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2.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16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2.分析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2A(g)+B(g)=2C(g) △H>0
B.2A(g)+B(g)=2C(g) △H<0
C.2A+B=2C △H<O
D.2C=2A+B △H<0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相同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D.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
4.对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
B.1 mol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同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 kJ热量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5.下列描述中,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铁矿石制得铁 B.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C. 电解食盐水制得金属钠 D.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阳极
6.在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增强(温度不变),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7.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Pt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8.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③在铜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⑤需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 )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⑥
9.如图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 ,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了0.02 mol 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2)两装置均为电解池 B.(1)、(2)溶液的酸性都减弱
C.(1)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 2H2O+O2↑ D.(1)中阴极上析出0.32 g Cu
10.某电池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为Fe→Cu
C.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D.盐桥中K+向负极移动
11.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D.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12.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相应的溶质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
A.AgNO3 B.Na2SO4 C.CuCl2 D.KCl
13. 为使反应: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用铜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B.用铜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作阳极,铁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石墨、氯化钠溶液、导线等组成原电池
14.16.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15.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2H2 SO4 2Pb 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板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一2e一+ SO42—=PbSO4
C.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一2e一+2H2O= PbO2+ SO42—+4H+
D.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
16.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Ba2+、Na+、SO、NO、Cl-,将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
A.35.5∶108 B.8∶1 C.16∶207 D.108∶35.5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
I .(1)如图可知N2(g)+3H2(g)⇌2NH3(g)△H=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kJ/mol | 436 | a | 945 |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为_______kJ/mol。
(2)发射卫星可用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N2(g)+2O2(g)=2NO2(g) △H=Q1kJ/mol
N2H4(g)+O2(g)=N2(g)+2H2O (l) △H= Q2kJ/mol
H2O (l)=H2O (g) △H= Q3kJ/mol
则N2H4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II . 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④再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3)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温度差平均值(t2-t1)=______℃
(4)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根据公式Q= -mc(t2-t1), 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 ( 取小数点后一位)。
(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标准值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18.(12分)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
(1)F是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或“正”或“负”);
(2)实验室检验A气体常用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纸;
(3)从D口加入含______________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2,同 时产生__________ mol NaOH;
(6)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
I.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等的铁棒和石墨棒分别插入CuCl2溶液中,铁棒接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石墨棒接该电池正极,一段时间后测得铁棒比石墨棒增加了6.4g。写出铁棒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则理论上消耗CH4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
II.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丙为用碘化钾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A、B、C、D四个电极均为石墨电极。若在两试管中充满H2SO4溶液后倒立于H2SO4溶液的水槽中。
(3)闭合K2,断开K1时,丙为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m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B极均部分被气体包围,此时断开K2,闭合K1,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D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
Ⅰ.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1)该电池放电时Zn是_____极(填“正”或“负”);
(2)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其中氯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池移动
(3)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地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Ⅱ.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4)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放热455.6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为:
H2+2NiOOH2Ni(OH)2。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试题到此结束】
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D | A | D | B | A | A | B | B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B | C | C | C | A | C | B |
17. (1)﹣92.2kJ/mol,放热,390.9
(2)2N2H4(l)+2NO2(g)═3N2(g)+4H2O(g) △H=(2Q2-Q1+4Q3)kJ/mol
(3)3.4 (4)-56.8 kJ/mol (5)abc
18.(1)阴(2)淀粉-KI (3)NaOH
(4)2Cl-+ 2H2O2OH-+H2↑+ Cl2↑
(5)2
(6)阴极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
19. (1)CH4-8e-+10OH-=CO32-+7H2O
(2)Cu2++2e-===Cu 0.56L
(3)电解池 2I--2e-= I2
(4)O2+4e-+4H+=2H2O Ag+ +e-= Ag
20. (1)负 (2)右 (3)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4)C2H5OH (l)+ 3O2(g)=2CO2(g)+3H2O(l) △H=-366.8kJ/mol
(5)增大 NiOOH+H2O+e-=Ni(O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