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阅读专题6】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教学设计,共8页。
    铺叙与聚焦:欣赏长调之美【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淮左名都)》。赏析两词在表现对象、写作手法和情感意趣上的差异,并联读相关宋词短制,如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等,欣赏长调和短篇的不同之美。【预习任务】1.制作本专题所涉作家作品资料卡片,卡片信息至少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籍贯、生活时代、传世作品集、创作缘起或背景、后人对作品的评价(至少一则)等内容。2.自主查找并阅读词中所涉及的《诗经·黍离》和杜牧的《赠别(其一)》《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等几首诗歌,并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诵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准左名都)》,圈画出两词的韵脚,特别注意古今读音有变化的韵脚。4.简要列出两词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的差异。【学习任务】导入:《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淮左名都)》两词多有相同或相近之处,比如二者都是自度曲,都是长调,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我们要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迅速地整体把握其内容。任务一 梳理意象1.梳理:完成下列表格,梳理两词所写内容的异同。示例:说明:(1)为降低活动难度,减少对表格填写要求的歧解,教学时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提供部分答案示例。(2)“城市特点”一栏建议学生选用原文词语作答,以方便其掌握作者的创作思路。(3)活动时,对于一些引起争论的解答,教师应作出及时反馈;学生的解答如无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教师应予以包容。2.研讨:在填写“判断依据”一栏内容时,将词牌名“望海潮”和“扬州慢”作为判定两词所写城市分别为杭州和扬州的依据,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明确:词牌是词的音乐形式,一般与词的表达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初创词调时,词牌往往就是词题,能涵盖词的内容,比如白居易初用“忆江南”词牌时,该词所写内容即为思忆江南。《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准左名都)》都是自度曲,由柳永和姜夔初创。“望海潮”一名,包含着本词中所写的在“钱塘”可以观赏到壮阔的钱江涌潮的内容;而“扬州慢”一名,则明白告知读者该词是写劫后扬州的慢词。所以,“望海潮”和“扬州慢”的词牌名,在本词中可以视为确定表现对象的依据。3.探究:两词意象都比较丰富,作者是如何将其进行组接、组合的?采用这样的组接、组合方式,主要目的或作用是什么?利用上表“主要意象”的梳理成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探究任务。明确:《望海潮(东南形胜)》将描写自然景色的意象和描写人文风情的意象进行交叉组合。如罗列“画桥”“风帘”等人文风情意象后,转而呈现“云树”“怒涛”等自然景色意象,随后又转列“珠玑”“罗绮”等人文意象,再转接下阕的“重湖”“桂子”等自然意象,最后以“菱歌”“箫鼓”等人文意象收束。这样的意象组合方式,使全词描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平铺直叙、呆板黏滞的缺陷。多变的场景,很好地表现了杭州风景优美、市井繁华、人民生活安乐的特点。《扬州慢(淮左名都)》按时间顺序组合意象,先写白天的“荠麦”,再写黄昏时的“清角”,最后写夜中的“冷月”。这样的意象组合,有序而全方位地呈现了扬州城萧条空寂的特点,同时暗示作者意绪步步趋冷的变化。任务二 赏析手法1.探究:有关《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有下面两则广为流传的逸闻,这两则逸闻存在着较难考证甚至无法考证的缺点,但读者却普遍认可这两个故事为真。请从诗歌艺术鉴赏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逸闻一:柳者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杨湜《古今词话》)逸闻二: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本问题难度较大,但学生探究兴趣会较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作如下说明或引导:我们认可这个故事为真,即是认可故事中的两位特殊读者的阅读感受为真;而认可孙何、完颜亮的阅读感受为真,即是认可词作所写杭州景色具有非凡感染力。词作的感染力来自词作的艺术性。本词的描写、叙述手法究竟有何特点?明确:本词采用铺叙手法,全方位展示了杭州的繁盛、安乐、壮美、秀丽。这得益于长调这一艺术形式的“长袖善舞”。