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共33页。
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物质分类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1.单质、同素异形体(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氧气O2、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化合物:由不同的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如CO2、H2O、NaCl等。1、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C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水银 B.碱:Ba(OH)2、Cu2(OH)2CO3、NH3·H2OC.盐:硫酸钠、氯化铵、 纯碱 D.氧化物:H2O、CO、HCOOHC3.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D4.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A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物质的转化2.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①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如: Na Na2O NaOH Na2SO4 Ca 请写出Ca的相关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2Ca+O2===2CaO;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总结:金属单质CaOCa(OH)2 CaSO4 2.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②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如: C CO2 H2CO3 Na2CO3 S 请写出C的相关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C+O2===CO2; 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H2CO3+Ca(OH)2===CaCO3↓+2H2O; 复分解反应 总结:非金属单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酸、碱、盐都易溶于水,且水溶液为无色溶液。( )(2)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3)酸和碱发生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 )(4)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有咸味的物质都是盐。( )(5)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6)2Na2O2+2H2O===4NaOH+O2↑是置换反应。( )【答案】(1)× (2)× (3)√ (4)× (5)√ (6)×2.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①HCl、H2O、H2SO4、HNO3②MgO、Na2O、CO2、CuO③NaOH、Na2CO3、KOH、Cu(OH)2(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CO2Na2CO3化合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 分散系性质比较总结:分散系胶体制备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介稳性胶体溶液性质网考点鉴别方程式操作胶体的性质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B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C离子反应性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电离性质常见物质反应类型概念酸、碱、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离子反应表示性质写法质量守恒和离子守恒拆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不拆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异同(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比如盐酸,它能导电,但它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HCl是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只要满足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比如像SO3、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却是生成物电离而导电,并非它们本身电离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另外,它们在熔融状态能够导电,所以是电解质。(5)共价化合物水溶液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共价化合物可电离并且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在两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这点可以用来区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下列物质: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 ⑦KOH晶体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⑩氨气能导电的物质有: ;电解质有: ;非电解质有: 。【答案】能导电的物质有: ① ⑤ ⑧ 电解质有: ②④⑦⑧ 非电解质有: ③⑥⑨⑩ 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连接。(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连接。①多元弱酸(如H2CO3、H2SO3、H2S等均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 ⇌H++HCO3- 、HCO3-⇌H++CO32- ②多元弱碱[如Cu(OH)2、Mg(OH)2、Fe(OH)3等]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 Fe3++3OH- ③酸式盐的电离:多元强酸酸式盐与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电离方式不同,如NaHSO4溶于水中: NaHSO4===Na++H++SO42- 在熔融状态下: NaHSO4===Na++HSO4- NaHCO3溶于水中: NaHCO3===Na++HCO3-,HCO3- ⇌H++CO3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2)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3)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4)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5)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分成“写、拆、删、查”四步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③删: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边删去。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例题】请写出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AgNO3 + KCl == AgCl↓ + KNO3 改:Ag++NO3-+K++Cl-= AgCl↓+K++NO3- 删:Ag++NO3-+K++Cl-= AgCl↓+K++NO3-查: Ag+ + Cl- == AgCl↓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只表示某一具体的反应,而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例如,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HCl+NaOH ② HCl+KOH ③ NaOH + H2SO4 ④ H2SO4+KOH 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思考】是否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 H++OH-=H2O不是,强酸、强碱中和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通常可用H++OH-==H2O表示。【例题】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Cu(OH)2+HCl ② CH3COOH+KOH ③ Ba(OH)2+H2SO4 【答案】 Cu(OH)2 + 2H+ == Cu2+ + 2H2O 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Ba2++ 2OH-+2H+ + SO42- == BaSO4↓ +2H2O 5.离子共存1.无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①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CO32-、HCO3-、S2-等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稀溶液)生成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②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 与 CO32-、SO42- 、SO32- 生成难(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③生成气体及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与 CO32-、HCO3-、SO32-、HSO3-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2.有限定条件(隐含条件)下的离子共存(1)无色溶液: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 MnO4-(紫红色)、Cr2O42-(橙红色)等(2)溶液显酸性: 无大量的OH-及弱酸的酸根离子或酸式酸根离子。(3)溶液显碱性: 无大量的H+及弱碱的阳离子、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4)“一定”“可能”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确定是“可能”还是“肯定”1.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C2.某无色透明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B氧化还原反应四大规律实质配平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在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和降低反应物所含有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物分类还原剂升失氧降得还先后规律强弱规律价态规律守恒规律得失升降前强后弱强完弱继就近变价三守恒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强化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1.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两种关系: ①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②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2.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可以归纳如下表: 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 ,即 的物质是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 ,即 的物质是氧化剂;升高失电子(电子对偏离)降低得电子(电子对偏向)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4.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注意:①箭头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②线桥连接同一元素③桥上标明“得到”“失去”字样,且注明得失电子总数(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用一条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反应物中,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在线上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到”“失去”注意:①箭头由反应物中的失电子元素指向反应物中的得电子元素②线桥不一定连接同一元素③桥上不标 “得到”“失去”字样,只需注明得失电子总数Fe2O3 + 3CO ==== 2Fe + 3CO2【例题1】 用双线桥分析下面的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 高温得到2×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高温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例题2】 用单线桥分析下面的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 Fe2O3 + 3CO ==== 2Fe + 3CO2高温高温4e-6e-1.判断正误 A.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B.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E.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就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F.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 ( )G.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 )H.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答案】× × × √ × × × √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 )。 A.1∶6 B.6∶1 C.1∶5 D.5∶1 D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推断Fe2+、Ce3+、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Sn2+、Fe2+、Ce3+ B.Fe2+、Ce3+、Sn2+ C.Fe2+、Sn2+、Ce3+ D.Ce3+、Fe2+、Sn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