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小熊购物》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1.3《过河》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1.4《练习一》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第一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2.1《看一看(一)》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 混合运算2 买文具教案设计
展开买文具。(教材第5~7页)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件。
师:今天我们陪笑笑和淘气一起去学习用品超市看看好吗?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情境图)
生1:从图中我知道了英文本每本4元,算术本原价每本3元,现价5本10元。
生2:淘气拿着20元钱,要买3本作文本,售货员阿姨说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生3:我还知道笑笑要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取的数学信息很全面。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
师: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吧!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买文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跟小组同学说说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从情境图中我们已经知道,3本作文本一共需要18元,那么一本作文本的价格就是18÷3=6(元);笑笑买了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已知英文本的价格是每本4元,所以笑笑应付的钱数是6+4=10(元)。
师:你能列成综合算式吗?应该先算什么?
生:列成综合算式18÷3+4,在有除法和加法的算式里,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师:说得很好。那么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该怎样解答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已知每本算术本的原价是3元,关键就是算出每本算术本的现价。我们已知现在5本算术本需要10元,所以每本算术本的价格是10÷5=2(元),这样2元就比3元便宜了3-2=1(元)。
师:说得很棒!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在这个算式里先算什么呢?
生:列成综合算式是3-10÷5,在有除法和减法的算式里,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师:结合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看看在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在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师生小结: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师:下面的做法对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最下面左边的题)
生: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这样等号前后的部分才是相等的。
强调:脱式计算的时候,不参加计算的部分一定要抄下来,必须保证等号前后的部分要相等。
师: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试一试”情境图及问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根据淘气所说的上次2支钢笔花了16元,我们可以算出上次1支钢笔的价钱是16÷2=8(元),而图中信息告诉我们现在1支钢笔的价钱是7元,这样淘气所买的钢笔就贵了8-7=1(元)。列成综合算式就是
16÷2-7
=8-7
=1(元)
师:结合上面的情境图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试一试”算式)
生1:算式3×7+12表示的是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需要多少元。计算过程是
3×7+12
=21+12
=33(元)
生2:算式5-12÷4表示的是1支自动铅笔的原价比现价贵多少元。计算过程是
5-12÷4
=5-3
=2(元)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理解在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合理性。】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 我知道了在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A类
1.
(1)一个比一个贵多少元?
(2)24元买了4辆,买一辆和一架共需要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2.
(1)一共需要多少辆高空缆车?
(2)还差几条船?
(考查知识点: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27÷3-8=1(元) (2)24÷4+4=10(元)
B类:
2. (1)30÷6+2=7(辆) (2)45÷5-8=1(条)
教材第6~7页“练一练”
1. (1)14÷2+5=12(元) (2)5-12÷3=1(元)
2. 说一说略。7 6 3 25 38 18
3. (1)9-56÷8=2(元)
(2)9+18÷6=12(元),表示单买1盒酸奶和1瓶绿茶需要多少钱。
3×9+15=42(元),表示单买3盒酸奶和1桶饮料需要多少钱。
4. 24+40÷8 15-6×2 35÷5-4
=24+5=15-12=7-4
=29=3=3
5. 23 33 50 0 56 9
6. (1)20÷4-2=3(元) (2)20+3×4=32(元)
(3)(答案不唯一)一套风景图片比一套鲜花图片贵多少元?20-2×4=12(元)
北师大版2 买文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a href="/sx/tb_c10021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买文具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 混合运算2 买文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 混合运算2 买文具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买文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买文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