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2018年4月26日,福厦高铁客运正式开通.动车组与架空电线的接触材料应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该材料可选用( )
2. 小明同学参加盐城市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来到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他抽到的实验考签是( )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C.配制50g5%的NaCl溶液
D.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3. 科学演技发现,进行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依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推测中,合理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能够引起温室效应
D.C2O3能与水反应
4.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说明碳单质( )
A.不可燃
B.有吸附作用
C.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是还原剂
5. 下列是某学生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C.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7. 反应2C+SiO2→高温 Si+2CO↑中的还原剂是( )
8.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原因是( )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降低该物质的着火点
C.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9. 下列有关CO2的实验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
10. 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选用的酸是( )
11. 如图所示,若关闭II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II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②浓氢氧化钠溶液;③饱和氯化钠溶液.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石墨很软–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很硬–用于切割大理石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焦炭有可燃性–冶金工业
13. 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A.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1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作灭火剂
B.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C.用于人工降雨
D.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胶塞的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下列有关碳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B.单质碳都不能导电
C.高温下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发生反应,氧化铜是氧化剂
D.不论任何碳单质燃烧后都只生成了二氧化碳
17. 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
C.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18. 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尼龙布中的石灰石也可用贝壳来代替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9.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环境污染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碱性土壤改良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线的作用越强
20. 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其可能而有效的措施是( )
A.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体燃料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某同学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分别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血液颜色变黑,B中的小金鱼仍然活着.通过实验A,该同学想证明一氧化碳________;你认为通过实验B,该同学想证明一氧化碳的另一条性质是________.
22.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一段时间后,B、C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在做此实验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通入CO之前应先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操作顺序________,以免________.
③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3.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C∼6.4∘C,海平面上升18cm∼59cm,如果气温上升超过3.5∘C,40%∼70%的物种面临灭绝.”请问:
(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________
(2)写出上述气体的两种用途:________
(3)对于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你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
24. 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如图所示在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量木炭,按图安装好.试说明为什么红棕色消失,水会进入烧瓶?
25. 我们知道碳单质(如木炭)燃烧有两种形式:①C+O2======点燃CO2 ②2C+O2======点燃2CO
(1)根据①要生成CO2,此时m(C):m(O2)≤3:8;根据②要生成CO,此时m(C):m(O2)________ 3:4.
(2)当3:8
(3)下面数轴上的点表示m(C):m(O2)的比值,请你在m(C):m(O2)的三个区间处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产物化学式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
26. 阅读资料:
(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
(3)铁粉为黑色粉末.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杂质不反应,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A装置玻璃管中加入5g红色的赤铁矿粉末;
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分别加入B、C装置;
③称量实验前相应装置的质量;
④向A装置中持续缓缓通入纯净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
⑤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
⑥称量实验后相应装置的质量和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用气球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________.
(4)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
方法一:通过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________装置(填标号)的质量变化获得.
方法二: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变化,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后称得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3.8g,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7. 某品牌可乐由水、白砂糖、焦糖色素(使可乐显黑褐色)、磷酸(H3P04)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二氧化碳配制而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可乐的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实驗一:可乐中二氧化碳的定性检验
(1)请完成下表:
实验二:可乐中磷酸的定量测定
测定过程如图:
(2)步驟①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③煮沸10min的目的是除尽滤液中的________.
(4)已知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04+NaOH=NaH2PO4+H20,测得共消耗0.1%的NaOH溶液20g,忽略可乐中其它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计算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以g/L为单位.相对分子质量:H3P04-98;NaOH-40),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步骤②缺少洗涤,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28. 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试管;b 铁架台;
(2)用A装置制取O2时,A中应放 MnO2;其作用是 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连接制取装置;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大试管内放入石灰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29. 某合作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取一张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试纸,放到已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观察到试纸变成红色.由此部分同学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请你围绕该问题进行探究:
(1)你认为这些同学的判断正确吗?________
(2)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用语言或图示均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_第六单元_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B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
解:A、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故A错误;
B、石墨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可以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故B正确;
C、金刚石不导电,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故C错误;
D、铜在受热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根据仪器的名称和药品分析选择.
