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铁锤B.铁锅
C.铁线D.水龙头
2.铁能被轧成薄片是利用了铁的(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磁性
3.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辨别真伪,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灼烧B.测密度
C.放入稀盐酸中D.观察外观
4.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不是银
B.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不是铅
C.干冰不是冰
D.日常生活中炒菜用的食盐不是盐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导线
C.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除异味
6.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
A.铁B.银C.铜D.钢
7.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8.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
9.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 ;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 ;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
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H2(橡皮管和胶塞处不漏气),当集满两瓶气体后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可以看到试管内的现象是 ,最后不再产生气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本实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解答题
11.为何铁制或铝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12.有甲、乙无色气体和A、B、C、D、E、F六种物质.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其中,甲、乙和A、E都属于单质,溶液C、D、F中的一种是稀硫酸.
(1)试推断A、B、C、D、E、F和甲、乙各是何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D E ,F ,甲 ,乙 .
(2)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③ , .
1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因他们研制出锂电池。
(1)“无‘锂’不走天下”,锂电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锂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2)锂被誉“21世纪的能源金属”,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锂离子化学符号为 。
(3)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高性能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2Li+O2Li2O2,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铁锤B.铁锅
C.铁线D.水龙头
【解答】解:A、铁锤是利用铁的硬度大的性质;
B、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C、铁线是利用铁的延展性;
D、水龙头是利用铁的延展性;
故选:B。
2.铁能被轧成薄片是利用了铁的(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磁性
【解答】解: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铁能被轧成薄片。
故选:B。
3.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辨别真伪,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灼烧B.测密度
C.放入稀盐酸中D.观察外观
【解答】解:A、用火烧,“假金元宝”(铜锌合金)中铜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火烧变黑则为“假金元宝”(铜锌合金);
B、“假金元宝”(铜锌合金)的密度小于黄金,测定“假金元宝”(铜锌合金)的密度,和纯金相比较,即可鉴别;
C、放入盐酸中,“假金元宝”(铜锌合金)中锌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产生气体,而黄金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无气体放出,看有无气泡即可鉴别;
D、“假金元宝”(铜锌合金)金光闪闪,颜色和黄金没有明显区别,观察颜色不能鉴别出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方法错误。
故选:D。
4.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不是银
B.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不是铅
C.干冰不是冰
D.日常生活中炒菜用的食盐不是盐
【解答】解:A、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故说法正确;
B、我们使用的铅笔芯中的物质是黏土和石墨,不是铅,故说法正确;
C、冰是水,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说法错误。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导线
C.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除异味
【解答】解: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做玻璃刀的刀头,用于切割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除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
A.铁B.银C.铜D.钢
【解答】解:铁为银白色金属;银、铝也为银白色金属;铜为紫红色的金属;
故选:C。
7.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
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D。
8.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故A正确;
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所以,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故B正确;
C、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Zn~H2和Fe~H2,可知65gZn生成2g氢气,56gFe生成2g氢气,因此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不同,故C不正确;
D、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9.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 良好的导热性 ;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 良好的延展性 ;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良好的导电性 .
【解答】解: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良好的导热性;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良好的延展性;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电性.
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H2(橡皮管和胶塞处不漏气),当集满两瓶气体后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可以看到试管内的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下降至没有液体 ,最后不再产生气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关闭弹簧夹后,随着氢气的产生,试管内压强不断增大,逐渐将试管内的溶液压出 ,本实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解答】解: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当集满两瓶气体后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可以看到试管内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下降至没有液体,最后不再产生气泡,出现杉树现象的原因是关闭弹簧夹后,随着氢气的产生,试管内压强不断增大,逐渐将试管内的溶液压出,本实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试管内液面下降至没有液体,关闭弹簧夹后,随着氢气的产生,试管内压强不断增大,逐渐将试管内的溶液压出,Zn+H2SO4=ZnSO4+H2↑.
三、解答题
11.为何铁制或铝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解答】解:因为铁和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木柄或塑料柄不易传热且密度较小,所以铁制或铝制锅铲加上木柄或塑料柄可以防止使用时烫伤手掌,使用起来安全、轻便。
故答案为:
防止使用时烫伤手掌。
12.有甲、乙无色气体和A、B、C、D、E、F六种物质.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其中,甲、乙和A、E都属于单质,溶液C、D、F中的一种是稀硫酸.
(1)试推断A、B、C、D、E、F和甲、乙各是何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Fe ,B Fe3O4 C H2SO4 ,D CuSO4 E Cu ,F FeSO4 ,甲 O2 ,乙 H2 .
(2)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 3Fe+2O2Fe3O4 , 化合反应 .
② Fe+H2SO4=FeSO4+H2↑ , 置换反应 .
③ Fe+CuSO4=FeSO4+Cu , 置换反应 .
【解答】解:E是红色固体单质,则E是铜;常见金属和蓝色溶液D反应产生浅绿色溶液和铜,因此A是铁,则D是铜盐,F是亚铁的盐溶液;金属和反应产生浅绿色溶液F和气体,因此C是稀硫酸,F是硫酸亚铁,乙是氢气;铁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因此甲是氧气,B是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正确;因此:
(1)A是铁,B是四氧化三铁,C是稀硫酸,D是硫酸铜,E是铜,F是硫酸亚铁,甲是氧气,乙是氢气;故填:Fe;Fe3O4;H2SO4;CuSO4;Cu;FeSO4;O2;H2;
(2)①特和氧气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我知道化合反应;故答案为:3Fe+2O2Fe3O4;化合反应;
②铁好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③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1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因他们研制出锂电池。
(1)“无‘锂’不走天下”,锂电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锂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2)锂被誉“21世纪的能源金属”,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锂离子化学符号为 Li+ 。
(3)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H2SO4=Li2SO4+H2↑ 。
(4)高性能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2Li+O2Li2O2,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 催化剂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解答】解:(1)A.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故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C错误。
(2)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化学符号为Li+。
(3)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H2SO4=Li2SO4+H2↑。
(4)高性能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2Li+O2Li2O2,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催化剂。
故答案为:(1)A;
(2)失去;Li+;
(3)2Li+H2SO4=Li2SO4+H2↑;
(4)催化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