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高考考点聚焦:品析前人评注要言之成理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高考考点聚焦:品析前人评注要言之成理 课件,共32页。
品析前人评注要言之成理解读高考浪漫主义李白作为唐代的代表诗人,把浪漫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诗飘逸浪漫,语言流转自然,古体诗尤为后人所称道。知识讲解《蜀道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恣肆,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解读高考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前人读诗文,善用心揣摩而后诉诸文字,或记领悟,或做评论,或加注解,此即为评注。前人的评注,可帮助体味诗文的表达技巧,可探索诗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品味诗文的语言,也可帮助理解诗文的主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品析前人评注,考查的是对诗文内容或表现手法等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品评前人评注的试题,多要求结合作品,将前人的评注具体化,即要求对前人的观点作有理有据的分析。(续表)(续表)品析前人评注,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即“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多是主观题。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技巧攻略真题演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诗意速通:攀登蜀道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饯行。我仍然在叹息自己人到中年仍被闲置而生出更多病痛,又怎能忍受离别之痛。侵占东北河山的异族看到你像诸葛亮一样请求出师定会感到吃惊,我希望你能像司马相如草拟《喻巴蜀檄》一样,对西蜀百姓进行安抚。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把为一国建功立业的功名集于一身。劝君不要因儿女情长而流泪伤心。湖南、湖北一带那些你入蜀必经之地的风景,我都能说得清楚。请用诗写下一路的美好景色:庐山的山色,赤壁矶头千百年的浪花,襄阳三更的明月。此时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相互惦念啊!D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品析前人评注的能力。龙吟虎啸和缓这首词最典型的特色是用典,如“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用词都很有气势,体现了“龙吟虎啸”的艺术特色。另外本词在抒情上用语委婉细腻,如“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儿女泪,君休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等,或感怀自身,或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及劝勉,体现了“和缓”的艺术特色。(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一2题。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注释:诗意速通: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领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描写了春残飞红、夜雨初晴的景象,再加上客居他乡,于是作者忆起阔别已久的帝京长安。“忆咸京”三字领起下面的三联。全诗感情起伏跌宕,由悲忧到镇定,表现了作者的气节。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结构严谨,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