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2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2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测试题
展开【导学号:14330009】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解析】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答案】 D
2.《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工商食官”可知,当时的官府控制着绝大部分的手工业品的生产,手工业被官府所垄断。
【答案】 D
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导学号:14330010】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手工技术的训练,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选C项。
【答案】 C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解析】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故A项正确;瓷器最先由中国烧制,故B项正确;蚕丝的纺织以中国为最早,故C项正确;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5.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导学号:14330011】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也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解析】 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小部分进入流通领域;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可能进入流通领域;民营手工业产品完全进入流通领域。故选B项。
【答案】 B
6.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苏州的这一碑刻说明在清代曾有雇佣工人的罢工斗争出现,清政府对此持镇压和禁止的态度,所以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①在材料中并未体现,②说法错误,故选D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
【解析】 文物A是商代的青铜器,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A项正确;文物B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文物C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文物D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时间上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答案】 A
8.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纺织工具花楼机。
【答案】 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30012】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的特点。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可从历史悠久、器物种类繁多、工艺先进、“远飘世界各地”几个方面回答,这些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特征。第二小问从手工业对农业、商业的影响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主要有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者占主导地位等。
【答案】 (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共5页。
历史必修2 经济史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2 经济史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题,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