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的基本方法,增强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2.运用图表描述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3.知道岩石圈的构成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整体上说明自然环境的构成。
4.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对自然环境形成的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难点】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界面、结构特点;
2.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地震波与深度变化示意图,总结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提高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
二、自主学习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和 。
4.地球外部圈层之间 ,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5.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 和 。大气笼罩地球,使得地球温度变化和缓,为生物 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6.水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地球表面 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和图1.28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6 单球外穗圈厚杂意
1.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
2.地球外部圈层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3.地球外部圈层之间以及它们和岩石圈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4.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一层?谈谈你个人的看法。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对生物圈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把本节重点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当堂检测】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 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 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2.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 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相同
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B为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D+E,F+G。
(3)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课后作业】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图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壳 B.②-岩石圈
C.③-地幔 D.④-软流层
4.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一横波传播速度达到最快
B. ②一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一可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一温度很高,密度很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学案设计,文件包含高中地理导学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人教2019版docx、高中地理导学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人教2019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知识导学,重点导析,探究活动,知识归纳,方法点拨,地理阅读,避震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