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共8页。
    情境导入播放钟薛高视频:风一起,桂花就掉下来落在瓦上,扑扑簌簌的这就是秋天给我的信吧扑扑簌簌,说个不停瓦才知道,在说什么欣赏完这段视频,请你谈谈感受。明确:“今年桂花开得晚”这次迟来的是桂花。尽管迟了,但视频依然基于“依时依令”的思路,用一种整体风格自带《小森林》治愈感的画面,还原出桂花天然的清甜和恬静,传达自然生活理念和人文关怀思考。情境任务金秋已远,冬日已至。我校文学社特举办“倾听·自然”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拿出手中的笔,从名篇中汲取养分,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吧!展示任务:任务一:感悟自然之美任务二:品味语言之妙任务三:体验作者心境任务四:探寻民族审美任务一:感悟自然之美1. 欣赏美景通过下面这些美丽的风景来治愈我们尘封的心灵。要求:你喜欢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苏东坡、姚鼐笔下的哪些景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2.旅游那件事如果有一次与名人游玩的机会,你是愿意与郁达夫在晴天小院中品茶看驯鸽,还是愿意与朱自清月下赏荷花,还是愿意和史铁生一起在地坛寻找历史的旧迹,还是愿意与苏轼泛舟赤壁,或者是与姚鼐登泰山赏日出呢?请用一段话来阐述你的理由,要求概括其中一篇的景致特点。格式:我愿意… …在那里,我会欣赏到… …示例1:我愿意和苏轼一起泛舟游赤壁,在那里,我会欣赏到赤壁的秋江月夜之景,宁静、广阔、澄澈,给人超凡脱俗的空灵之感。我愿意和苏轼一起泛舟游赤壁,在那里,我可以领略冬日泰山日出之景,雄伟、壮丽,给人震撼鼓舞之感。任务二:品味语言之妙1. 品味语言语言是衡量、探索作家气质、品质的最敏感的工具。一字一词,看似简单,实则精巧,平凡中有创新,有独特韵味。(1)比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这三篇文章的语言特色。(2)读一读下面的经典语段,品一品其中的形容词、动词之妙。 《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明确:①“好”“清”“静”“悲凉”总写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语言精准,富有概括力。②“凋”“慢”“润”“淡”,对比北方的秋天和南方秋天,突出南方秋天的特点,准确、亲切。③“饱”“尝”“透”“赏玩”表明南方秋天在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无法给人满足感、酣畅感。④“细数”“漏”,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槐树叶底的日灯光,日光的一点一滴,一丝一缕。⑤“铺”,写出好似有人有意而为之,偷偷提前铺好落蕊,占地广,宽阔。⑥“踏”,不是踩,所以不是死的,不是用力地,只是踏,轻微、有空隙之感⑦“卷”,形象写出云消失得迅速地原因。 (3)读一读下面的经典语段,试着将第1段中叠词删去,对比删除前后效果。《荷塘月色》1段: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明确:第1段删除前后效果对比:删除三个叠音词,渐渐地、迷迷糊糊地、悄悄地,语句的舒展美消失了,还破坏了宁谧的意境,而且月亮升高渐进的过程,妻子半梦半醒的状态,我不忍打扰的心态都不能细腻描摹出来。(4)读一读下面的经典语段,试着将第4段中叠词换掉,对比换词前后效果。《荷塘月色》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送来缕缕清香……叶子底下是潺潺的流水后:狭窄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茂密的叶子……像美丽的舞女的裙。一片的叶子中间……正如无数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送来一阵清香……叶子底下是静默的流水明确:换词前后效果对比:换之后的词,整体段落就没有和谐的音韵美了;荷塘没有了曲曲折折的线条变化之美,荷叶没有了相连鲜碧的、浓郁之感,荷叶没有了高耸直立和秀气端庄,叶子没有了层层覆盖茂密之态,白色荷花没有了强调圆润光泽和明亮闪耀的每一朵,荷香没有了丝丝缕缕不断绝无穷尽,底下水流没有了脉脉所含的深情……(5)下面的语段中的哪些动词让你觉得似乎不合乎语法?地坛的环境传达给了我一种怎样的生命本真?《我与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明确:生命本真一:人工的繁华终会衰落,自然的无华才最持久,生命本就是自然而然。(6)下面的语段中的哪些动词富有表现力?地坛的小生命传达给了我一种怎样的生命本真?《我与地坛》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明确:生命本真二:微弱纤细如丝,都要努力活得有劲头、有意思。2.行走的句子好动词,是好文笔的灵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三篇文章语言朴素、细腻、准确,呈现出运用叠词、动词、形容词等语言特点,彰显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品读名家金句,我们也会被他们的动词运用打动。请你根据所学文章的体验,试着填写一些动词,品味语言之妙。我( )四月的雾,( )五月的雨,( )八月的风,( )腊月的霜,急急忙忙到这溪边来。——陆蠡《溪》明确:我披着四月的雾,沐着五月的雨,栉着八月的风,踏着腊月的霜,急急忙忙到这溪边来。——陆蠡《溪》一声雷,可以无端地( )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 )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 )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 )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 )住了。 ——张晓风《春之怀古》明确: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风号。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 ——张晓风《春之怀古》任务三:体验作者心境1. 揣摩心境登山临水,领略自然风物,并且在山水自然中安顿自我,获得物与我相融的体验,达到神与物契的精神境界,这是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1)品味下面语段中的意象、意境,探究作者的心境。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明确:从槐花、落蕊寻常、细微、柔软的意象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笔下的秋天景物的微妙与逼真。寂静无人,独自徘徊,作者静静享受那种欣喜、闲适,落寞之感从秋天落蕊图的意境之中传递出来。(2)品味下面语段中的意象、意境,探究作者的胸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明确: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作者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漂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3)品味下面语段中的意象、意境,探究作者的境界。