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展开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灵活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推理,并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线段或角相等.
难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已知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
分析:(1)作∠MB′N=∠B;
(2)在射线B′M上截取B′A′=AB,在射线B′N上截取B′C′=BC;
(3)连接B′C′.
采用学生操作确认的方式及直观演示验证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结论.加深学生对“边角边”公理的理解.在作图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有困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导,使学生操作规范.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1:让学生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回忆作图过程,分析△ABC和△A′B′C′中相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
分析:满足的条件:∠MB′N=∠B,B′A′=AB,B′C′=BC.
得到的结论:△ABC≌△A′B′C′.
学生总结.
板书: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符号语言:学生自主写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知道了SAS公理,却不知该公理是怎样得到的,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明知正确的结论为什么还要去探究,因为探究的过程是对新知的重新理解的过程,也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别人不可能替代,另外探求问题的方法也是我们注意学习的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表层的那一点内容上是不合适的.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思路点拨:(1)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基本思路是证明三角形全等.
(2)从已知中可以得到几个条件?还差什么条件?
(3)图中有没有隐含条件?是什么?
例2 是不是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你能举例说明吗?
如图,△ABC与△ABD中,AB=AB,AC=AD,∠B=∠B.
那么△ABC与△ABD全等吗?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分析:通过学生观察和多媒体动画演示,可知两三角形不全等,所以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这里有一个思维跨度,学生不容易接受,只要让学生认可就行.
通过测量池塘两端的距离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应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体验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推理论证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证明书写.同时通过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审题、审图的习惯和能力.
此题目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要注意什么问题?证明线段、角相等有什么思路?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也释解心中的疑惑.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必做题:习题12.2第2、3题.
(2)选做题:
图1 图2
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ACN≌△MCB;②如图2,若将△CBN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ACN和△MCB还是全等的吗?若是,请给予证明.
【板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一、判定定理2: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角边”或“SAS”).
二、几何符号语言:
三、例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凸显出来,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激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学习.同时,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4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1,即学即练,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即学即练3,知识拓展4,即学即练4,知识拓展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课件pptx、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