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原卷版).docx
    • 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 解析版).docx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原卷版)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原卷版)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0课 《小石潭记》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小石潭记/柳宗元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小石潭记/柳宗元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0课《小石潭记》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0课《小石潭记》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为嵁( )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翕忽( ) 俶尔远逝( ) 佁然不动(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 )
    【答案】 huáng lièchí kān zhuì cēncīxī chù yǐ cīqiǎ su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__________
    (3)日光下澈 澈:__________
    (4)佁然不动 佁然:_______________
    (5)往来翕忽 翕忽:_______________
    (6)斗折蛇行 斗: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格外(2) 表示约数(3)穿透(4) 静止不动的样子(5) 轻快敏捷的样子(6)像北斗星那样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面/竹树环合 B.以其境/过清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潭中鱼可/百许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的节奏。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潭中鱼/可百许头。
    4.填空。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人名),他和______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本文选自《_________》。
    (2)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自由灵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比喻,描写溪流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代 柳宗元 韩愈 柳河东集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正确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第一、二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D.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结构紧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作者应是先写“小潭源流”后写“潭中气氛”,“景随情迁”应是“情随景迁”。
    提升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从小丘西行 隶而从者
    B.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
    C.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D.以其境过清 水尤清冽
    【答案】B
    【解析】A项中“从”分别解释为:自,由/跟从,跟随; C项中“居”分别解释为:停留/居住;D项中“清”分别解释为:凄清/清澈;B项中两个“源”都是“源头”的意思。故选B。
    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 B.凄神寒骨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C
    【解析】A项,“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B项,“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C项,乐,欢乐,没有活用现象;D项,“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B.乃记之而去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
    D.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答案】B
    【解析】A项,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因为/用;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C项,两个“其”的意思分别为:它(溪流)/这(这里);D项,两个“可”的意思分别为:大约/可以。
    (二)(2021·上海金山区中考二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砥,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央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甲乙两文都属于“记”,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乙文作者的诗歌 《_____________》。
    【答案】柳宗元 饮酒(其五)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掌握。甲文《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所作。乙文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初中阶段学过陶渊明的诗歌有《饮酒》、《归园田居》。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滕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解析】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甲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潭中游鱼;乙文主要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桃花源的生活环境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甲文中第①段由小丘到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砥,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了小石潭的概貌。第②段是在写潭中游鱼。乙文中第②段由“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勾勒出了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以游踪为行文线索来叙写内容。
    B.甲乙两文所写地点都是偏僻且无人问津之处。
    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D.甲乙两文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答案】C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中心主旨的把握。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与原文不符。乙文《桃花源记》中是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并不是“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故选C。
    (三)(2022·上海风华中学期中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 ①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② 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 ③ 如虹,忽卷掣折 ④ 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 ⑤ 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选自《观第五泄 ⑥ 记》
    【注】 ① 罅(xià):缝隙,裂隙。 ② 掉:摇动。 ③ 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④ 掣折:转折。 ⑤ 欹:斜靠。 ⑥ 第五泄:指五泄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境内。
    1.解释【乙】文中的加点词。
    ① 从山门右折 ( )
    ② 山行之极观也 ( )
    【答案】① 往右; ② 景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 句意:从庙门往右拐。右:往右;
    ② 句意: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观:景色。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斗,像北斗星那样;折,曲折。句意为: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_____。【乙】文突出了水的______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
    【答案】清;伟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甲文“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些句子都突出了水清的特点。乙文“水态愈伟”一个“伟”字,概括出了水的雄伟。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B.乙文的“水态愈伟”“所目既奇”直接描写了水的特点。
    C.“游人坐欹岩下望”一句划分朗读节奏应是“游人/坐欹岩下/望”。
    D.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移步换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ABD三项正确;C项有误,“游人坐欹岩下望”一句划分朗读节奏应是“游人/坐欹岩/下望”。故选:C。
    【参考译文】
    【乙】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进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相关试卷

    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马说/韩愈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马说/韩愈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23课《马说》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23课《马说》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2018)壶口瀑布/梁衡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018)壶口瀑布/梁衡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核舟记/魏学洢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核舟记/魏学洢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1课《核舟记》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1课《核舟记》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