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化学学科试卷
命题人:罗艳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2B铅笔分别填在机读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的答案用钢笔、签字笔、中性笔、碳素笔等黑色字迹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4.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将机读卡上交(试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K-39 Fe -56 Mn -55 Cu -64 Ag -108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都是金属被氧化的过程,伴随有电流产生
B.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C.含乙醇、NaClO、H2O2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C
检验蔗糖在稀酸的催化下能水解产生葡萄糖
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 后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
D
验证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将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
3.下列实验事实或数据能说明次氯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0.001 mol•L-1的HClO溶液的pH = 5 B.常温时,次氯酸的水溶液的pH < 7
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用次氯酸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C.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O32-、NO3-、SCN-
5.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 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更准确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产物有5种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7.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为两层,上层几乎无色的是( )
A.苯 B.己烷 C.碘化钾溶液 D.CCl4
8.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 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0.5mol/L MgSO4溶液 B.0.5mol/L盐酸
C.0.5mol/L的醋酸溶液 D.0.5mol/LNH4Cl溶液
10.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H2(g)+I2(g) 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达到平衡状态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为( )
A.0.16mol•L-1 B.0.08 mol•L-1 C.0.04 mol•L-1 D.0.02mol•L-1
11.如下图,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为阴极,Cu为阳极
B.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
12.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硫酸溶液 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 ③pH=10的Na2S溶液 ④pH=5的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之比为(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13. 一定温度下,A、B、C三个容器中均进行同一个反应:N2(g)+3H2(g) 2NH3(g) ΔH =- Q kJ·mol-1,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得如下数据:
容器
A
B
C
反应速率/ mol·L-1·min-1
v(H2) = 3
v(N2) = 3
v(NH3) = 4
则三个容器放出的热量Q的大小关系为( )
A.B > C > A B.A > B > C C.C > A > B D.B > A > C
14.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②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CH4(g)+H2O(g)CO(g)+3H2(g)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ΔH<0
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15.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现将1 mol N2(g)、3 mol H2(g)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 ℃下进行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NH3的体积分数为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放出9.24 kJ热量,则H2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
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混合气体密度为d,混合气体压强为p,三者的变化趋势如图b
C.如图c所示,容器Ⅰ和Ⅱ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w,则容器Ⅰ放出热量与容器Ⅱ吸收热量之和为92.4 kJ
D.若起始加入物料为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d所示
16.t℃时,卤化银(AgX,X=Cl,Br)的2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Cl,AgBr的Ksp依次减小,且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 (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c点可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B. B线表示的是AgBr
C.取a、b两点处溶液等体积混合,维持t℃不变,混合溶液中一定无白色沉淀生成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104
17.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1
B.b点:c(NH4(+))+c(NH3·H2O)=c(Cl-)
C.c点: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1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6e- +6OH-= 3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Fe(OH)3-6e-+ 10 OH-=2 FeO42-+ 8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9.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结构如图),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能与乙醇反生酯化反应
D.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2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t1(a-b)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21.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C.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ClO)+c(ClO-)
D.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8分)
22. (8分)已知:烃E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材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是一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 ;
(3)E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有重要用途,可用于制备 ;
(4)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
A+C→D: ;
23.(10分)(1)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后发生反应:
SO2(g)+NO2(g) NO(g) +SO3(g)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O2,平衡 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 NO的浓度将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c(NO)与c(NO2)之和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高温时空气中的N2和O2会反应生成NO而污染大气:N2(g)+O2(g)===2NO(g)。估算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 ℃。[已知该反应:ΔH=+180.50kJ/mol,ΔS=+247.7 J/(mol·K)]
(3) 25 ℃时,将a mol·L-1氨水与0.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
(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x表示)。
24.(13分) 纳米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的方法之一是水解生成,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溶解并还原为,再以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中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滴定终点的判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分析时,称取(摩尔质量为)试样,消耗标准溶液,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操作对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25.(12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 ,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a电极上得到的是 (填化学式),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标准状况);
(4)若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100mL,电解一段时间后,常温下测得溶液pH为13,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或通)入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g。
26.(15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填“系统(Ⅰ)”或“系统(Ⅱ)”)。
(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1 mol CO2与1 mol H2S充入2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____,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2 B.H2S C.COS D.CO2
(3)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 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 H2S ) + c( HS- )= 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 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A
B
C
B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C
B
A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A
C
C
D
C
B
22. (8分)【答案】
(1)羟基 (1分) CH3CHO (1分)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3)保鲜膜、塑料、聚乙烯纤维(无纺布)等(写出一种即可,1分)
(4)A→B: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A + C→D: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2分)
23. (10分)【答案】
(1)向右 减小 不变 (每空1分)
(2)455.7 (2分)
(3) 中(1分) a-0.01(10-9) (2分)
(4) b(5.6ax) (2分)
24.(13分)【答案】
(1)(2分)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净(2分)
(3)抑制水解(1分) (2分)
(4)溶液变成红色(2分)
(5)(或)(2分)
(6)偏高(1分) 偏低(1分)
25.(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答案】
(1) CH4+10OH--8e—=+7H2O
(2)Cl2(1分)
(3)4
(4)HCl(1分) 0.365
26.(15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答案】
(1)H2O(l)=H2(g)+O2(g) ΔH=+286 kJ/mol (1分)
H2S(g)=H2(g)+S(s) ΔH=+20 kJ/mol(1分) 系统(II)(1分)
(2)①4 1.7×10-3 ② >(1分) > (1分) ③D
(3)①0.043 ②5
