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秀综合训练题
展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具有特异性
B. 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和提供能量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
D.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具有催化和调节功能
2. 下列有关酶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化学消化
B.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C. 毕希纳认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D. 萨姆纳得到脲酶结晶后,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 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水
C. 胃蛋白酶、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多肽、水
D. 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水
4. 某同学为了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各组试管的添加物质 | 鉴定试剂 |
方案一 |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 碘液 |
方案二 |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 斐林试剂 |
方案三 |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蔗糖酶和淀粉 | 碘液 |
A. 方案一两组试管中加入的各种物质的量应该相等
B. 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C. 方案三中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可以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D. 方案二可行的原因是斐林试剂既可以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也能证明蔗糖是否被分解
5. 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充分混合后再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
B. 探究底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各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7左右
C. 可用麦芽糖酶、麦芽糖、淀粉和斐林试剂等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D. 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加入碘液以检测各组淀粉的剩余量
6.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其中曲线b是正常的酶促反应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 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甲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D. 若在适当升温的条件下重重该实验,图中B点位置将下移
7.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用HCL和NaOH调节)对酶活性的影响(已知HCL能催化淀粉水解,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pH | 1 | 3 | 5 | 7 | 9 | 11 | 13 |
实验起始时淀粉的质量分数 | 10% | 15% | 20% | 10% | 15% | 20% | 10% |
2 h后剩余淀粉的质量分数 | 5% | 11% | 14% | 1% | 11% | 16% | 10% |
A. pH=3时淀粉酶的活性比pH=9时要低
B. pH=1时有淀粉水解,说明淀粉酶没有失活
C. 与HCL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加显著
D. 欲测出pH=5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量,还需设置不加淀粉酶的对照组
8.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B. 分析曲线可知,E、G两点所示条件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
C. 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该酶的空间结构都遭到破坏
D. 若在A点升温或在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9.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实验1的无关变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
(2)实验1可以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有限;
(4)实验1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pH 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表格所示为高中生物的某一实验,请根据表中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
(4)设计试管1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该实验能否用碘液来鉴定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6)验证酶有催化作用,可选择上表中试管_____________。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作用以及作用机理,难度中等。酶在不同生物体内不同,具有特异性,A正确;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绝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合成场所是细胞核,C错误;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只有催化功能,D错误。
2.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发现过程,难度中等。斯帕兰扎尼用一个金属笼子装肉后放入鹰的胃中,肉块不见了,证明化学消化存在,A正确;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因此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B正确;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研磨,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最后该提取液能够将葡萄糖发酵为酒精,说明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作用,C正确;萨姆纳尔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后,并证明酶是蛋白质,D错误。
3. A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作用特点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难度较大。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会被胃蛋白酶水解。剩余物质是胃蛋白酶,淀粉,在PH=2的情况下胃蛋白酶有很高的活性,可以把乳清蛋白分解,而唾液淀粉酶在PH=2的情况下失活,所以分解不了淀粉,然后胃蛋白酶是分解蛋白质的,而唾液淀粉酶恰好又是蛋白质,所以唾液淀粉酶也被分解,所以最后就剩胃蛋白酶和淀粉,如果说还有的话就是唾液淀粉酶和乳清蛋白被分解后生成多肽,A正确。
4. C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设计,难度较大。方案一中自变量为反应物的种类,两组试管中加入的各种物质的量为无关变量,应该相等,A正确;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因此方案一不可行,B正确;方案三中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只说明了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没有说明不能催化其他底物,因此不能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方案二可行的原因是斐林试剂既可以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也能证明蔗糖是否被分解,D正确。
5. D 解析:本题考查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难度较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各自保温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A错误;探究底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各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1. 5左右,B错误;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不能用麦芽糖酶、麦芽糖、淀粉和斐林试剂等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不同,加入碘液后的蓝色深浅不同,D正确。
6. C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中等。图中曲线b是正常的酶促反应曲线,分析曲线a和曲线b的差异可知,曲线a可表示酶量少于曲线b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A正确;题图中曲线b的AB段呈上升趋势,限制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反应物浓度,B正确;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甲点时酶量的增加,但不是适当升温,在最适温度的基础上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应下降,C错误、D正确。
7. B 解析:本题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难度较大。pH=3时淀粉是在HCL和淀粉酶共同催化下水解的,而pH=9时淀粉仅在淀粉酶催化下水解,所以当淀粉水解量相等时,pH=3时淀粉酶的活性比pH=9时淀粉酶的活性要低,A正确;由于HCL能催化淀粉水解,故pH=1时有淀粉水解不能确定淀粉酶是否失活,B错误;pH=7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量为9%,而pH=1时HCL和淀粉酶(不确定是否失活)催化淀粉水解的量为5%,C正确;pH=5时淀粉是在HCL和淀粉酶共同催化下水解的,所以欲测出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量,还应测出相同pH条件下不加淀粉酶时HCL催化淀粉水解的量,D正确。
8. A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较大。据图分析可知,丙曲线与横轴有两个交点,交点处反应速率为0,而强酸或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丙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为pH,乙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为温度,A正确;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应该是低温和最适pH,对应曲线中的D、H两点,B错误;乙曲线中D、F两点所对应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D点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未遭到破坏,只是低温导致酶活性降低,C错误;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所以在A点升温,反应速率会降低,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9. (1)催化剂的种类H2O2 浓度pH温度、PH
(2)高效性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3)酶的数量(浓度)(4)减小
(5)e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解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难度较大。
(1)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的种类、H2O2浓度、pH。实验1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同时温度、PH也会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实验1的无关变量可能有温度、PH。
(2)酶的催化效率远大于无机催化剂,故实验1的结果体现了酶的高效性这一特性,其原理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由实验2结果可知,在bc段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并不随着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限制了反应速率。
(4)实验1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若温度升高10℃,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会降低,反应速率降低,即其催化的反应曲线斜率将减小。
(5)实验3的结果显示,pH为e时,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最少,说明pH为e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强,所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e。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永久丧失。
10. (1)探究酶的专一性(2)底物种类或酶的种类(3)温度淀粉溶液的量
(4)验证淀粉和蔗糖能否与斐林试剂反应
(5)否碘液只能鉴定淀粉有没有被分解,不能鉴定蔗糖有没有被分解
(6)①③或②⑥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变量分析、实验目的等与实验设计相关的内容,难度较大。
(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是探究不同酶对同一底物或同种酶对不同底物是否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其实验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2)试管3和4或5和6的差异在于加入的底物的种类不同,试管3和5或4和6的差异在于加入的酶的种类不同,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或酶的种类。
(3)除了自变量外,对该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温度、淀粉溶液的量、蔗糖溶液的量、酶溶液的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
(4)试管1和2均加入了的斐林试剂,但二者加入的底物不同(试管1加入的是淀粉,试管2加入的是蔗糖),因此设计试管1和2的目的是:验证淀粉和蔗糖能否与斐林试剂反应,从而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5)碘遇淀粉变蓝,碘液只能鉴定淀粉有没有被分解,不能鉴定蔗糖有没有被分解,因此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来鉴定。
(6)验证酶有催化作用,自变量是酶的有无,因此可选择上表中的试管①③或②⑥。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精品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精品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艾滋病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秀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回答下列与细胞膜相关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