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4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6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08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54页。

    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初中语文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金色花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理解文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感受人间亲情,培养审美能力了解作者写作方法学会感恩目录contentspartpart0101常识积累Accumulation of basic knowledge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出生于印度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7岁时曾赴英国留学191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作品风格:泰戈尔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也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Rabindranath Tagore匿笑( ) 花瓣( ) 嗅到( ) 沐浴( ) 罗摩衍那( ) 祷告( ) yǎnnìbànxiùmùdǎo( )落后 ( )丢三落四 落luòlà( )发财 ( )头发 发fàfā罗 摩 衍 那:一种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意译即《罗摩游记》或《罗摩传》匿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partpart初读课文Read the text briefly仔细听课文录音,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分段,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内容金色花 ——泰戈尔段落层次:本文以“假如……”开篇,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以“假如……”开篇表明全文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来写的,作者把孩子想象成美丽的金色花,既赞美了孩子的可爱、纯洁,同时也为下文的想象做铺垫。读文章第2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孩子的什么特点?本段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和天真。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第一次嬉戏:在母亲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发出香气,让母亲嗅花香。这三次嬉戏都是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与依恋。文章第二部分写了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哪三次嬉戏?表现了孩子对母亲怎样的感情?第二次嬉戏: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在母亲拿看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面前,恢复原形,求母亲讲故事听。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担忧,一旦见了便又惊又喜。“坏孩子”是母亲对孩子的嗔怪,这里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贬义词袋用,这嗔怪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第三部分有母亲责怪孩子的部分内容,说说对于这里的嗔怪,该如何理解?【考点】:对人物感情的理解partpart精读课文Read the text carefully分组讨论,总结一下文中的“我”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妈妈”又是什么样的?“我”: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母亲……“母亲”:慈爱、善良、虔诚、勤劳、疼爱孩子……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 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 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为妈妈做的事包括:发出香气、把影子投在书上。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只是撒娇,对于为妈妈做过的事,瞒着不让妈妈知道。想一想,泰戈尔为什么要将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而不是别的东西?首先,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放的花朵,在佛教中称之为“无忧花”是圣洁,幸福完美的象征,赞美了孩子的可爱;其次,金黄的色彩也反衬着母爱的光辉,同时也用圣树来形容母爱的神圣伟大。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文章以“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美妙的表达”写出了人性的亲情之美。《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让妈妈嗅到花香三次嬉戏母子对话:捉迷藏:看妈妈工作,不出声金色花赞美母爱坏孩子不告诉你投影到妈妈读的书页上跳到妈妈的面前恢复原形partpart拓展延伸Outside of the text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有何特点?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运用想象本诗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来写,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活泼与调皮可爱。一开始,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当妈妈寻找他时,他却“暗暗地在那里匿笑”,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不告诉你,妈妈”,将孩子的调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托物言情金色花是美丽圣树上的花朵,象征着纯洁。本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一天里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呢、温馨的氛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篇散文诗中,泰戈尔用了大胆的想象,将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表达了母子亲情,课后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化,你想变成什么,并说明原因?——泰戈尔(印度)作者:冰心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初中语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理解文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感受人间亲情,培养审美能力了解作者写作方法学会感恩contents常识积累PART 1Accumulation of basic knowledge01作者简介: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冰心”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四组系列文章:《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诗集:《繁星》《春水》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译著:《飞鸟集》、《先知》、《吉檀迦利》等字词正音:花瑞( ) ruì菡萏( ) hàn dàn 攲斜( ) qī 梗( ) ɡěnɡ荫蔽( ) yìn bì心绪( ) xù并蒂( ) dì徘徊( ) pái huái识词释义: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繁杂:(事情)多而杂乱烦闷:(心情)不畅快亭亭:形容高耸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攲斜:倾斜、歪斜慈怜:仁慈而怜爱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初读课文PART 2Read the text carefully02仔细听课文录音,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分段,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内容荷叶·母亲 ——冰心文章梳理:段落层次:文段简析: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有何意义。交代莲花的来历,颜色及摆放的位置,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第②③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此处插叙与故乡园院里“莲花”有关的往事,说明“我”家与莲花有很深的感情,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莲花、以花喻人,从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插叙文章第4段写了白莲,明明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本段为什么要写白莲?作者意在将白莲与红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在风雨中凋谢,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赞颂了母爱的伟大。对比【考点:对比手法的作用】如何理解结尾段的含义和作用?本段以花、叶喻人,“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结尾句则直接抒情,点明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渡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揭示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与赞美。比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知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精读课文PART 3Read the text carefully03细节探究:作者看红莲的过程中,情绪有何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了什么?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表现荷叶护莲的词。作者的情绪由“烦闷”到“不适意”,再到“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表现了作者对红莲的喜爱和对荷叶护莲的感动。“倾倒”一词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荫蔽“覆盖”一词极言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保护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请一一标出来,并尝试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借风雨之大、环境之恶劣,突出荷叶的勇敢、莲花的无助,衬托了荷叶对莲花的荫蔽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环境描写【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简单分析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其实文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作者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了母亲对儿女的庇护。对雨中的红莲和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饱含情感的文字表现出母爱的动人。“母亲”是母爱的化身。【考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文章小结:本文通过描写雨打莲叶、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和关爱,从而使得荷叶母亲的形象既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荷叶·母亲两缸莲花雨打红莲引出故乡莲花的回忆荷叶护莲心神不宁心情释然歌颂母爱拓展延伸PART 404Outside of the text写作特色:象征手法,托物抒情作者看到雨中荷叶遮蔽红莲,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我”是风吹雨打下的红莲,母亲是给红莲遮风挡雨的荷叶。作者写红莲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以此贴切形象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与赞美。语言清雅,意蕴丰富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一朵红莲被雨点打得左右敏斜,红莲旁的大荷叶倾斜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呵护儿女一般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文章语言清雅,富有生活气息,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综合探究:《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诗都是写母爱的,二者有何不同?思想内容上:前者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后者则更多的是依恋和感激;感情基调上:前者温馨明朗,带有孩童的调皮,后者深沉压抑,到最后才变得高昂;艺术手法上:前者属于“缘情造景”,后者则属于“触景生情”;语言风格上:前者更加活泼,口语化,后者较为典雅,比较书面化;人物形象上:前者母亲的形象具体鲜活,带有浓厚的印度名族文化色彩,后者母亲未正面出场,只是用荷叶护莲象征母爱的伟大;构思角度上:前者模仿儿童的心理和口吻,通过虚拟之境讴歌童真和母爱,后者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感情。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