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湘夫人同步练习题
展开【导学号:46162004】
北渚(zhǔ) 袅袅(niǎ) 眇眇(miǎ)
白eq \(,\s\d10(·)) (fán) 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
澧水(fēnɡ) 遗余褋兮(dié ) 潺湲(chán yuán )
云汀(dīnɡ) 九嶷山(yí) 芷葺兮(qì )
【答案】 “沅”应读yuán,“澧”应读lǐ,“汀”应读tīnɡ。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
袅袅兮秋风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B.与佳期兮夕张 张:张设罗帐
观流水兮潺湲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C.擗蕙櫋兮既张 擗:剖开
缭之兮杜衡 缭:缠绕
D.捐余袂兮江中 捐:捐献
搴汀洲兮杜若 汀:水中平地
【解析】 D项,“捐”,丢弃。
【答案】 D
3.下列句中对加点词的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眇眇兮愁予(名词作动词,举目)
与佳期兮夕张(名词作动词,约会)
B.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作动词,水波泛动)
荪壁兮紫坛(名词作动词,用荪草装饰;用紫贝筑)
C.桂栋兮兰橑(名词作动词,用桂树做;用兰草做)
辛夷楣兮药房(名词作动词,用辛夷做;用白芷装饰)
D.罔薜荔兮为帷(名词作动词,编织)
狼吞虎咽(名词作动词,像狼一样;像虎一样)
【解析】 D项,“狼”“虎”的用法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4.名句默写。
【导学号:46162005】
(1)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
登白兮骋望,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观流水兮潺湲。
__________________,夕济兮西澨。
(3)筑室兮水中,__________________。
白玉兮为镇,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建芳馨兮庑门。
____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答案】 (1)洞庭波兮木叶下 与佳期兮夕张 (2)荒忽兮远望 朝驰余马兮江皋 (3)葺之兮荷盖 疏石兰兮为芳 (4)合百草兮实庭 时不可兮骤得
eq \a\vs4\al([阅读提升层次(B)])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5~6题。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5.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解析】 诗歌是凭借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解答此题,应结合全词整体思考。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前面描写的清新优美的景色可以看出词人愉悦、闲适的心情,但最后的“似也恨、人归早”则又表现出一丝淡淡的伤感。
【答案】 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6.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
【解析】 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和表现手法等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从“鸥鹭不回头”不难发现这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然后具体描述该词句的含意,最后分析其表达作用就可以了。
【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二)阅读屈原的《湘君》,完成7~8题。
【导学号:46162006】
湘 君
屈 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鼌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7.分析《湘君》和《湘夫人》中男女主人公对待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 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注意抓住关键词。两诗共同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湘君》中的“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流露出对对方的不忠诚和不守信的不满和指责。《湘夫人》中主人公直接表达爱慕之情。
【答案】 二人均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为核心,表达想要尽快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但在个性上又有区别,《湘君》中的湘夫人带有一定的怨言,指责对方不守信用,《湘夫人》中的湘君则信誓旦旦地表达爱情。
8.《湘夫人》和《湘君》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这类诗句,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 先通读全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中反映出反常现象的诗句——“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然后分析该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案】 本诗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芙蓉”这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总结自己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强调爱而不见的事与愿违。
eq \a\vs4\al([语言表达层次(C)])
9.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
【导学号:46162007】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竹叶包裹糯米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
【答案】 (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拟行路难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拟行路难课时训练,共5页。
2021学年李凭箜篌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李凭箜篌引课后作业题,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阁夜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阁夜同步训练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