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讲义+练习
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弹力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弹力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弹力,弹簧测力计,有关弹簧秤的使用,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弹力
【解题依据】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用字母“F”表示。
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①弹性: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如跳板、弹弓、弹簧都具有弹性。
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②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如:捏泥人、揉面团。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弹性限度:当物体形变达到某一值时,即使撤去作用力,物体也不能再次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值叫做弹性限度。
题目一 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的是( )
A.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B.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C.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D.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一些
【解题思路】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解:弹簧、弓和钢条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力后能恢复原状,即具有弹性,而饮料瓶被踩瘪后不能恢复原状,即不具有弹性。
答案: A
【点评】此题考查了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的相关现象,明确撤去外力,形变能不能恢复,是辨别的关键。
练习题1 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用手捏空矿泉水瓶,瓶子变瘪 B.用网球打网球时,拍面变形
C.拉弹簧使弹簧伸长 D.用力把足球踢出去
练习题2 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在练习跳水时情景,此时
跳板发生的是 形变,施力物体是 。
题目二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解题思路】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②物体相互接触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并接触,如果接触之后是发生塑性形变则不会有产生弹力。
解:物体发生形变不一定是弹性形变,故不一定产生弹力,故A错误;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故不一定产生弹力,故B错误;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该说法正确,故C正确;弹力不仅仅指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还包括橡皮筋弹性形变等产生的力,故D错误。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对弹力产生的条件的理解,要求同学们对概念的把握一定准确到位。
练习题3 为了校园安全,某学校规定学生禁止带弹弓进校园。用力拉动弹弓的皮筋时,皮筋伸长了。这说明 ,松手后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说明皮筋发生了 形变。
练习题4 蹦床这项游戏中,在人与蹦床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得弹簧发生 而具有弹力,人对蹦床施加的力是为了改变物体的 ,蹦床对人的是为了改变物体的 。
练习题5 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2.弹簧测力计
【解题依据】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就越长(同一弹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测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应调零;
②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最好对被测量的量预先估计一下;
③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④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⑤测量完毕,需及时使弹簧恢复原状。
题目三 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当用力拉开弹簧时,开始时不太费力,可是越来越费力,这是为什么?
【解题思路】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形变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答案:小明用力拉弹簧测力器,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弹簧拉力器的弹簧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点评】此题结合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认识和理解。
练习题6 几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气大的同学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练习题7 如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钉子一个向 (选填“左”或“右”)的 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的减少,弹簧给钉子的这个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目四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
其示数是 N。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7N的力,该弹簧测力计
可能会 。
【解题思路】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首先要认清分度值,然后再读
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指的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解: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5N,量程是0-5N;一大格表示1N,里
面有5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其示数
为1.0N;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7N的力,则该力超过了测力计的
量程,测力计会损坏。
答案:0-5;0.2;1.0;损坏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实验仪器使用的基础题。
练习题8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使用前应先校零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拉着物体
练习题9 一位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巩固练习】
1.测量力的工具是 ( )
A.天平B.弹簧秤C.杆秤D.台秤
2.关于弹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在任何情况下,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有关弹簧秤的使用,错误的是( )
A.每个弹簧秤都有测量的最大值 B.测量后应检查指针能否回复原零位
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底板摩擦 D.测量时弹簧秤要保持竖直位置
4.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秤规格是( )
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上述三个弹簧秤都可以用
5.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6.每个弹簧秤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这范围。超过这范围,弹簧的_________就不再与________成正比,弹簧不再恢复到原来的__________。
25.小明同学在研究细线受弹力发生形变时,发现当细线受力到某一值时,细线就被拉断.他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细线刚被拉断时受到的拉力)一定跟细线有关.他想:
(1)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粗细有关.
(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颜色有关.请你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也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1,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练习题答案
1.D;2.弹性;运动员;3.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弹性;4.弹性形变;形状;运动状态;5.B;6.B;7.左;弹;减小;8.D;9.C;
巩固练习答案
1.B;2.C;3.D;4.A;5.C;6.伸长;拉力;长度;7.(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材料有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长度有关;(3)器材:铁架台、弹簧测力计、材料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细线若干.步骤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弹力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7.2 弹力课堂检测,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讲义72弹力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讲义72弹力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2 弹力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