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2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2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必修2 经济史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题
展开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A项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符合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故正确;C项出现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出现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后,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 B
2.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是对以下我国农村哪项经济政策的描述(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税费改革
【解析】 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信息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吻合。
【答案】 C
3.“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的情景,这反映出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A项时间不符,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应该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后,故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个体户”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导学号:14330090】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排除除含④的选项,故选B项。
【答案】 B
5.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 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则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选B项。
【答案】 B
6.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不是本质目的。
【答案】 A
[能力提升]
7.(2016·北京会考)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由“1979年”可联想到刚刚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8.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导学号:14330091】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结合题干中会议“中共十四大”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故选D项。
【答案】 D
9.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春天,当人们还在为能不能实行包产到组争论不休时……由于社员们的坚持,也由于县委的默许,小岗村的包干到户在那一年终于“不合法”地实行了。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三 1983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4个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3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0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包产到户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持的态度。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深圳南岭村农村改革的特点,指出其本质。
【答案】 (1)性质:自发。原因:人民公社化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2)态度:肯定。原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得到了实惠。
(3)特点:发展集体经济。本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复习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