化学学科试卷
命题人:罗艳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2B铅笔分别填在机读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的答案用钢笔、签字笔、中性笔、碳素笔等黑色字迹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4.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将机读卡上交(试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K-39 Fe -56 Mn -55 Cu -64 Ag -108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都是金属被氧化的过程,伴随有电流产生
B.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C.含乙醇、NaClO、H2O2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C
检验蔗糖在稀酸的催化下能水解产生葡萄糖
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 后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
D
验证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将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
3.下列实验事实或数据能说明次氯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0.001 mol•L-1的HClO溶液的pH = 5 B.常温时,次氯酸的水溶液的pH < 7
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用次氯酸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C.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O32-、NO3-、SCN-
5.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 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更准确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产物有5种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7.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为两层,上层几乎无色的是( )
A.苯 B.己烷 C.碘化钾溶液 D.CCl4
8.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 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0.5mol/L MgSO4溶液 B.0.5mol/L盐酸
C.0.5mol/L的醋酸溶液 D.0.5mol/LNH4Cl溶液
10.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H2(g)+I2(g) 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达到平衡状态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为( )
A.0.16mol•L-1 B.0.08 mol•L-1 C.0.04 mol•L-1 D.0.02mol•L-1
11.如下图,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为阴极,Cu为阳极
B.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
12.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硫酸溶液 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 ③pH=10的Na2S溶液 ④pH=5的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之比为(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13. 一定温度下,A、B、C三个容器中均进行同一个反应:N2(g)+3H2(g) 2NH3(g) ΔH =- Q kJ·mol-1,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得如下数据:
容器
A
B
C
反应速率/ mol·L-1·min-1
v(H2) = 3
v(N2) = 3
v(NH3) = 4
则三个容器放出的热量Q的大小关系为( )
A.B > C > A B.A > B > C C.C > A > B D.B > A > C
14.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②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CH4(g)+H2O(g)CO(g)+3H2(g)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ΔH<0
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15.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现将1 mol N2(g)、3 mol H2(g)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 ℃下进行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NH3的体积分数为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放出9.24 kJ热量,则H2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
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混合气体密度为d,混合气体压强为p,三者的变化趋势如图b
C.如图c所示,容器Ⅰ和Ⅱ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w,则容器Ⅰ放出热量与容器Ⅱ吸收热量之和为92.4 kJ
D.若起始加入物料为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d所示
16.t℃时,卤化银(AgX,X=Cl,Br)的2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Cl,AgBr的Ksp依次减小,且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 (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c点可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B. B线表示的是AgBr
C.取a、b两点处溶液等体积混合,维持t℃不变,混合溶液中一定无白色沉淀生成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104
17.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1
B.b点:c(NH4(+))+c(NH3·H2O)=c(Cl-)
C.c点: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1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6e- +6OH-= 3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Fe(OH)3-6e-+ 10 OH-=2 FeO42-+ 8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9.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结构如图),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能与乙醇反生酯化反应
D.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2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t1(a-b)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21.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C.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ClO)+c(ClO-)
D.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8分)
22. (8分)已知:烃E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材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是一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 ;
(3)E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有重要用途,可用于制备 ;
(4)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
A+C→D: ;
23.(10分)(1)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后发生反应:
SO2(g)+NO2(g) NO(g) +SO3(g)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O2,平衡 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 NO的浓度将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c(NO)与c(NO2)之和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高温时空气中的N2和O2会反应生成NO而污染大气:N2(g)+O2(g)===2NO(g)。估算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 ℃。[已知该反应:ΔH=+180.50kJ/mol,ΔS=+247.7 J/(mol·K)]
(3) 25 ℃时,将a mol·L-1氨水与0.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
(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x表示)。
24.(13分) 纳米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的方法之一是水解生成,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溶解并还原为,再以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中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滴定终点的判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分析时,称取(摩尔质量为)试样,消耗标准溶液,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操作对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25.(12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 ,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a电极上得到的是 (填化学式),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标准状况);
(4)若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100mL,电解一段时间后,常温下测得溶液pH为13,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或通)入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g。
26.(15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填“系统(Ⅰ)”或“系统(Ⅱ)”)。
(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1 mol CO2与1 mol H2S充入2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____,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2 B.H2S C.COS D.CO2
(3)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 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 H2S ) + c( HS- )= 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 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A
B
C
B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C
B
A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A
C
C
D
C
B
22. (8分)【答案】
(1)羟基 (1分) CH3CHO (1分)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3)保鲜膜、塑料、聚乙烯纤维(无纺布)等(写出一种即可,1分)
(4)A→B: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A + C→D: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2分)
23. (10分)【答案】
(1)向右 减小 不变 (每空1分)
(2)455.7 (2分)
(3) 中(1分) a-0.01(10-9) (2分)
(4) b(5.6ax) (2分)
24.(13分)【答案】
(1)(2分)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净(2分)
(3)抑制水解(1分) (2分)
(4)溶液变成红色(2分)
(5)(或)(2分)
(6)偏高(1分) 偏低(1分)
25.(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答案】
(1) CH4+10OH--8e—=+7H2O
(2)Cl2(1分)
(3)4
(4)HCl(1分) 0.365
26.(15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答案】
(1)H2O(l)=H2(g)+O2(g) ΔH=+286 kJ/mol (1分)
H2S(g)=H2(g)+S(s) ΔH=+20 kJ/mol(1分) 系统(II)(1分)
(2)①4 1.7×10-3 ② >(1分) > (1分) ③D
(3)①0.043 ②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