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20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20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20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着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让人“心碎”的同时,提醒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故。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B.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扑灭森林火灾时,迅速打出一条隔离带D.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
2.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现象是( )
A.生成固体物质 B.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5.下列过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水力发电B. 电解水C. 化学电池D. 太阳能供热
6.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条燃烧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 D.开水沸腾
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8.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森林火灾,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灭火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气体
9.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直尺 B.羊绒围巾 C.铝合金门 D.玻璃水杯
10.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或做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B.化肥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最好将熟石灰和硫酸铵混合施加
C.为防止加油站着火,要多购买些泡沫灭火器
D.做饭时,当燃气炉具出现橙色火焰锅底变黑,应增大燃气量
11.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环境问题的是( )
A.A B.B C.C D.D
12.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
B.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
C.理论上,每生成32gO2,就需要消耗44gCO2
D.理论上,每消耗44g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g FeO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14.近日新闻报道中,火灾酿成的惨剧频频发生。同学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燃。下列防灾和逃生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如果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②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③在加油站接打电话
④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⑤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⑥家中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⑦酒精灯碰翻在桌面上燃起来,立即用水扑灭
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⑨当处于高层被火围困时,千万不要轻易跳楼,应想办法自救或做出应对措施,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A.①④⑥⑦⑨ B.②③④⑥⑧ C.②④⑥⑧⑨ D.③⑤⑥⑦⑧
15.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二、填空题
16.请用化学原理或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冬天北方烧煤取暖时经常会出现煤气中毒的原因是:(用文字回答) .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4)乙醇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7.“西气东输”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约4200公里的管道向东输送。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将取代部分工业和居民使用的煤炭和燃油,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滤,在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______。
(3)煤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大气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8.饮水安全、环境与能源等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1)芦山地震后,为了保证饮水安全,测定水样的pH略小于7,该水样显____性;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通常可向其中加入 ;
(3)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每到夏、秋季节,都会看到大量的秸秆在农田里被直接焚烧,产生CO、CO2气体,其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
19.用化学用语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2)“西气东输”的气是 ;
(3)表示的粒子是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5)氯化镁中镁的化合价 ;
(6)两个硫离子 ;
(7)铁的氧化物 、 、 ;
(8)电解水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20.简答或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说明 。
(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将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 ;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作用。
(4)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理由是 。
三、推断题
21.如图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F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 。(填字母)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
23.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
(5)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O2选用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③上图中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填写上图字母序号)。
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在装置E中制取氢气,反应中关闭活塞K,反应就会自行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碳足迹计算器能够简便查出人类活动所排放CO2的多少,并在屏幕上显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木进行抵偿。某次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质量为3.52k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请计算:
(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_____天(结果保留整数)。
26.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D 7.A 8.D 9.A 10.A 11.D 12.D 13.B 14.C 15.B 16.(1)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2)3Fe+2O2Fe3O4;(3)Fe+CuSO4==FeSO4+Cu;
(4)C2H5OH+3O22CO2+3H2O
17. 氢气(或H2) SO2
18.(1)酸 (2)肥皂水 (3)CH4+2O2点燃CO2+2H2O (4)CO
19.(1)H2O(2)CH4(3)Mg2+(4)Al(NO3)3(5)(6)2S2-(7)FeO Fe2O3Fe3O4(8)H、O
20.(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3)催化 。(4)移走可燃物。
21.CO2 CO CH4+2O2==CO2+2H2O 2H2O==2H2↑+O2↑
22.CO2D C+O2CO2(合理答案均可)
23.(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通入氧气;
(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4P+5O2==2P2O5.
24.酒精灯 2KClO32KCl+3O2↑ F BCE 关闭活塞锌粒与稀硫酸继续反应产生氢气但无法导出,使容器内气体压力增大,将稀硫酸压入球形漏斗中,使锌粒和稀硫酸脱离接触
25.(1)1.28kg (2)70天
26. 有氧气存在,氧气有助燃性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二氧化锰 2H2O + O2↑
68 32
(1-83%)×100g x
68/(1-83%)×100g =32/x
x= 8g
答:略
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