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练习

    展开

    课时作业7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时间:45分钟  分数:100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读下图,完成12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D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解析: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b;对地面有保温效应的辐射是大气逆辐射,即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对应图中的c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出现在晚上B为长波辐射,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解析:图中表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其能量主要被地面吸收,近地面大气直接吸收较少;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4.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C )A   BC   D解析:人造烟幕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晚上的温度不会太低,可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56题。5.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C )A.海陆风   B.焚风C.山谷风   D.季风解析: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6.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解析: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读下图,回答78题。7.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B )A.气温高,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C.气温低,降水少   D.气温低,降水多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8.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B.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C.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D.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解析: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故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城市上空产生的上升气流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处,气压最高的是( B )A   BC   D解析: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因此在两处选择;根据垂直气流运动状况,处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即处气压最高。10.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C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解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着力于降低城区气温,通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黑龙江省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解析: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的陡崖;山顶冬季日温差约为2 ,夏季日温差约为6 ,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谷地冬季日温差约为12 ,夏季日温差约为13 ,谷地冬季日温差与夏季日温差较接近;山顶气温日变化曲线较陡崖和谷地平滑,气温日变化最小。1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C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解析: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高,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二、综合题(40)1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1)图中字母A表示大气和地面的反射B表示太阳辐射(4)(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6)(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6)(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随着高度的增加,其接收的热量逐渐减少(4)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读懂图中各箭头的含义。由B箭头直接到地面可推知B为太阳辐射;A箭头向上,且包含地面反射和甲,可推知甲为大气反射;乙箭头向上,且为地面吸收后的环节可推知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可推知丙为大气逆辐射。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材料二中图示情况应出现于下图中的917时段。(6)(2)由材料一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小(变大变小)了。(6)(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8) 答案:如下图所示解析:(1)题,由材料二可知,陆地的气压低于海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陆地的温度应高于海洋。第(2)题,风速变慢说明气压差是在减小,所以ab间等压面弯曲程度应比50年前小了。第(3)题,据等压面弯曲方向可判断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