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职语文第一单元二 风景谈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第一单元二 风景谈精品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妩(wǔ)媚 即(jì)使 摇曳(yè) 颀(qí)长
B.粗糙(cā) 山坳(à) 荷(hé)枪 铁锹(qiā)
C.掮(qián)着犁 促膝(xī) 干坼(chè) 瞥(piē)见
D.黑魆魆(xū) 札(zhā)记 称(chēng)道 眉棱(lé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厮打 怡然自得 万籁俱静 高秆植物
B.喧哗 姗姗而下 遗笑大方 哗然大笑
C.猩红 缭绕不散 西装革履 怪石峭壁
D.戈壁 昂然高步 偎倚低语 百无聊赖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揭幕。作为一个非政治性的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已成为联系 五大洲华人的纽带与桥梁。
②对鲁迅,我们似乎知道的够多了。他留下的数以百万字计的著作都有详尽的注解,他生平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 。
③美国国务院立即发表一项 ,告诫美国人警惕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可能导致的针对美国人或美国利益的恐怖袭击。
A.沟通 考证 声明
B.勾通 考证 申明
C.沟通 考订 声明
D.勾通 考订 申明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高考,全县就他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B.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画眉,真是巧夺天工。
C.他作为一名文弱的莘莘学子,却能在超负荷的演练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很不容易。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浙江、江苏两省是稻米的重要产区。
B.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C.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发了具有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D.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B.再有一个例子: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
C.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D.半爿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
7.下列各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这春回大地的日子里,我祝愿散文诗这枝不够繁茂的花在春风中盛开。
B.白天看蜡烛峰、香炉峰远在云海,如今在明月下,山景幢幢直挤到眼前。
C.星星倦了,睡在大海的绵软的被上。
D.风儿大概喝多了,跌跌撞撞地跑进枣林,竟把满树的大枣染得通红。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仍旧回到“风景”罢; 在这里,人 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 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 有什么值得怀念?
A.可是 仍然 假如 还B.不过 依然 如果 又
C.可是 依然 如果 还D.不过 仍然 假如 又
9.下列与例句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风景谈》
A.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B.自然以其伟岸赋予世界以生命,人类则以崇高精神的活动,在这伟大之中书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
C.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D.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盾,原沈雁冰,字德鸿,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风景谈》是一篇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一般语言优美,意境优美,最重要的是讲究神散形聚。
C.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冰心,我国现代作家,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有《春水》《繁星》《乡愁》《新月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 ① 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 ② 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 ③ ,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 ④ 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选自茅盾《风景谈》)
1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凌 黝 冷 烈B.从 浅 苦 柔C.穿 浓 新 韧D.破 淡 冽 刚
12.下列对文中写“霞光”“红绸子”“刀光”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增添景物的色彩。B.渲染出特定的背景。
C.显示五月北国风光的特点。D.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
13.下列关于作者写贴照簿上小号兵形象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贴照簿上小号兵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的特点来衬托朝霞下的小号兵。
B.用贴照簿上小号兵的形象跟朝霞下的小号兵作比较,突出朝霞下小号兵的英姿。
C.写贴照簿上小号兵的形象是为了引出作者对朝霞下小号兵的赞美。
D.写贴照簿上小号兵的形象是为了表现解放区军民相似的精神风貌。
14.下列对选段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最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上一段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连接六个“画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5.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16.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 “画面”的线索。
17.为这两节文字拟个标题: 。
18.“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这两段的“神”是什么?它的“形”主要指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即使”的“即”应读作jí。
B.“荷枪”的“荷”应读作hè。
D.“札记”的“札”应读作zhá。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遗笑大方”的“遗”应写作“贻”。
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①,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语境强调“世界华商大会”联通了五大洲华人,选择“沟通”。
第②,考订:考据订正。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与说明。语境强调对鲁迅生平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说明,选择“考证”。
第③,声明:a、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b、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地说明,如“申明理由”。语境是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文告,选择“声明”。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句中考上重点大学难得罕见,使用正确。
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句中的山是自然景观,使用对象有误。
C.“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句中“他作为一名”,他只是一个人,与“众多”不符,使用错误。
D.“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用于“艺术爱好者”,感情色彩有误。
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语序不当。“首次”是对“抵达”的修饰限定,应将“首次”移到“抵达”前。
C.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应在“心血管病”后加上“的疗效”。
D.表意不明。“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可以是指两个不同学校的兴趣小组,也可以指同一个学校的两个兴趣小组,产生歧义,可将“两个”移到“兴趣”前。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塞上风云》是影视片名,应该把引号改成书名号。
