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精品练习
展开细胞增殖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图A和图B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A中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②图B中b+c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④植物细胞在b段形成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一分为二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叶绿体通过分裂增多
B. ②→③过程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 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核DNA的含量加倍
D. ⑥→⑦过程中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
3.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 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 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膜构成的赤道板
4.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图1→图4→图2→图3
B. 在图2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作用于图2细胞所属时期
D. 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图4,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图3
5.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B. 在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
C. 在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D. 在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功能相同
6. 关于无丝分裂过程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 分裂过程中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 分裂结束缢裂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D. 蛙的受精卵和红细胞均进行无丝分裂
7. 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8. 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 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 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 ②表示有丝分裂前期,②→③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均减半
9. 甲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乙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数目变化曲线图,图丙是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一个细胞周期①、②、③、④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甲中,③所在时期在细胞中央将出现__________,该结构的形成与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有关。
(3)图乙中,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图中________(填字母)段表示。图乙中_______(填字母)段所示的时期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图丙中________(填“①”或“②”)可以代表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中的a、b、c分别可以代表细胞中三种物质,其顺序是_______
A.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B. 染色体、DNA、染色单体
C.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D. 染色单体、染色体、DNA
10. 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 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 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一次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1。
步骤3 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
(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__。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由果胶组成,使相邻细胞粘连。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等,否则观察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最佳取材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难度中等。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图A中乙→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①正确;图B中a+b或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②错误;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之下向细胞两极运动,两阶段都要消耗ATP,③正确;植物细胞在b段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一分为二,④错误,C正确。
2. B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变化,难度中等。高等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②→③过程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同时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量加倍,DNA数量在间期加倍,C错误;⑥→⑦过程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伸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特征,D错误。
3. C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难度中等。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但染色体的数目不变,A错误;菠菜属于高等生物,没有中心体,B错误;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达到最大程度,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C正确;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的位置出现一个由高尔基体小泡构成的细胞板,D错误。
4. C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难度中等。分析题图:图示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其中图1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细胞的细胞质中央向内凹陷,应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4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根据分析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图1分裂间期→图4分裂前期→图2分裂后期→图3分裂末期,A正确;在图2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即图4时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图4,C错误;图4是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图3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D正确。
5. C 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难度中等。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A错误;在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膜内陷,把细胞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B错误;在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C正确;在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无直接关系,D错误。
6. A 解析:本题考查无丝分裂的特点,难度中等。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一样,存在DNA分子复制,B错误;无丝分裂结束缢裂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只是与有丝分裂相比,亲代复制后的遗传物质不一定完全精确的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错误。
7. D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曲线图的判断,难度较大。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cd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A、C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e点时细胞分裂完成,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DNA没有复制时相同,B正确;着丝点分裂发生在bc段, a→c过程中包含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D错误。
8. C 解析:本题以直方图的形式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难度较大。图①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已复制,染色体也完成了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图③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细胞板,B错误;①→②表示由中期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正确;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③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均减半,D错误。
9.(1)②→④→①→③ (2)细胞板 高尔基体 (3) f~l c~d或i~j
(4)②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5) A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特点,难度中等。
(1)细胞周期可人为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一个细胞周期①、②、③、④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②间期→④中期→①后期→③末期。
(2)图甲中,③为末期,在细胞中央将出现高尔基体形成的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3)细胞周期是指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图乙中,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图中f~l段表示。图乙中c~d或i~j段均表示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有丝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相同,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所以图丙中②可以代表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5)图丙中的b在②中为0,所以b为染色单体,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染色单体的数量与核DNA相同,所以c为核DNA,则a为染色体,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0.(1)平均值 (2)漂洗→染色→制片 (3)适当延长解离时间 适当提高盐酸浓度(或若环境温度低,可以适当水浴加热等) 细胞相互重叠 (4)红葱、上午10:00左右取材
解析:本题考查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实验,难度较大。
(1)实验中要对所得数据计算平均值,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解离的目的就是用盐酸使果胶水解。如果胞间层厚,则可适当提高盐酸的浓度或延长解离的时间,若是低温条件,也可适当提高温度,否则观察时会出现细胞相互重叠现象。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是红葱,最佳取材时间是上午10:00左右。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核酸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全册综合精品一课一练,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精品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精品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艾滋病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