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基础小练20 乙酸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

    基础小练20 乙酸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1页
    基础小练20 乙酸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2页
    基础小练20 乙酸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共9页。
    1.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 ml CH3COOH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 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④⑤⑥
    2. 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①乙酸的电离,是a键断裂 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b键断裂 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 eq \(―――→,\s\up7(红磷))CH2Br—COOH+HBr,是c键断裂 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H2O,其中一个乙酸分子断裂a键,另一个乙酸分子断裂b键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2024北京八一学校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①向浓硫酸、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②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的目的之一是把乙酸乙酯及时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B. 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 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 ③中振荡试管B,产生气泡,发生反应:CO eq \\al(2-,3)+2CH3COOH===
    2CH3COO-+CO2↑+H2O
    4. (2024无锡江阴南菁高级中学学情调研)苹果酸有特殊的酸味可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它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3种
    B. 1 ml苹果酸可与3 m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 1 m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 ml H2
    D. 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为同一种物质
    5. (2023南通通州高级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装置甲:分离乙醇和乙酸 B. 装置乙:实验室制备少量乙烯
    C. 装置丙: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D. 装置丁:验证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6. (2024南通海安实验中学学情检测)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 m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 g H2
    【提升素养】
    7. (2024连云港期末)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略去),用CH3CH eq \\al(18,2)OH与CH3COOH作原料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A. 装置a比装置b原料损失的少
    B. 产物中水的分子式为H eq \\al(18,2)O
    C. 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D. 使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等杂质
    8. (2024无锡期末调研)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2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9. (2024常州溧阳中学阶段调研)有机物R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1H10O3
    B. 该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可以发生加成、氧化、酯化反应
    D. 1 ml R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H2
    10. (2023淮安期末)已知A是一种气态烃,其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H2的14倍,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关系图中部分产物可能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H3CH2Br+NaOH eq \(―――→,\s\up14(H2O),\s\d5(△))CH3CH2OH+NaBr。
    (1) A的名称为 ,丙烯与A互为同系物,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
    (2)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F的结构简式为 。
    (3)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
    (4) B物质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室用B和C反应制取D,装置如图所示。右侧试管中的试剂是 ,分离该试管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基础小练20 乙酸
    1. C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弱酸,其水溶液能导电,①正确;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属于纯净物,②正确;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属于一元酸,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③错误;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④正确;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不能进行到底,⑤错误;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醇可氧化成乙酸,⑥正确。故选C。
    2. B 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a键,①正确;在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断裂b键,②正确;Br2与CH3COOH的反应,溴原子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断裂c键,③正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中,一个乙酸分子断裂a键,另一个乙酸分子断裂b键,④正确。故选B。
    3. B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及时蒸出乙酸乙酯,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A正确;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被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所致,B错误;酚酞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C正确;③中振荡试管B,产生气泡,醋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 eq \\al(2-,3)+2CH3COOH===2CH3COO-+CO2↑+H2O,D正确。
    4. D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羟基2种,A错误;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羟基不和氢氧化钠反应,1 ml苹果酸可与2 m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1 ml苹果酸有2 ml羧基、1 ml羟基,与足量Na反应生成1.5 ml H2,C错误;苹果酸与HOOC—CH2—CH(OH)—COOH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D正确。
    5. B 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A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的温度是170 ℃,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溶液中以控制反应的温度,B正确;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水解,因此制取纯净的乙酸乙酯必须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少量乙醇和乙酸,且导管不能插入溶液,否则溶液会倒吸,C错误;验证氨气溶于水呈碱性,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是否变蓝,D错误。
    6. B 含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羧基所连的碳原子为连有三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山梨酸与的分子式均为C7H10O5而结构不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含羧基和羟基均能与Na反应产生氢气,则1 m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 3 g H2,D正确。
    与Na、Na2CO3和NaHCO3反应的有机官能团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或—COOH,反应关系为2 ml Na~2 ml羟基~1 ml H2或2 ml Na~2 ml羧基~1 ml H2。
    ②能与NaHCO3和Na2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一定含有—COOH,反应关系为1 ml NaHCO3~1 ml 羧基~1 ml CO2或1 ml Na2CO3~2 ml羧基~1 ml CO2。
    7. D 装置b采用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蒸发乙酸乙酯的同时减少乙醇的蒸发,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A错误;酸脱羟基醇脱氢,产物中水的分子式为H2O,酯为CH3CO18OCH2CH3,B错误;乙酸乙酯为油状液体,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C错误;使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溶解乙醇,吸收乙酸,从而达到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等杂质的目的,D正确。
    酯化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 试剂的加入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CH3COOH。
    (2) 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挥发出来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造成溶液倒吸。
    (3) 浓硫酸的作用: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和吸水剂(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4)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②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液体分层,便于观察。
    8. D 该有机物中存在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A正确;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C正确;该有机物中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D错误。
    有机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9. C 分子式为C11H12O3,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正确;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1 ml该物质与钠反应生成1 ml氢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D错误。
    10. (1) 乙烯 (2) 羧基 HOCH2CH2OH (3) 酯化(取代)反应
    (4) 2CH3CH2OH+O2 eq \(―――→,\s\up14(Cu),\s\d5(△))2CH3CHO+2H2O (5)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漏斗
    解析:A是一种气态烃,其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H2的14倍,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8,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从而得出A为CH2===CH2;A与水反应生成的B为CH3CH2OH;B被酸性KMnO4氧化,所得C为CH3COOH;CH3CH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所得D为CH3COOC2H5。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E为BrCH2CH2Br,E与NaOH水溶液作用,生成F为HOCH2CH2OH;CH3COOH与HOCH2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CH3COOCH2CH2OOCCH3。(1) 由分析可知,A为CH2===CH2,A的名称为乙烯,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结构简式为。(2) C为CH3COOH,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由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3) 反应④中,CH3COOH与HOCH2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H3COOCH2CH2OOCCH3和水,反应类型是酯化(取代)反应。(4) B为CH3CH2OH,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CH3CH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eq \(―――→,\s\up14(Cu),\s\d5(△))2CH3CHO+2H2O。(5) 实验室用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制取CH3COOC2H5,右侧试管用于收集乙酸乙酯,同时除去杂质,所用试剂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在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分离该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官能团
    典型有机化合物
    特征反应
    碳碳双键
    乙烯
    加成反应
    碳碳三键
    乙炔
    加成反应
    羟基(—OH)
    乙醇
    取代反应
    催化氧化
    羧基(—COOH)
    乙酸
    酯化反应
    酯基(—COO—)
    乙酸乙酯
    水解反应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