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一单元二 风景谈精品课件ppt
展开1.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年底至1921年年初,他与郑振铎等倡始建立文学研究会,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虹》、__________、《腐蚀》;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__________《秋收》《残冬》;短篇小说____________等。其代表作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风景谈,即谈风景。描写风光景色的散文我们学了不少。例如《天山景物记》、《黄山记》等等,但这些文章都没有用“谈”字作标题。“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为什么要用“谈”字呢?
2. 《风景谈》写于抗战早期,当时茅盾在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在1938年末应邀赴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主持“新疆文化协会”工作,并在新疆文学院任教。1940年5月离新疆回内陆,路过延安,应朱德邀请观光延安并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末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布,全篇从__________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委婉。用一幅幅有特色的风景画来表现__________的战斗生活。
3. “风景”在《辞海》中的解释是“风光,景色”,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人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在这个程度上说,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的“风景”,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是作者1940年底在重庆写的。作者于1940年5月10日访问过延安,亲眼看到了边区军民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写了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散文发表于国民党统治区,作者不能不用比较含蓄的写法来表达自己意在言外的思想感想。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4.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颀长( ) 摇曳( ) 干坼( ) 西装革履( )贻笑大方( ) 荷枪( ) 汤汤( ) 浅浅( )
5. 解释下列词语。 顿时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贻笑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姗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洋洒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非常无聊。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让内行笑话。贻,遗留。大方,内行人。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清晰,挥写自如。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根据课文内容和全文的结构,你认为本文线索是什么?
这篇课文共写了六幅风景画,请同学们用四个字的成语为每一幅“风景”起一个最适合的标题。提示:自然+人的活动
第一部分(第1节) 即第一个画面——沙漠风光。揭示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基本观点。第二部分(第2-4节) 即第二、三个画面——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第三部分(第5-8节) 即第四、五个画面——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延安儿女的学习和休息。第四部分(第9-10节) 即第六个画面——黎明剪影、描绘和赞美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姿. 。
找出本文有关“讨论”的句子。
议论一: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议论二: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议论三: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议论四: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负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议论五:(……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这六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连接起来的?
上述议论语句中的“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其实是把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分出了三个等级。这些议论语句犹如一根彩线,贯穿起六幅画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风景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a>,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朗读感悟正音,朗读感悟整体感知,朗读感悟文本研读,思考探究,文章主旨,写作特色,聆听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风景谈背景图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背景,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词,文本研读,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北国晨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获奖课件ppt,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