在辅叙过程中,点面结合,既有整体介绍,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又有细部聚焦,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读者对杭州的美好形成感性而深刻、全面且深入的认识,进而产生对杭州热爱、企羡、向往的情感。正是因为读者自己有此感受,所以也认可了孙何、完颜亮对本词的阅读感受。2.探究:有读者认为,《扬州慢(准左名都)》用典太多,而且化用的都是杜牧的典故,既增加了词的阅读难度,又不小心暴露了作者文学视野逼仄的缺点。你认可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先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支持方和反对方都应列出尽可能多的论据。教师择机引导学生分别思考、解答两个问题:从艺术角度来看,作者为什么要用典?作者为什么专用杜牧一人的典故?明确:作者使用典故,使得全词叙写虚实结合,内容从实写的眼前扬州,跳跃到虚写的昔日扬州,拓宽了意境,并可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作者专用杜牧一人的典故,是为了将本词的写作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上。杜牧的扬州诗写得最具特色,最能展现扬州的繁华。杜牧笔下的扬州和姜夔笔下的扬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突出了自己面对劫后扬州的沉痛和悲凉。要真正走入古典诗词,读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包括了解更多的典故。3.赏析:从两词中挑选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进行赏析。学生活动前,教师给出提示:赏析可以从句子的艺术手法、音韵特色、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学生自主完成赏析后,进行班级交流。交流过程中,对有一定亮点的赏析要加以鼓励,对有偏差的赏析要及时纠正,对表面或浮浅的赏析要进行挖掘或引导。示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运用了拟人(或移就)修辞,富有韵味。月本无声,但作者在此特意拈出,给读者以特别的思考。因为,按照事理逻辑,正反相成,你提出一个否定式命题,一定预设着一个肯定式命题。比如,我们说“你不要走”,就暗含着“你要走”这一前提。作者说“冷月无声”,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或命题,但根据正反相成的逻辑规律,这就给了读者一个“冷月”原先或本应是有声的暗示。这一暗示又引领读者作这样的思考:“冷月”现在何以“突然”“无声”?原来,“冷月”也和作者一样沉浸在对扬州城衰败的沉痛和感伤中,故而失声、无声了。作者借用这一有点“无厘头”的陈述或描述,曲折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时情境特有的氛围和自己微妙的心理。同时,“冷月无声”隐隐包含着与昔日“冷月有声”的对比: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笑语喧哗,玉箫悠扬,月儿也与人同乐。此句因此而拥有了特别蕴藉的意味。任务三 体悟感情1.建构:古典诗词常常借助特定意象来营造意境,又借助特定意境来含蓄表达感情。利用“任务一”表格中的“主要意象”“意境特点”两栏内容,推断、概括两词作者所用意象表达的基本感情。《望海潮(东南形胜)》:对盛世杭州壮美、秀丽、繁华、安乐的赞美之情。《扬州慢(淮左名都)》:对劫后扬州萧条、空寂、荒芜的震惊和悲哀之情。两词都用铺排较多意象的方式,营造了特定的意境,借以增加情感表达的力度。这是两首词情感特别浓郁和感人的重要原因。2.讨论:在诗词作品中,除了通过上述“意象——意境——感情”的途径表达思想情感,作者还可能通过设置“诗眼”“词眼”的方式或直抒胸臆“泄露天机”。自由朗诵一遍两词,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词或句子,并简要分析该词或该句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学生独立判定,集体讨论。讨论时,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观照、利用预习任务中“创作缘起或背景”的内容。明确:《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夸”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可视为本词词眼。该词表面上表达对杭州美景的夸耀之情,暗中委婉表达对孙何政绩卓著的夸赞之情,同时寓含对孙何入朝执政的祝福之意(联系本词为柳永投赠孙何之作的背景)。《扬州慢(准左名都)》中的“惊”字,最能表现本词感情,可视为本词词眼。“惊”字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根据唐圭璋先生的解说,作者“用杜牧之诗意,伤今怀昔,不禁唏嘘”,“‘重到须惊’一层,‘难赋深情’又进一层,‘二十四’两句,以现景寓情,字炼句烹,振动全篇。末句收束,亦含哀无限”。根据唐先生的解说,联系词前小序交代的创作背景,“惊”字所表达情感至少包含以下几点:(1)震惊于劫后扬州的荒凉。(2)震惊于自己(杜牧)无法表达内心的沉痛和悲怆。(3)震惊于物是人非的悲凉。(4)震惊于花开无人赏、国难尚未息的现实困境。