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展开第1课时 有理数乘法法则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测量某学校实验楼的楼梯得知,每一级台阶的高都是15cm.现在规定:一楼大厅地面的高度为0cm,从一楼大厅往楼上方向为正方向,从一楼大厅往地下室方向为负方向.
小亮从一楼大厅向楼上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分别为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理数的乘法”.
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探究与发现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后解答.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小亮从一楼大厅向上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
15×1=________(cm);15×2=________(cm);
15×3=________(cm);15×4=________(cm).
2.大华从一楼大厅向地下室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
(-15)×1=________(cm);(-15)×2=________(cm);
(-15)×3=________(cm);(-15)×4=________(cm).
3.比较上面两组算式,当两数相乘时,如果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有什么关系?
4.根据你的发现,猜想以下各式的结果:
(-15)×(-1)=________;(-15)×(-2)=________;
(-15)×(-3)=________;(-15)×(-4)=________.
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
两数相乘,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应为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例如:
于是应该有(-15)×(-3)=45.
此外,当有一个因数是0时,积也是0.如15×0=0,0×(-15)=0.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仍得0.
(二)例题教学
出示教材第35页例1.
计算:
(1)(-3)×7; (2)0.1×(-100);
(3)(-6) ×(-eq \f(1,6)); (4)(-eq \f(1,2))×(-eq \f(1,3)).
学生思考,回顾乘法法则,教师解答.
解:(1)(-3)×7
=-(3×7)(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1.
(2)0.1×(-100)=-(0.1×100)=-10.
(3)(-6)×(-eq \f(1,6))
=+(6×eq \f(1,6))(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1.
(4)(-eq \f(1,2))×(-eq \f(1,3))=+(eq \f(1,2)×eq \f(1,3))=eq \f(1,6).
(三)倒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称为另一个数的倒数.
提问:请举例说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正数,一个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36页练习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37页习题A组第1,2题.
【板书设计】
1.8.1 有理数乘法法则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倒数的概念
第2课时 乘法运算律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学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
2.导入运算律
(1)通过计算①8×(-4),②(-4)×8,比较结果得出8×(-4)=(-4)×8.
(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
(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
(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7)全班交流,规范分配律的两种表现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学生的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引入运算律.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例题教学
1.教师出示例4.
计算:(-24)×(-eq \f(2,3)+eq \f(3,4)+eq \f(1,12)).(用两种方法计算)
师生共同完成.
练习:教材第40页练习第3题,教师可布置学生板演、小组交流等,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
2.教师出示投影.
计算以下各题,并观察其结果的符号情况.
2×3×4×5=
2×3×4×(-5)=
2×3×(-4)×(-5)=
2×(-3)×(-4)×(-5)=
(-2)×(-3)×(-4)×(-5)=
0×(-2)×(-3)×(-4)×(-5)=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你发现结果的符号与哪些因素相关?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0,结果又是多少?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结果,师生共同得出教材第40页的归纳(即黑体字部分),同时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第1题.
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和练习的解答,学生能自觉地去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例3.
先确定符号,再用运算律,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注意讲解归纳方法: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2.练习:教材第40页练习第2题.
学生分组练习,板演,互相纠错与全班纠错相结合,注意提示学生对方法的运用.
通过例题和练习,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多个有理数的运算规律进行运算.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总结.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40~41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1题.
【板书设计】
1.8.2 乘法运算律
1.乘法运算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3)分配律
2.例题教学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 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 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8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