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西林壁,宋苏轼,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书写题写,连绵不断,高耸入云,重峦叠嶂,危崖险岩,深沟幽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题西林壁[宋] 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通过题咏游庐山的感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题西林壁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西林壁,角度正面,抬头仰望,低头俯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说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西林壁,宋苏轼,西林寺,作者简介,初读古诗,书写指导,古诗诵读,深入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再读古诗,深入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义词,拓展延伸,拓展阅读,作者简介,品读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