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明确:看到日出后,姚鼐言群山“皆若偻”,表面上写的是日观峰以西的山都向日观峰和太阳鞠躬,实际上此时姚鼐之精神已经融入泰山和太阳。在对泰山景物的描写中,姚鼐情感潜藏着波澜壮阔的特征。在他“似澹实澜”的情感处理中,我们可以看见他如泰山般毅力和正气,像大海和太阳般的博大胸怀。人好像在超拔脱俗的境界之中,与万化冥合,神驰物外了!2. 那抹“白月光” 一座山,一条河,一轮明月,一朵青荷,一椽破屋,一片阳光••••••这些看似细碎的意象却在不经意间凝成了中国人精神上的白月光,治愈了作者,也打动了我们。请你选取喜欢的意象,为其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能触动内心的治愈文案,并配插图。明确:致东坡秋风起,吹动天上的明月;吹醒山巅的明月,吹走江上的明月。它是思念,是感怀,亦是哲理;是阴晴圆缺,更是悲欢离合。在迷茫中重新找到自我,在获得治愈的同时重新理解自己的内心。一切终于开始变好了,别担心!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致史铁生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你遭遇了不幸。地坛就像有一个园神,无处不在地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是你,从剥蚀了的朱红,坍圮了的雕栏里窥探出地坛曾经的昌荣,也是你,从苍劲挺拔的古柏和竞相生长的草木间照见了生命的真实。于是你用坚强的语气告诉我们:“地坛荒芜但不荒废。”熬过苦难,即重生。任务四:探寻民族审美1.观文见心《文心雕龙·知音》篇曰:“世人莫见其面,观文辄见其心。”意思是观其文如见其心。请你从以下文章中,找出所蕴含的文化情结,说说其中延伸的思想意义。2.向阳而生生如野草,不屈不挠。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 ——电影《八角笼中》此电影将焦点对准了大山里的贫困儿童,电影讲述了向腾辉倾注心血想通过练习格斗把当地无人照料的孩子培养成才,这让生活本没有出路的孩子们看到了一丝通向未来的曙光。如果你是导演,你认为阅读哪位作家的作品也能最能给处在贫困中的孩子带来生命曙光?请结合作家经历,以第二人称写一段勉励孩子们的话语。示例1:不惧风雪,不屈人生亲爱的孩子,你们读过苏轼的《赤壁赋》吗?虽然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人生低谷,夜游赤壁,把超然物外的人生之理融入赤壁“水月”中 ,实现了乐观豁达的精神突围; 亲爱的孩子,你们读过姚鼐的《登泰山记》吗?姚鼐养亲辞官,仕途尽头,人生路口,登山临雪,但他把不断攀登以历绝美的人生之理融入泰山“风雪”中,实现了超然洒脱的精神突围。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随随便便地成功。我们要学会像他们一样,经得起大风大浪,经得起大雨大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翱翔天宇!示例2:至柔至刚,奏响人生 亲爱的孩子,你们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吗?史铁生自杀未遂后,领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与地坛》)”。于是,他下决心要好好活。他知道母亲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承受了太多,临死前都放不下自己和妹妹;他知道自己还有一颗心、一双手、一支笔,可以靠写作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和自己一样身体残疾的人们。史铁生的人生如同至柔至刚的水,他写下最温暖且坚定的文字,抚慰人心,用坚韧的意志力熬过一次次苦难,站立到精神的制高点,而又看轻了自己,去爱命运。生命如琴弦,拨动久了迟早会断,但正是一次次地拨动才奏响了岁月的音符;命运如琴弦,在每个人自己手中,却无法完全被我们掌控,因为它自有其张力;一次次弹奏,如滴水穿石,彰显出生命的韧性;一步步前行,让岁月延展,方可走向憧憬的未来。抗争,或许不能改变结局,但是坚持自有其意义。课堂小结虽然他们写的景不同、抒的情不同,但是却都是选择了景来寄托自己的情,用情景交融的方式描绘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寄情景物、寄情山水的方式,在历史的积淀下,这种“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怀,情景交融的笔法也成为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心理,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布置作业四季更替,风起云飞,花开叶落,山水徜徉。无论是《赤壁赋》《登泰山记》,还是《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这些古今名篇,于美景中各具意趣,蕴含着自然之理、万物之道。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课题寻找最美风景,感悟自然情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课 程新授课课 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自然情怀”,感受自然之美,提升感悟力,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探寻民族文化观念、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本单元所选五篇都是散文名篇。两篇现代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一篇当代写景抒情哲理散文《我与地坛》,两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字里行间包含了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都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学习写景抒情散文,提升鉴赏品味,分析写作手法,关注作者独特的人生思考。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写景散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写景抒情、说理类散文中的人文情怀关注不多。故此,可以通过欣赏景物之美,品味语言之妙,体验作者心境,探究民族审美等方面,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思考。教学目标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精妙的语言艺术,理解语言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3.从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思考,感受文辞之美;4.借鉴本单元散文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教学重点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精妙的语言艺术,理解语言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从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思考,感受文辞之美;教学难点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