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买文具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
买文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提问:“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从复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学生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二)讲授新课
解决问题一: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后,引导学生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先求淘淘买的支钢笔的价钱:16÷2=8(元)
再求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8-7=1(元)
综合算式;
16÷2-7
4.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为什么?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解决问题二:
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7+12 5-12÷4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即“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每枝自动铅笔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三)知识运用
1、
2、
每枝便宜多少钱?
(四)归纳小结
一个混合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随堂检测
1、
⑴整箱的酸奶每盒比单卖的便宜多少元?
⑵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9+18÷6 3×9+15
2、森林医生。
3、
45÷5+14 9×7-30 45+15÷3
72÷9-8 20+6×6 15-48÷8
4、
(1)每张风景图片比每张鲜花图片贵多少元?
(2)一套风景图片和一套动物图片一共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六、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