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2018年4月26日,福厦高铁客运正式开通.动车组与架空电线的接触材料应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该材料可选用( )
2. 小明同学参加盐城市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来到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他抽到的实验考签是( )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C.配制50g5%的NaCl溶液
D.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3. 科学演技发现,进行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依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推测中,合理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能够引起温室效应
D.C2O3能与水反应
4.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说明碳单质( )
A.不可燃
B.有吸附作用
C.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是还原剂
5. 下列是某学生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C.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7. 反应2C+SiO2→高温 Si+2CO↑中的还原剂是( )
8.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原因是( )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降低该物质的着火点
C.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9. 下列有关CO2的实验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
10. 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选用的酸是( )
11. 如图所示,若关闭II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II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②浓氢氧化钠溶液;③饱和氯化钠溶液.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石墨很软–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很硬–用于切割大理石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焦炭有可燃性–冶金工业
13. 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A.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1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作灭火剂
B.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C.用于人工降雨
D.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胶塞的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下列有关碳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B.单质碳都不能导电
C.高温下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发生反应,氧化铜是氧化剂
D.不论任何碳单质燃烧后都只生成了二氧化碳
17. 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
C.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18. 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尼龙布中的石灰石也可用贝壳来代替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9.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环境污染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碱性土壤改良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线的作用越强
20. 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其可能而有效的措施是( )
A.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体燃料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某同学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分别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血液颜色变黑,B中的小金鱼仍然活着.通过实验A,该同学想证明一氧化碳________;你认为通过实验B,该同学想证明一氧化碳的另一条性质是________.
22.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一段时间后,B、C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在做此实验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通入CO之前应先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操作顺序________,以免________.
③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3.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C∼6.4∘C,海平面上升18cm∼59cm,如果气温上升超过3.5∘C,40%∼70%的物种面临灭绝.”请问:
(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________
(2)写出上述气体的两种用途:________
(3)对于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你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
24. 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如图所示在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量木炭,按图安装好.试说明为什么红棕色消失,水会进入烧瓶?
25. 我们知道碳单质(如木炭)燃烧有两种形式:①C+O2======点燃CO2 ②2C+O2======点燃2CO
(1)根据①要生成CO2,此时m(C):m(O2)≤3:8;根据②要生成CO,此时m(C):m(O2)________ 3:4.
(2)当3: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S-32 Fe-5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