【解答】
解:给定的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及仪器,小明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
故选B.
3.
【答案】
B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先回顾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燃烧、可作还原剂;类比一氧化碳,可知三氧化二碳的性质,故可知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
A、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C2O3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B正确;
C、一氧化碳不能够引起温室效应,则C2O3不能够引起温室效应,故C错误;
D、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则C2O3也不与水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碳单质也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碳单质具有吸附性,但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错误;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够保存很长时间,故C正确;
D、“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说碳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
C
【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检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特点验满二氧化碳解答.
【解答】
解: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氮气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本身不会燃烧,它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是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故B错误;
C、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用于检验氧气和氧气的验满,D不正确.
故答案选:C.
6.
【答案】
A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
根据一氧化碳的特性来考虑本题,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解答】
解: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再分离,使氧没有机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
故选A.
7.
【答案】
A
【考点】
还原反应
【解析】
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剂,此反应中碳元素得到氧被氧化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解答】
解:在反应2C+SiO2→高温 Si+2CO↑中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被还原,是氧化剂;碳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
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并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可以用来灭火的气体,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解答】
解: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所以能够有效的隔绝空气,但是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可以用来大多数物质的灭火.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D.
9.
【答案】
D
【考点】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
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包括不可燃不助燃,能与水和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0.
【答案】
C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生成物硫酸钙微溶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
解: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选用的酸是稀盐酸.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石灰石上,阻碍了反应的进行,故硫酸不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酸.
故选C
11.
【答案】
C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
若关闭I阀,打开II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二氧化碳在甲中被干燥,二是二氧化碳被吸收.
【解答】
解:若关闭I阀,打开II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若关闭II阀打开I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干燥紫色小花变红,则:
①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①正确;
②二氧化碳通过浓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②正确;
③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变红,故③错误;
答案:C
12.
【答案】
D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解答】
解:A、石墨很软,可以用于制铅笔芯,故A不符合题意.
B、刚石很硬,可以用于切割大理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通常可用于作电极,故C不符合题意.
D、焦炭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不是可燃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
根据二氧化锰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选项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注入紫色石蕊试液,故选项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
【答案】
C
【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答案】
B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据此装置来确定所用的仪器.
【解答】
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不可选;
B、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都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故可选;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用酒精灯.故不可选;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不可选.
故选B.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6.
【答案】
A,C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A、根据碳在高温下活动性增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单质碳有金刚石、石墨等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C、高温下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发生反应,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氧化铜失去了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具有可燃性,考虑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在高温下活动性大大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碳有金刚石、石墨等,其中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温下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发生反应,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具有可燃性,碳单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17.
【答案】
C,D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A、根据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将氧气尽可能的消耗完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为了将氧气尽可能的消耗完全,用足量的红磷,故选项说法正确.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
C、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D.
18.
【答案】
B,C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A、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B、通过移动铜丝可以使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或脱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贝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由装置图,该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解答】
解:A、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反应发生;将钢丝往上提,则反应终止;粗钢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说法正确.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贝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则尼龙布中的石灰石也可用贝壳来代替,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装置图,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19.
【答案】
A,D
【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用不正确,因为二氧化碳不能吸收紫外线;“碳酸水”浇灌植物对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土壤的改良有利,因为碳酸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A、大气中CO2过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正确;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土壤的改良有利,因为碳酸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用不正确,因为二氧化碳不能吸收紫外线,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0.
【答案】
A,C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
【解答】
解:A、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就减缓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对于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意义不大,故B错误;
C、大量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光合作用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故C正确;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体燃料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AC.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21.
【答案】
有毒,难溶于水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该气体难溶于水.
【解答】
解:A中血液颜色变黑,是因为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说明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中的小金鱼仍然活着,说明一氧化碳没有溶于水,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故填:有毒,难溶于水.
22.
【答案】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再加热,发生爆炸,没有设计尾气的处理装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在点燃或加热时易发生爆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②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实验步骤为: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再加热,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试管冷却.
③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B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处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①在进行该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因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不成功、污染空气.
