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讲义+专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x
    • 练习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专练).docx
    • 教师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docx
    • 学生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docx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2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3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4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5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6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7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第8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专练)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专练)第2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第2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第3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第2页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x、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专练docx、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docx、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材料,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主要特征。2.结合地球内、外圈层示意图,熟练掌握各圈层的分布,并说出各圈层的特点。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目标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目标2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1)概念: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2)特性
    2.结构(1)不连续面: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2)在下面右图中恰当的位置绘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4)岩石圈: 顶部(软流层以上)与地壳都由坚硬的 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右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
    试说明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
    材料一 2021年3月20日,日本宫城县外海发生6.9级地震。日本气象厅称,这场强烈地震最初估计为7.2级,于当地时间下午6时09分在宫城县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发生,震源深度约60千米,并发布了海啸波浪约一米的警告。
    材料二 研究人员在地震发生后,根据横波、纵波的速度差,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让人们赢得黄金逃生时间。
    1.[区域认知]此次地震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请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 地幔。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 km,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幔。
    2.[地理实践力]地震发生后,正在附近海域航行的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晃动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案 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故只能感受到纵波的影响,不能感受到横波的影响。
    3.[综合思维]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预警主要是利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在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传到地面做出预警,在破坏力更大的横波没到前的数秒、甚至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
    (2022·河北唐山市月考)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 为震中)。读图,完成1~2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软流层
    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读“地球部分圈层剖面示意图”(图1)和“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图2),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慢C.②是软流层D.①+②+③属于岩石圈
    4.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 D.地核内、外核之间
    1.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 )2.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代表外部圈层。1.[综合思维]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哪个外部圈层?
    答案 ①为水圈,②为生物圈,③为大气圈。
    2.[综合思维]连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的圈层是哪个圈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答案 岩石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综合思维]在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2022·山东德州月考)读“四大圈层位置示意图”(其中C圈层是一个连续的但不规则的圈层),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个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C.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2.D圈层的特征是A.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B.由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构成C.由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3~5题。3.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
    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
    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了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丁
    (2022·辽宁大连市期末)下图为“地球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属于地幔的一部分C.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D.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5.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圈由洁净气体组成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各类生物的总称D.岩石圈薄厚比较均匀
    如图为“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①~④对应正确的是A.①—地壳 B.②—岩石圈C.③—下地幔 D.④—软流层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在地球上连续分布B.②—元素以铁、镍为主C.③—岩石圈的组成部分D.④—横波无法通过该层
    (2022·浙江宁波期中)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8~9题。8.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2022·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字母及数字正确的是A.a—莫霍界面;②—地壳B.a—古登堡界面;①—地幔C.b—莫霍界面;②—地幔D.b—古登堡界面;③—地核
    11.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B.生物圈独立存在,与其他外部圈层没有联系C.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均有明确的界线
    下图为“西藏至准噶尔一线的地势及莫霍界面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图中地壳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的地区,一般地壳厚度越大B.海拔降低,地壳厚度肯定变小C.喜马拉雅山地壳厚度最大D.塔里木盆地地壳厚度最小
    1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B.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纵波速度逐渐 变慢C.地震发生时,船上的人先感觉到左右摇晃,后 上下颠簸D.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读“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回答14~15题。14.①圈层的主要特点为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15.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16.(2021·安徽省汤池中学期中)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中E、F代表的地球圈层分别是 、 。(2分)(2)图中P界面是 ;Q界面是 。(2分)
    (3)图中A圈层厚度大陆比大洋 (填“厚”或“薄”),当地震来临时,大洋上的船员感觉到船 。(2分)
    (4)图示F圈层物质呈 态,G圈层物质呈 态。(2分)(5)说出地震波由上至下通过P界面和Q界面时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通过P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逐渐加快,通过Q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17.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分)(2)大气圈笼罩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之中;生物圈占有 圈的底部、 圈的全部和 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 、相互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8分)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课时对点练,云雾状,不发光,“三看法”判断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件pptx、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专练docx、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师版docx、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pptx、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练docx、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docx、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