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2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2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一年级下册(2024)姓氏歌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2024)姓氏歌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6分钟)
    1. 活动设计:
    游戏“姓氏快问快答”:教师举单姓卡片(李、张),学生用“你姓什么?我姓…”抢答,答对者贴一颗“姓氏星”。
    听写检测:听写“姓、什、么、双”,同桌互评,用红笔圈出错误并订正。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学生可能将“双”误写成“又”或“汉”。
    教师引导:用田字格磁贴动态演示“双”的左右对称结构,强调“又”字变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旧知,营造轻松氛围;听写强化易错字记忆,培养自我纠错能力。 )
    (二)精读课文,探究复姓(12分钟)
    1. 活动设计:
    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单姓句(“我姓李”)与复姓句(“中国姓氏有很多”),提问:“复姓和单姓有什么不同?”
    动画解析:播放《复姓故事》短片(如“诸葛亮复姓诸葛”),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名人?”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复姓是两个字”“像动画片里的名字”。
    教师引导:总结“复姓由两个汉字组成,如司马、欧阳”,举例“司马迁”“欧阳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和动画直观理解复姓概念;联系历史人物增强文化亲近感。)
    (三)突破字词,拓展表达(15分钟)
    1. 活动一:字理溯源
    “国”字教学:展示甲骨文(“口”表疆域,“玉”表珍宝),口诀“大口框里藏宝玉”。
    复姓拆分游戏:分发“司+马”“欧+阳”等拼图卡,小组合作拼出复姓并朗读。
    2. 活动二:句式升级
    “采访小记者”:学生佩戴记者证道具,用“请问他姓什么?他姓…”采访同学,记录3个姓氏(如单姓、复姓)。
    创编姓氏歌:仿照课文续编,如“你姓什么?我姓方。方向的方?不,方正的方!”
    3.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学生在拆分复姓时可能误拼(如将“公孙”拆为“公+孙”)。
    教师引导:提供“复姓家族卡”,标注正确拆分方式(如“司+马=司马”)。
    (设计意图:字理与游戏结合,化解抽象字义;角色扮演激发表达欲望,促进语言迁移。)
    (四)书写指导,强化细节(10分钟)
    1. 重点指导:
    “国”字:动画演示“先外后内再封口”笔顺,强调“玉”字点不触框;
    “官”字:对比“官”与“宫”,用色笔标出“宝盖头”,口诀“宝盖下面两口官”。
    2. 学生练习:
    书空后描红,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典型错误(如“方”字横折钩倾斜不足),集体纠错。
    3.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学生可能将“官”下半部分写成两个“口”叠放。
    教师引导:用磁贴拆分“官”为“宀+㠯”,强调上下比例。
    (设计意图:动画与口诀细化书写要点;集体纠错培养学生观察力。)
    (五)文化拓展,实践应用(7分钟)
    1. 活动设计:
    “班级百家姓”:学生分享家庭姓氏,教师汇总成表,齐读“我们班有X个姓氏”;
    姓氏故事会:教师讲述“王姓源于帝王,官姓源于官职”,学生简单复述。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部分学生复述时遗漏关键信息(如“王姓与帝王有关”)。
    教师引导:提供关键词卡片(如“国王”“官员”),辅助复述逻辑。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姓氏文化认同;故事会渗透历史知识,拓宽文化视野。 )
    九、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
    背诵课文,为家人表演《姓氏歌》;
    书写“国、方、王、官”各3行,用“☆”标记最满意的一个字。
    2. 实践作业:
    与家长一起查找一个复姓故事(如“司马迁”“欧阳修”),用1-2句话记录在“姓氏卡”上。
    十、板书设计
    《姓氏歌》
    单姓:李(木+子) 张(弓+长)
    复姓:诸葛 欧阳 司马
    (简笔画:一本展开的族谱,内贴学生姓氏卡)
    生字田字格范写:
    国 方 王 官
    (红色标注易错笔画:“国”末笔封口横,“官”宝盖头宽度)
    (设计说明:左侧分类呈现单姓与复姓,右侧用“族谱”简笔画体现文化传承;生字范写突出结构难点,便于学生模仿。)
    十一、教学反思(样板)
    成功之处:
    1. “采访小记者”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对话能力,部分学生能主动使用复姓提问;
    2. 复姓拼图游戏增强合作意识,90%学生能正确拼出2个以上复姓。
    不足之处:
    1. 书写环节个别学生“官”字宝盖头过大,下半部分比例失调;
    2. 文化故事会时间较短,部分学生复述内容较简略。
    改进方向:
    1. 利用午间开展“汉字结构小诊所”,针对性指导书写;
    2. 下节课增设“复姓小剧场”,学生分组演绎姓氏历史故事。
    课题
    识字2姓氏歌
    统编版(2024)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 巩固认读“赵、钱、孙、周、王、官”等生字,会写“国、方、王、官”4个汉字。
    2. 熟练背诵课文,学习用“他/她姓什么?他/她姓…”的句式拓展对话,了解复姓(如“诸葛、欧阳”)。
    3. 通过姓氏文化小故事,感受中华姓氏的丰富性与历史传承。
    学习重点
    掌握“国、方、王、官”的书写规范,理解复姓的含义。
    熟练运用问答句式,拓展介绍他人姓氏。
    学习难点
    复姓的记忆与区分(如“上官”与“欧阳”);
    灵活运用“拆字法”“偏旁法”解释姓氏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单姓问答句式,但对复姓陌生,易混淆字形;书写“国”“官”时易出现结构松散或笔画错误;对姓氏文化有初步兴趣,但缺乏系统性认知。
    单元教学要求
    人文主题: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对姓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文要素:
    1. 积累复姓及姓氏组合方式(如“拆字法”“偏旁法”);
    2. 学习用不同句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姓氏。
    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结构规律,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注意书写整洁。
    阅读与鉴赏:诵读儿歌,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体会问答句式的趣味性。
    表达与交流:能较完整地讲述与姓氏相关的小故事,愿意与他人分享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复姓动画、汉字演变视频);复姓卡片(司马、公孙、东方等)、姓氏拼图板(如“木+子=李”);磁性田字格板、书写练习纸、班级“百家姓”收集表、小记者道具(话筒、采访本)。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姓氏歌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姓氏歌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读文识字,诵读韵文,书写生字,拓展延伸,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聚焦韵文1-4行,聚焦韵文5-6行,聚焦“组词”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