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原理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强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被称为“无形的杀手”,即使发生泄漏或超标,人也不能察觉,等到发现时人已经头昏、浑身酸软,无力求救或逃生。 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为冬季,因为天气寒冷,门窗紧闭,毒气浓度越来越高,最后超过安全值而使人体中毒。
实验现象: 纯净的一氧化碳能够安静地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1、操作: 先通气,后点灯;先撤灯,后停气。 注意: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应对尾气收集或点燃除去。 2、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原理(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中毒。
【思考】燃烧很旺的火炉,会蹿出蓝色的火苗,那是一氧化碳燃烧造成的,请分析一氧化碳的生成过程。
【总结归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区别和联系
1、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等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难闻的气味 B、一氧化碳会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一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D、一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
【方法点拨】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即可顺利解答本题。 【解析】A、一氧化碳无色无味,A错误;B、一氧化碳会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B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错误;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D错误。
2、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点拨】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A、CO具有可燃性,CO2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B、CO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错误;C、CO的密度比空气略小,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正确。
3、某同学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再给A处的氧化铜加热 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该装置设计方案合理无需改进 D、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酒精灯
【方法点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是:“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同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解析】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目的是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爆炸,A正确;B、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故B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反应尾气要处理,防止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C错误;D、反应结束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在较高温度下被氧化,故D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爱护水资源,2水体污染源,3防治水污染措施,强化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分析实验填写下表,煤炉中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备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红色,不变色,二氧化碳的用途,1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低碳习惯,归纳小结,强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