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镇原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甘肃省镇原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4 B.7 C.8 D.11
2、25 ℃时,在1.0L浓度均为0.01mol·L-1的某一元酸HA与其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Na+)>c(A-),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pH<7 B.HA的酸性很弱,A-的水解程度较大
C.c(A-)+c(HA)=0.02mol·L-1 D.n(A-)+n(OH-)=0.01mol+n(H+)
3、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把FeCl3固体直接溶于水制FeCl3溶液
B.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C.Al(NO3)3溶液与K2S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D.Mg粉投入到饱和NH4Cl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4、室温下,相同体积的0.5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①KCl溶液、②FeCl3溶液、③HF溶液、④Na2CO3溶液,其中所含阳离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5、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则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
B.滴定到终点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了一滴溶液
6、—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有0.1mol·L-1的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用0.1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
7、常温下,将pH=3的H2SO4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若要得到pH=7的溶液,则混合时H2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200 B.200:1 C.100:1 D.1:100
8、S16O2与18O2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8O的微粒( )
A.只有SO3 B.只有SO2、SO3 C.有SO2、SO3、O2 D.只有O2、SO3
9、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 )
A.标准状况下,2L SO2和足量O2反应,最终生成2L SO3
B.平衡时,再向容器中通入O2,可使SO2的转化率达到100%
C.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二倍
D.平衡时,SO2的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
10、下列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进行的过程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B.天然气的燃烧
C.铜在潮湿空气中产生铜绿 D.NH4Cl与Ba(OH)2·8H2O反应产生NH3
11、可逆反应A+3B2C+2D在4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单位为mol·L-1·s-1)分别为
①v(A)=0.15 ②v(B)=0.6 ③v(C)=0.4 ④v(D)=0.45
该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A.② B.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12、下图所示装置中,电流表A发生偏转,a极逐渐变粗,同时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H2SO4
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
C.a是Fe、b是Ag、c为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
13、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48 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74 kJ/mol
B.2C(s)+O2(g) 2CO(g) ΔH =−221.0 kJ/mol
C.2CO2(g) 2CO(g)+O2(g) ΔH =+283.0 kJ/mol
D.C(s)+O2(g) CO2(s) ΔH =−393.5 kJ/mol
14、在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2SHS-+H+、HS-H++S2-,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c(S2-)(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5、向4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达到平衡后在t2,t3,t4,t5时改变某一种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t1=15s,则t0~t1阶段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A)=0.006mol/(L·s)
B.B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若t2~t3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的浓度,则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16、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kJ,18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 O=O | H—H | H—O(g) |
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kJ | 496 | 436 | x |
则表中x为( )
A.920 B.557 C.463 D.188
二、填空题
17、现有反应PCl5(g)PCl3(g)+Cl2(g),523K时,将10mol PCl5注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平衡时压强为原来的1.5倍。
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2.PCl5的平衡转化率为
18、一定温度下,在2L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
19、已知:2SO2(g)+O2(g)2SO3(g) ΔH1=-196.6 kJ/mol ①;
2NO(g)+O2(g)2NO2(g) ΔH2=-113.0 kJ/mol ②,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 kJ/mol。
20、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 (填“甲”或“乙”)烧杯。
2.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电流计指针 偏转。(填“是”或“否”)。
4.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 极。
三、推断题
21、 已知: 。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 ||||
1.某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为得到纯净的晶体,加入______,调至,使溶液中的转化为沉淀,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晶体得到纯的无水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的试样(不含能与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标准溶液20.00。
①可选用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
四、计算题
22、已知在室温时,碘化铅的溶度积()为7.1×10-9。计算室温下碘化铅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
23、把1 mol X气体和0.5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计算:
1.前2 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 min末时Y的转化率;
3.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A 6.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C 16.答案: C
二、填空题
17.答案: 1.2.5; 2.50%
解析: 设达到平衡时PCl5的转化浓度为x,则
PCl5(g)PCl3(g)+Cl2(g)
起始浓度: 5mol·L-1 0 0
变化浓度: x x x
平衡浓度: 5mol·L-1-x x x
由题意可知,(5mol·L-1+x)÷5mol·L-1=1.5,解得x=2.5mol·L-1。
;的平衡转化率为
18.答案: 1.X(g)+Y(g)2Z(g)
2.0.079
19.答案: -41.8
20.答案: 1.氧化; 乙; 2.Fe3++e-Fe2+
3.否; 4.正
三、推断题
21.答案: 1.或或或(合理答案即可);;
2.(主要产物写成、、均可)
在干燥的气流中加热,脱水
3.①淀粉溶液;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②
③95%
四、计算题
22.答案: (Pb2+)=1.2×10-3(mol·L-1),
(I-)=2.4×10-3(mol·L-1).
解析: Pbl2(s) Pb2+(aq)+2I-(aq)
= (Pb2+)·(I-)= (Pb2+)·[2 (Pb2+)]2=4(Pb2+)=7.1×10-9,
(Pb2+)===1.2×10-3(mol·L-1),
(I-)=2 (Pb2+)=2.4×10-3(mol·L-1).
23.答案: 1.0.075 mol/(L·min); 2.20%; 3.4
解析: 1.根据三段式解题 3X(g)+Y(g)nZ(g)+2W(g)
起始浓度(mol/L) 0.5 0.25 0 0
变化浓度(mol/L) 0.15 0.05 0.05n 0.1
平衡浓度(mol/L) 0.35 0.2 0.05n 0.1
本小题根据2 min末生成0.2 mol W ,则X反应掉0.3mol,v(X)=0.3mol÷(2L×2min)=0.075 mol/(L·min)
2.α(Y)=0.05÷0.25×100%=20%
3.根据v(Z)=∆C÷t=0.05nmol/L÷2min=0.1 mol/(L·min),解得n=4。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