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1、教材地位、作用及内容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等,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第七单元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难点:通过探究性实验,归纳二氧化碳 的化学性质。这要求学生具备一 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得出 结论,因此造成难点。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通过教师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能锻炼观察操作、分析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这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
注重指导学生听、思、说、做、观、议
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疑问: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示: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逐步让学生养成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 3、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内容为:根据碳酸饮料的气泡及你对二氧化碳的了解作出上述问题假设和推断。
二、解疑合探1、实验求证:小组内通过实验解决自探中的问题2、师出示展示评价分工表3、生按分工展示评价4、师点拨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是下层蜡烛先熄灭,还是上层?为什么会熄灭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一般情况下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问题思考: 什么导致紫色干燥小花变红的?水?CO2?还是其他物质?加热后又会怎样?
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实验分析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二氧化碳溶于水得到碳酸,碳酸显酸性。且酸性易分解。
观察现象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反应原理: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由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出二氧化碳的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原理。
(检验CO2的常用方法)!!!
——与Ca(OH)2的反应
CO2 +H2O=H2CO3
H2CO3 = CO2↑+H2O
三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并让学生识记2分钟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基础型——应用型——探究型
2.北方农村许多人家里设有地窖来贮存蔬菜。由于 蔬菜的呼吸作用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CO2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蜡烛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蜡烛熄灭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CO2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蜡烛不熄灭 ,证明里面的 CO2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3.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1.下列关于CO2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O2能溶于水生成H2CO3 B. CO2具有酸性C. CO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 D. CO2有毒性
答:木炭燃烧生成CO2,CO2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能使墙壁快点干燥。刚开始时有水生成,墙壁反而潮湿。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不能供给呼吸。(3)与水反应:CO2+H2O==H2CO3 (4)与Ca(OH)2的反应: CO2+Ca(OH)2=CaCO3 +H2O
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干冰的作用,干冰的介绍,人工降雨,工业原料,致冷剂,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用途,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②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秀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检验方法,装配仪器,注意事项,谢谢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精品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实验探究,预设方案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