平淡而含意深厚。注意结合标题和注释,从颔联的动词中挖掘出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答案】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如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语言平淡而余味无穷。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消极、悲观、失望之情。
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尾联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
E.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
【解析】 B项,表达的是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C项,尾联是说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
【答案】 BC
8.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这两句诗表达了闲适的心境,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2)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3)突出了作者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得超过18个字。
【导学号:46162028】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__①__,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__②__,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__③__,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①
②
③
【解析】 本题从补写句子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通读语段我们发现,在第一个空之后的一句话是“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下面还有一句“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要填的这个空既要能和下文相接,又要和后一句相照应,所以第一空应填“商品如果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第二个空之后的一句话是“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前文应该和它相对应的是“说明书的文字内容要非常准确”。第三个空前后都有相关的句子,此处要填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上文为“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下文为“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从“甚至”一词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可很多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的说明书”。
【答案】 ①商品如果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 ②说明书的文字内容要非常准确 ③可很多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的说明书
10.请结合李白其人及其诗歌,为李白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语言有表现力,形象生动,不少于80个字。
【解析】 结合人物经历与作品写颁奖词,先回想学过的李白的诗歌,然后分析李白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等,最后拟写答案。比如可写李白的狂放、旷达、飘逸等,也可写李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等,无论写什么,注意结合恰当的诗歌。
【答案】 李白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人生得意须尽欢;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美酒挥洒自己的豪情,用诗歌抒发自己的胸怀!李白,在气势恢弘的大唐景象中舞动着洒脱浪漫、傲岸挺拔的动人身影!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阁夜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阁夜同步训练题,共6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将进酒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将进酒课堂检测,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湘夫人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湘夫人同步练习题,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