任务四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可采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与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两词均写杭州)联读的方式,也可采用姜夔《扬州慢(准左名都)》与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两词均写扬州)联读的方式,基础较好的班级也可两者同时采用,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长调的铺叙之美、音韵之美。下面以《望海潮(东南形胜)》与《酒泉子(长忆观潮)》的联读为例进行说明。1.朗读:分别采用个人示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方式,朗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见下),体会两词的用韵特点。酒泉子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学生朗读,结合“预习任务3”讨论两词用韵特点。明确:《望海潮(东南形胜)》通篇押一韵;《酒泉子(长忆观潮)》两句换一韵,且开头两句不押韵。2.探究:叶嘉莹先生曾说,即使对柳永词常存讥评的学者、读者,也不得不承认柳永长调中具有的“声律之美”和“铺叙之美”。对比阅读《酒泉子(长忆观潮)》,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声律之美”“铺叙之美”。明确:声律之美:(1)《望海潮(东南形胜)》通篇押韵,气韵流畅,因篇幅较长而“特显悠扬”,适于吟咏。《酒泉子(长忆观潮)》两句一换韵,气息略显短促。(2)《望海潮(东南形胜)》除末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外,其余部分均三句成群,其中逢三必押韵,带来了非常鲜明的节奏感。《酒泉子(长忆观潮)》两句一韵,也能形成节奏,但起首两句无韵可押,有节奏不稳之嫌。(3)《望海潮(东南形胜)》各句群,有的仅第三句押韵,有的则一、三两句押韵,韵脚形式灵活有变化,其节奏也因此变得规律而灵动。铺叙之美:(1)内容上,《望海潮(乐南形胜)》是长调,所叙内容繁多,涉及历史、币井、西湖、江潮、人物等,体现内容的丰富之美。《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小令,篇幅所限,仅叙江潮一事,故略显单薄。(2)结构上,因铺叙内容繁多,《望海潮(乐南形胜)》特别注意叙述对象的层次安排(参看、利用“任务一”中的探究活动),显示了叙写层次之美。(3)手法及风格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铺叙,“状堆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自然”“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体现了手法纯熟之美和风格自然之关。【课外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不问的解释,请你选择你认可的解释,并简要说明理由。(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A.大约 B.错落)(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A.初次到扬州的旅程 B.刚开始的行程)2.有学者曾评《扬州慢(淮左名都)》的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说该句十字“正与杜甫‘城春草木深’同意”。请简要阐述你对该评论的理解。3.《扬州慢(准左名都)》是姜夔的“自度曲”。作者用工尺谱为本词作的曲谱有幸流传至今。当代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将该谱翻作简谱(略)。学唱《扬州慢(准左名都)》歌曲,并体会其音乐形式和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答案:1.(1)A项解释,侧重表达作者对杭州人口蕃庶的叹美之情。其内容与下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形成呼应。B项解释,侧重表达作者对杭州建筑别致的夸美之情。其内容照应本句所写画桥、帘幕等建筑及装饰,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A项解释,表示作者初次到扬州,为下文写对扬州衰败的惊讶之情张本。B项解释,表示作者刚启程即停下行程探寻扬州胜处,暗写扬州昔日的繁盛。2.所写内容相同,都写战乱后城池荒废的情形。所用手法相同,都是以乐景衬哀情,明写野草、野麦生机盎然,暗寓战乱后屋宇无存、人民稀少的惨状。所表达的感情相同,都抒发了作者感慨今昔、忧时伤乱的感情。该学者对“过春风”两句的评论是中肯、准确的。3.《扬州慢(淮左名都)》曲中,“变徵之音”运用较多。变徵音的使用,容易形成肃穆的效果,也可以产生悲凉的效果。因此,整首作品显得萧瑟、凄冷。本词的音乐形式非常恰当和准确地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无限伤感之情。(解答时浅谈个人感受即可,不一定采用音乐理论、音乐术语来说明) 词作所写城市判断依据城市特点历史背景主要意象意境特点《望海潮(东南形胜)》杭州钱塘怒涛形胜繁华清嘉北宋盛世烟柳、画桥、云树、怒涛、重湖、叠巘、桂子、荷花、羌管、菱歌、箫鼓等繁丽壮美《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准左名都竹西佳处杜郎俊赏二十四桥萧条空南宋劫后荠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等凄清悲凉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