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初中语文16 诫子书/诸葛亮优秀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6 诫子书/诸葛亮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6课诫子书课件pptx、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诫子书》诵读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三顾茅庐】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1.了解诸葛亮及其作品;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重点)2.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难点)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二 诵读家书之情韵任务三 译读家书之深意任务四 解读家书之智慧任务五 传君子之家风
要求: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言知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影响久远。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写的训导之辞,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中国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今义:丈夫
古义:操守、品德;今义:行为,行动
古义: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今义: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
险,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惊险 治,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古义:懈怠;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意与日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歌以咏志 可以为师矣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夫学须静也
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要求:有情韵地诵读课文感受浓浓父爱,诵读锦囊:①弄准字音,划好节奏。②关注特殊句式及标点,把握重音与语调。③揣摩情感,融情于读。
夫(fú)/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 何及!
语句结构特点对偶整齐,骈散结合。铿锵顿挫,文义周密。
断句小知识夫,发语词,在其后停顿。以、则,均为连词,连接后一句话,故其前停顿
要求: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信的内容,体悟父亲殷殷教诲。
译读锦囊:①圈点重要(——表示)和不认识或不理解(?表示)的词语。)②组长收集疑难词语,分工查找,标记词意。③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要求:①问题探究②赏析重点词义和句子
君子的行为操守是什么?(用原文句子概括)
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用文中的词概括)
修身养德,是君子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是前提
理清“静、俭、学、才、志”之间德关系。
安平乐道,内心澄净,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梳理“静”与“淫慢”“险躁”的关系。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者关系: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
不矛盾。(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2)“接世”,是在儒家文化濡染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入仕为官不是为了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大学》里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观念,是传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
在这篇《诫子书》中包含的十种力量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计划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诸葛亮的为人,深刻地影响着诸葛瞻的成才。诸葛亮如此告诫儿子,那么他自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诸葛亮诸葛亮跨越54个春秋的一生,共有两个27年。公元207年前,他隐居隆中,博览群书,修身养性,光养晦,静观天下;公元207年后,诸葛亮辅助刘备联吴抗曹,一生为兴复汉室而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所处年代,厚葬之风盛行。在弥留之际,他嘱咐后人:因山为坟,家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诸葛瞻诸葛瞻在父亲的教育下,励学成才,忠君报国。在蜀汉生死存亡之战中,表现出了极度高尚的品质,严词拒绝了招降,和儿子诸葛尚在绵竹之战中双双阵亡,以身殉国。瞻死时年仅37岁,子诸葛尚年仅17岁。诸葛亮父子均身居高位,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又以三代满门忠烈,成就了千年美名。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 成都武侯祠题诗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曾国藩家书》
治学:静、学、志(正)
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身:淫慢、险躁(反)
在《诫子书》的启示下,你对自己的人生一定有新目标和动力。结合自己实际,例如父母的劝勉和期望图片,写上一段《诫己书》,以时时警戒、勉励自己!要求引用所选的座右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精品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课件pptx、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doc、敢问路在何方mp3、视频讲解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20 狼/蒲松龄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0课狼课件pptx、第20课狼教学设计doc、media1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15* 梅岭三章/陈毅完整版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5课梅岭三章课件pptx、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doc、诵读《梅岭三章》作者_陈毅mp4、长征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