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原卷版).doc
    • 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解析版).doc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原卷版)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原卷版)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原卷版)第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解析版)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解析版)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原卷版doc、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基础练一、综合性学习1. 最近,初二一班开展了一次以“人与自然”的主题班会活动。(1)你是这次主题班会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中,有位同学向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自然万物总能给我们人类以无穷的启示,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自然的感悟。例句:水滴石穿,那是在启示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你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3)在这次活中,你也为同学们出了一道题:根据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从春到冬排列顺序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路蹄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老师请同学们写一条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选出精美的粘贴在班级里。你的标语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主持这次班会。有人说,地球上人类是主宰,我们可以随时随刻的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征服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责任;有人说,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这样,我们才能得以生存。我们人类与大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正下面就请大家尽情的讨论吧! ②. (2)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做人要谦虚。 ③. (3)②①④③ ④. (4)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解析】【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设计开场白时,一般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点出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语言一定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据此可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此题应该从一种自然现象挖掘出包含的哲理。(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以及对重点诗句的把握。从“荷叶”“荷花”可以判断出第一句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从“杨柳风”可以判断出第二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从“雪尽”可以判断出第三句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从“霜叶”可以判断出第四句描写的是秋季。所以语序应为②①④③。(4)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点睛: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⑪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⑫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⑬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⑮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 下列对首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表达方式是议论。B. 该段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C. 该段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说明的中心。D. 开篇提出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3. 对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列数字)B.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列数字)C. 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作比较)D. 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打比方)4. 对下列语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句中“似乎”表示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 “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中“携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将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C.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运用反问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兴趣。D. “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中的“舒适”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早期的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很适合恐龙生存,也包含了恐龙最终“死于安乐”的信息。5. 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 B. 语言准确 思维活跃C. 说明透彻 通俗易懂 D. 热情洋溢 风趣幽默【答案】2. C 3. D 4. A 5. D【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C.表述错误。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开头第①段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由此引出下文。②-⑭说明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原因,引出板块构造理论,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第⑮段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证据”这一观点。故全文的中心是“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并非文章开头的议论。故选C。【3题详解】D.表述错误,“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地”一句,客观地说明南极变成冰天雪地的过程,没有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词句的赏析和文章内容理解分析。B.有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中“携带”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陆人格化,并非比喻;C.有误,第⑤段“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一句和下文第⑥段的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构成设问,而不是反问;D.有误,根据第⑫段“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第⑬段“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都体现了恐龙最终并非是“死于安乐”。故题干表述有误。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层层递进,专业知识丰富,语言准确具有科学性,并未使用热情洋溢、幽默风趣的语言。故选D。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完成下列小题。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6. 第①段中“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是”指代的一项是( )A.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B. 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C. 风雪载途,衰草连天。D.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7. 第②段中“大自然的语言”指代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人民心中理解话。B. 布谷鸟唱歌。C.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D.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8. 从前两段看,对选文说明对象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 物候现象 B. 四季的变化 C. 物候规律 D. 气候变化9. 对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下定义,列数字 B. 作诠释,举例子C 作比较,举例子 D. 列数字,作比较10. 对选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自然现象称为物候。B. 物候学就是一门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C. 第一段的说明顺序采用了时间顺序。D. 选段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诠释。11. 对选文中的语言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第①②段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B.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C.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一句中的“簌簌”一词,将树叶飘落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D.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比喻,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1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第①段运用许多优美词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种抒情的写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B. 第②段中“传语”“暗示”“唱歌”,都是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C. 选文前两段和第③段的关系是从现象到本质,最后第③段归结什么是物候学。D. 以上选文是课文的第一部分。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本文语言具有典雅、简练、生动,并富有表现力的特点。13.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B.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C.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D. 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答案】6. D 7. C 8. A 9. B 10. A 11. D 12. A 13. B【解析】6题详解】考查对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解题思路一是从代词前面的原文中找替换,二是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确定指代对象后安放回句子中通读,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年年如是”意思是:每年都是像这样。代词“是”指前面一年四季出现的物候现象,即“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用简洁的语句进行归纳即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ABC概括都不全面,故选D。【7题详解】考查对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解题思路一是从词语前面的原文中找替换,二是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确定指代内容后安放回句子中通读,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第②段中“大自然的语言”的全句是“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原句就是一个判断句,谓语“是”已经判定“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是“大自然的语言”。结合全段讲到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开始唱歌”,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故选C。【8题详解】考查说明对象的确定。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介绍的事物、现象、原理等,判断时结合标题、首括句、中心句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一篇说明文通常只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对象,所选三段是原文的总说部分,所以三段应该综合起来分析。由标题“大自然的语言”与第②自然段“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及第③自然段“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推知:大自然的语言=花香鸟语等自然现象=物候现象。第①②自然段具体描绘物候现象,第③自然段对物候现象作相关诠释。由此可知,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故选A。【9题详解】考查说明方法的判定。“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是对物候学作诠释(具体研究内容及意义)。“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是举例子。故选B。【10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A选项理解不正确。原句是“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自然现象有很多,如日出日落海水潮汐地震等,只有特定的“这些”能预示气候,让劳动人民“据以安排农事”的才是物候。故选A。【11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D选项理解不正确。“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比拟,写出农民对物候传达的农事消息心领神会,如同大自然在传语,农民在解读。故选D。【12题详解】考查品读分析能力。A选项说法有误。第①段运用许多优美词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由“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可以看出,使用的是描写的写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故选A。【13题详解】考查品读分析能力。B选项理解和分析不合文意。“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冬去春来的景色变化,而不是“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故选B。一、综合性学习14.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活动二:搜集资料] 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3)[活动三:专题探究]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雁:燕:【答案】(1)示例一:气象物候,你我齐学 示例二:气象物候流行风(2)从物候方面来讲,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高,气温自然偏低。(3)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雁”传递着秋天来临的讯息,寄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燕:春暖大地,燕子回巢。“燕”是春的使者,常用来表达人们“惜春伤时”的情感。【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示例:与物候来个亲密接触。(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大自然的语言》“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可知,影响因素之一是纬度因素。天山在我国北方,处于高纬地带,同一季节高纬地带气温要相对比低纬区低一些;结合《大自然的语言》“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可知,影响因素之二是海拔因素,天山海拔较高,地理学告诉我们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综合起来说就是由于天山上海拔高而且地处高纬地区,海拔高,气温自然偏低,在夏季也可能会下大雪。(3)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这里的雁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这里的雁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这里的燕暗示了春的到来,写出了春的美好与生机。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这里借燕归暗示美好再来,表达惜时伤春之感。北雁南飞,表明季节是秋天;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还有时光易逝;漂泊之苦等。而“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表明春日的美好;感慨世事变迁;感慨时光不再,年华流逝。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15.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16. 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17. 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A. 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B.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C. 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D. 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答案】15. 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 16. (1) “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2) “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17. 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18. C【解析】【15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 段“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第6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第7段“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等句作为答案。【16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只不过”本义:“仅仅”;语境义: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而“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17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标志性词语。“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18题详解】试题分析: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A原文“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注意是“再次确认”,不是“再次发现”。B原文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选项“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顺序错误。D原文是“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注意有“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而选项则没有。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