②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实验开始先通一氧化碳,通一氧化碳以后再点灯”,即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为: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防止发生爆炸,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物.
③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应设计尾气的处理装置.
23.
【答案】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体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解答】
解:(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2)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体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制取碳酸饮料等,
(3)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24.
【答案】
因为木炭具有吸附性,烧瓶中的红棕色NO2气体被木碳吸附,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红棕色消失,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就从导管上升进入烧瓶.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根据木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能被木炭吸附来分析.
【解答】
解: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二氧化氮气体,也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红棕色消失,红棕色NO2气体被木碳吸附,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红棕色消失,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就从导管上升进入烧瓶.
25.
【答案】
(1)大于或等于;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3)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物的质量比,再根据题目要求计算;
(2)根据3:8
(3)根据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确定反应后的生成物.
【解答】
解:(1)C+O2======点燃CO2 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3:8;2C+O2======点燃2CO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4:32=3:4,所以当m(C):m(O2)≤3:8时,氧气充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m(C):m(O2)≥3:4时,氧气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当3:8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3)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26.
【答案】
(1)红色固体变成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
(2)吸收二氧化碳;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吸收二氧化碳,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排出空气防止爆炸
BC,80%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碱的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并判断现象;
(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较好的吸收二氧化碳,依据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分析解决
(3)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可能发生爆炸分析判断;
(4)方法一:通过BC的质量变化可对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行准确的测量;方法二:依据玻璃管中的质量变化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依据化学式的计算即可求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02,其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2)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很好的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用气球收集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可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
(3)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一氧化碳也不例外,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可能发生的爆炸;
(4)方法一:二氧化碳主要是由B装置吸收的,所以应选择B装置,而C装置则是吸收从B装置带出的水蒸气,测量BC装置的质量差,更能准确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
方法二:对于玻璃管来说减小的质量即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可设纯净的氧化铁的质量是x,则有:x×3×163×16+2×56=5g-3.8g,解得x=4g,所以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4g5g×100%=80%
27.
【答案】
Ca(OH)2,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除尽溶液中的焦糖色素
二氧化碳
(4)解:氢氧化钠的质量=20g×0.1%=0.02g
设25mL可乐中磷酸的质量为x
H3P04+NaOH=NaH2PO4+H20
98 40
x 0.02g
9840=x0.02g
x=0.049g
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为
答: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为1.96g/L.
偏低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进行判断;
(3)碳酸受热易分解;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磷酸的质量,然后根据可乐的体积计算即可;
(5)根据洗涤的目的来分析.
【解答】
解:(1)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3)煮沸后,溶液中的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
(4)解:氢氧化钠的质量=20g×0.1%=0.02g
设25mL可乐中磷酸的质量为x
H3P04+NaOH=NaH2PO4+H20
98 40
x 0.02g
9840=x0.02g
x=0.049g
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为
答: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为1.96g/L.
(5)过滤后,滤渣上沾有磷酸,如果不进行洗涤,则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28.
【答案】
(1)试管;铁架台
(2)MnO2起催化作用
C
B,C、D
A,C、E
【考点】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1)常考的实验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长颈漏斗、锥形瓶等;
(2)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以及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根据不同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气装置;
(3)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是:连好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气体、尾气处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4)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所以用大试管加热就可以了,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5)由于制取氢气用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所以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同一套装置就行了;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可知,收集氢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解答】
解:(1)看图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试管,b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
(2)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以及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用A装置制取氧气可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A中放的是固体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大试管或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所以用大试管加热就可以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5)由于制取氢气用的是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所以选A装置,锥形瓶内放固体锌粒,长颈漏斗内装稀硫酸;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氢气的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9.
【答案】
不正确
验证实验如下:
①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②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水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由此证明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考点】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水、碳酸等物质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
【解答】
这些同学的判断不正确.故填:不正确.
验证实验如下:
①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②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水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由此证明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A.铁
B.石墨
C.金刚石
D.铜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A.C
B.SiO2
C.Si
D.CO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稀盐酸
D.浓盐酸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一塑料瓶装可乐.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把导管插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
观察到________
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S-32 Fe-5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