C.谓语动词的并列应用逗号,故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D.“是……那又是”分为两层,前一个分句介绍“圆桌面”,后一个分句说的是“几案”,故“圆桌面”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B。
7.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将“散文诗”比作“不够繁茂的花”,形象地表达了散文诗在当前的发展状况。
B.拟人。“挤”字把山景当作人来写,生动展现了山景在月光下的清晰与逼近感。
C.拟人。“倦了”“睡”把星星当作人来写,使句子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D.拟人。“喝多了”“跌跌撞撞地跑进”把风儿当作人来写,使句子显得活泼且富有想象力。
故选A。
8.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可是”,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不过”,表示转折,只是。“可是”和“不过”都有转折的意思。在这里,“不过”相较于“可是”,语气更为舒缓、委婉,更适合用于此处的语境。
第二空:“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依然”,照往常、依旧。“依然”和“仍然”都有表示情况持续不变的意思。“依然”更侧重于照旧,“仍然”侧重于某种情况持续到现在。在这个句子中,“依然”更能体现人一直是“风景”的构成者这一持续状态,所以此处填“依然”比较合适。
第三空:“如果”,连词,表示假设。/“假如”,假使,如果。“如果”和“假如”都可以表示假设。“如果”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比较常用,使用范围更广,在这里更符合表达习惯,所以第三空填“如果”较好。
第四空:“还”,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又”,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又”比“还”在反问语气上更强烈一些,“又”在这里能更好地表达出没有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强烈反问语气,所以第四空填“又”合适。
故选B。
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
所给例句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及其活动的深刻理解和赞美。自然和人的关系并非对立。和B表达的意思一致。
故选B。
10.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B.“讲究神散形聚”错误。散文最重要的是讲究形散神聚。
C.“《西游记》”错误。“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出自《水浒传》。
D.“《乡愁》《新月集》”错误。《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新月集》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
故选A。
11.D 12.C 13.B 14.C
【导语】茅盾的《风景谈》通过对北国五月清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令人震撼的民族精神。其中,小号兵和战士在晨光中的形象,如同伟大者的化身,象征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文章运用了细腻的色彩描写,如霞光、红绸子和刀光,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其拥有了深远的象征意义。这种自然景物与人类精神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也激发了读者内心的敬意与共鸣。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凌”,有升、高出、逼近等意思。/“从”,有跟随、依顺等意思。/“穿”,有通过、破等意思。/“破”,有打破、突破等意思。语境说嘹亮的喇叭声打破了万籁寂静的环境,“破”恰当。
第二空:“黝”,形容黑色。/“浓”,形容程度深、颜色深等。/“淡”,指颜色浅、程度浅等。/“浅”,指深度小。语境是想形容贴照簿上小号兵的身影,“淡”恰当。
第三空:“冷”,表示温度低、感觉凉。/“冽”,有寒冷之意。/“苦”,有味道难受、痛苦等意思。/“新”,表示刚出现的、初始的。语境是在山间清晨的空气中,有一种清冷刺骨但又非常纯净的感觉,用“冽”合适。
第四空:“刚”,表示刚强、坚硬。/“柔”,表示柔软、温和。/“烈”,有强烈、猛烈等意思。/“韧”,表示坚韧、有弹性。在语境中,用“刚性”形容战士枪尖的刺刀,能够很好地突出刺刀在霞色中坚硬、不可侵犯的特质,与周围柔和的霞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出战士的严肃和坚定的形象。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词语的作用的能力。
C.“霞光”“红绸子”“刀光”不能显示五月北国风光的特点。文中“霞光”“红绸子”“刀光”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增添景物的色彩和渲染特定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重点烘托出两个战士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化身。它们并没有直接表现五月北国风光的特点,而是通过特定的色彩和光线,突出战士的形象和精神内涵。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B.“作比较”错误,两者并没有作比较,写贴照簿上的小号兵是为了引出并衬托下文中朝霞下的小号兵。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错误,前一个“风景”实际上是指自然风光和战士活动共同构成的画面,而不单单是两个战士的形象。这里用引号是表示特殊含义,因为这种“风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风景,而是蕴含着民族精神的、由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融合而成的特殊景观。
故选C。
15.D 16.A 17.北国晨号 18.“神”指延安抗日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形”是两人战士的形象。
【导语】《风景谈》选段通过对北国五月清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类精神的结合。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号兵和战士的形象,借助贴照簿上的小号兵与现实中的号兵形成对照,突出其严肃、坚决、勇敢的精神。结尾处,作者将这种精神视为“伟大中之最伟大者”,强调了民族精神的崇高与伟大。整篇文章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深刻揭示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A.“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错误。小号兵是摄影家作品中的形象,可以真有其人,也可以是艺术创作。
B.“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错误。这段文字的“神”是赞美山岗上小号兵和荷枪战士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C.“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错误。贴照簿上的小号兵主要是为了衬托山岗上的小号兵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结尾句子意思的能力。
A.“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错误。“前一个‘风景’”指的是自然风光,而不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段意的能力。
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场景是五月的北国清晨,主要形象包括小号兵和荷枪战士,而“晨号”则强调了清晨的号声以及小号兵的形象,同时也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力量和号召力。这两段文字的标题可以是“北国晨号”。“北国晨号”这个标题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场景,同时也突出了小号兵的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①这两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清晨听到喇叭声后,回想起一张小号兵的照片,并赞美了摄影家的艺术。接着,作者描绘了空气中的清新和朝霞笼罩下的山峰,以及小号兵和荷枪战士的严肃形象,表现了民族精神的化身。这两段文字的“神”是赞美小号兵和战士的精神,即民族精神。
②而“形”则是描写北国清晨的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主要指两位战士的形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精品习题,文件包含12《风景谈》习题原卷版docx、12《风景谈》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优秀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二单元测试B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docx、第二单元测试B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