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01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02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分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对内部圈层内容的教学,关键要使学生抓住地震波、横波、纵波的概念和特征,知道不连续面的含义,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及原因,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概念的教学要据图讲授,划出范围,强调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外部圈层则要重点讲明各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物质形态,知道外部圈层是同心圈层。对内外圈层逐个显示和叠加,并初步使学生了解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的内部圈层。
    【教学准备】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内部圈层对比表,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地球的圈层结构
    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知识拓展)
    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板书)
    1.地震波
    生: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师:很好。地震波可以分为哪两类呢?
    生:有纵波(P波)、横波(S波)之分。
    (方法引导)
    师:那么纵波(P波)和横波(S波)各有什么特性?(提示:地震波特性——速度、通过介质)
    生:(看书讨论回答)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师:正确。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
    生:(讨论回答)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地震波的利用
    探究内容:
    (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探究办法、过程:观察、分析、推理、讨论
    探究结果:
    (1)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2)地幔物质是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
    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是怎样的?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先投影左半部分,待学生分析推测后再投影右半部分进行对比)
    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总的趋势——速度随深度递增,但不均匀,有突变现象。
    师: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请大家看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左半部分),找出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填写表格。
    (叠加投影表格)不连续面的特征
    生:(观察、讨论、回答、填表)
    (方法引导)
    师:(据学生回答逐个投影填充表格内容)
    师: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为什么会出现?
    生:不连续面上下的物质性状发生了变化。
    师:根据两个最主要的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几个圈层?
    生:三个圈层。(对比)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
    师:很好。再看投影的右半部分,地球被分成哪几个圈层?
    生:地壳、地幔、地核。
    师:(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生:(指认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三个圈层。
    (板书)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师:请看图说出三个圈层的划分依据、两个最主要的界面、各圈层的范围。
    生: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是地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师:很好。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判断地幔的形态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生:(讨论回答)固态,因为横波能通过。
    师:软流层的位置和形态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回答)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呈融熔状态。
    师:答的很不错。岩石圈与地壳有什么区别与关系?
    生:(讨论回答)范围和界面不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物质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师:很好。根据地震波来分析,地核又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形态是怎样的?
    生:(讨论回答)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是液态,温度高于熔点。
    师:那内核的形态呢?
    生:(讨论回答)固态,因为地震波速度加快,随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
    (知识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回答得很正确。我们下面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8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地壳又分为双层结构: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在大陆地壳中,两个层次都有;在大洋地壳中,硅铝层变薄甚至缺失。所以大洋地壳比较薄。
    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主要是橄榄岩、榴辉岩等),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等。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融熔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约在地下60~250km,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因此,软流圈层与地壳之间(即与莫霍面之间)还有一层物质存在,即上地幔的顶部,也是岩石,并构成了一个圈层,它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投影)表格
    师:(小结)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再来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
    (板书)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师: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
    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生:物质组成——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师:很好。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
    2.水圈
    生: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师:生物圈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
    3.生物圈
    生: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师:很好。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知道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和外部的三个圈层。下面大家来做些巩固习题。
    【作业布置】:
    1.填表
    2.填表
    3.地球外部圈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圈有什么特点?
    5.生物圈的范围。
    答案:
    1.填表
    2.填表
    3.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4.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5.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板书设计】
    特点
    界面
    深度
    纵波、横波传播速度
    发现者
    发现时间
    莫霍界面
    33km
    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莫霍洛维契奇
    1909
    古登堡界面
    2900km
    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消失
    古登堡
    1914
    内部圈层
    组成
    分层
    状态
    地理意义
    地壳
    岩石
    硅铝层
    固态
    硅镁层
    地幔
    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
    固态
    岩浆和地震
    下地幔
    地核
    铁镍等重金属元素
    外核
    液态
    磁场
    内核
    固态
    特点
    界面
    深度
    纵波、横波传播速度
    发现者
    发现时间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内部圈层
    组成
    分层
    状态
    地理意义
    地壳
    地幔
    地核
    特点界面
    深 度
    纵波、横波传播速度
    发现者
    发现时间
    莫霍面
    33 km
    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莫霍洛维契奇
    1909
    古登堡面
    2900 km
    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消失
    古登堡
    1914
    内部圈层
    组成
    分 层
    状 态
    地理意义
    地壳
    岩石
    硅铝层
    固态
    硅镁层
    地幔
    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
    固态
    岩浆和地震
    下地幔
    地核
    铁镍等重金属元素
    外核
    液态
    磁场
    内核
    固态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外部圈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