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3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3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81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后复习题
展开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答案】 A
2.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导学号:14330015】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解析】 东汉时期“草市”、商业市镇、夜市均尚未出现,故B、C、D三项错误。汉朝时期是中国典型的“重农抑商”时期,政府严格管理正规市场,在历史上被称为“九市”,故选A项。
【答案】 A
3.(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解析】 A项不只是在宋朝才有,且不属于“进步”;B项发生于明清;C项发生于明朝中后期。“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故选D项。
【答案】 D
4.(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这说明司马光( )
A.反对以农为本的思想
B.主张发展手工业
C.认识到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D.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由“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可知,司马光主张农工商并重,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导学号:14330016】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解析】 南宋时期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故选C项。A、B两项与史实不符;“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排除D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解析】 “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故选D项。
【答案】 D
7.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州双林镇陆续建有绢业会馆,并有新旧之分。这些会馆具有的特征是( )
【导学号:14330017】
A.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
B.是政治活动场所
C.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D.发行“交子”以利商品流通
【解析】 会馆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绢业会馆”属于商业性质,故B项错误;会馆是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故C项正确;“交子”产生于宋代,故D项错误。
【答案】 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松江府“所出布匹,日以万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经济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农产品商品化、商帮和白银货币化的推广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可知,资本主义雇佣关系逐渐形成。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可知,商帮逐渐形成。
【答案】 (1)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合法流通。
(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手工工场和包买商)。
(3)商帮出现。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随堂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