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展开语文园地四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语言运用:能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思维能力: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审美创造: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四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张火车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第一题引导让学生用“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第二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写话”编排的是学写留言条,教材提供了留言条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生活情境写留言条。
“我的发现”编排了四组表示颜色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独特的构词方式,丰富语言积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关于风景的楹联,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写景散文《画家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家乡的美好,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6.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7.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教学重点】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入课题:同学们,通过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四。(出示课件2)(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识字加油站
1.分享交流:同学们,除了语文书上,你还在哪里认识新的字?(出示课件3)
预设:日历、包装盒、说明书、广告纸……
2.(出示课件4)出示课本中火车票的图片。引导观察:请同学们观察,你们认识车票上的哪些字?
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车票上认识的字。
4.请识字多的学生上来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
5.提出要求:大家真厉害,认识这么多生字。老师从中挑出来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需要学些的生字)(出示课件5)
6.识字讲解:(出示课件6-8)借助图片,学习“昌、调、硬、卧、乘、售”字。
7.学生尝试给这8个生字组词。(出示课件9)
预设:南昌 新昌 铺子 店铺 空调 调解 坚硬 强硬 卧室 卧铺 限制 限定 乘客 乘车 售票 售卖
8.(出示课件10)交流分享:课件出示从昆明到惠州的火车票,学生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从这张火车票上,学会了哪些新字?
(设计意图:火车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接触,再通过生活识字的方法,激发起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9.教师小结:同学们,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要处处留心,多多思考,你就可以在生活中认识很多生字。
三、字词句运用
展开想象,练习用“像”说话。(出示课件11)(板书:像)
(1)思考问题:老师这里有两双鞋,一双是爸爸的,一双是弟弟的。有同学认为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2)分享交流:可不可以换一换:“爸爸的鞋像鸟窝,弟弟的鞋像月亮?”
(3)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丰富的想象,但一定注意想象要合理。
(4)提出要求: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读。
(5)提出要求:发挥你的想象力,这些又像什么?请你用“( )像( )”这个句式说一说。(出示课件12、13)
2.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出示课件14)
(1)学生自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第1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隐蔽”的意思。提示:“隐”是不显露,藏的意思。“蔽”是躲起来,不被发现的意思。
思考:“隐蔽”可以用哪些词语替换,意思还不发生改变?(隐藏、躲藏、躲避)引导学生感受替换同义词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3)思考问题:请大家读一读后面两句,边读边想,加点的词语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4)教师小结:“烦恼”的意思是“烦躁、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是“舍不得离开”。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会了,词语的意思也就自然清楚的,我们还可以借助字典来确认我们的理解。
四、写话
1.创设情境: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新。有一天小新自己在家,外婆打电话让小新中午去吃饭,但是小新联系不上爸爸、妈妈,所以他就给妈妈写了一张留言条,我们来看一看他的留言条。(出示课件15)(板书:留言条)
2.(出示课件16)点拨:在日常生活中,有事情要通知对方,而对方不在,又没时间等对方回来,我们就写张条子给他。这张条子就叫留言条。
3.同学们同桌两人互相交流:留言条该怎么写?
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7、18、19) (1)称呼要顶格写,条子留给谁就称呼谁。(2)正文段前空两格,简单明了地把你要给对方说的话写清楚。(3)在正文下写清楚谁留的条子,名字和日期要各单独占一行,并右对齐。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的总结,让学生对写留言条的方法和格式要求有明确的认识。)
5.一起玩游戏,找出留言条中的错误。
(1)出示要求:找出留言条里的错误,把留言条中的错误改正。(出示课件20)
(2)出示留言条:(出示课件21-23)
(3)出示改正后的留言条,学生对照该留言条看看自己是否改对了。(出示课件24)
6.自主练习,展示评价。
(1)出示书中练习,选择一种情况,帮他写一张留言条。指导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把留言条写给谁,需要在留言条上写什么。(出示课件25)
预设:第一种情况——①这个留言条是写给老师的;②需要告诉老师把书还给她了;③请老师查收。(出示课件26)
第二种情况——①这个留言条是写给小芳的;②通知她参加书法小组活动;③时间是上午九点;④地点在学校。(出示课件27)
7.总结: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会写留言条,并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2.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入课题:同学们最喜欢什么颜色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来认识一些描写颜色的词。
二、我的发现
1.提出要求:老师出示了很多关于颜色的词,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出示课件28)
2.教师小结:我们看“白色”一行,“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来区分不同的白色。“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奶白”就是像奶一样白。通过加上不同事物来表示“白”的深浅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读下面三组词语,说说后面的三个词语分别表示什么样的颜色。
4.(出示课件29)总结这4组表示颜色的词语的规律:这四组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每一组都是“表示事物的词+颜色”,表示“像……一样”的颜色。(板书:事物+颜色)
5.词语运用。(出示课件30)
请学生用“( )就像是( )一样( )”的句式来说一说。
例如: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
“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的白色。“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的白色。“奶白”就是像牛奶一样的白色。
6.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用上教材上表示颜色的词语来说句子。如,“这朵花是桃红色的。”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句子,学生根据拼音自由练习读正确。
2.指名读句子、齐读,纠正错误读音,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3.出示第一句,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理解。(出示课件32)
出示山水图片并点拨:有山才能构成图画,有水景物才有光彩,这里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文章,而是说景色美丽,美丽的像图画一样。
4.出示第二句,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理解。(出示课件33)
点拨:这句将几个简单的景物结合起来,形成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阔,南方和北方各有各的美丽。白马悠闲地吃草,西风吹过,塞上风景如此辽阔;江南烟雨缥缈,杏花朵朵绽放于枝头。
5.出示第三、四句,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结合图片相机讲解。
(1)(出示课件3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事物,对比性强烈。
(2)(出示课件35)“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意思是山上的雾随风飘荡,时隐时现,一会儿能看见山,一会儿只能看到雾,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6.指导学生积累背诵。
四、我爱阅读
环节过渡:欣赏完美丽的句子,有5位小朋友来到我们身边,他们是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他们要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家乡。(板书:《画家乡》)
1.(出示课件36)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家乡。(教师播放文章范读)
2.学生自主阅读,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37)
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家乡有什么景物?他们在家乡做什么?
(1)思考问题: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在文章中画出来答案。
(2)提出要求:请同学说一说找到的相关信息。教师相机展示相关图片。(出示课件38-42)
2.提出要求:他们爱自己的家乡,把家乡介绍给大家。相信同学们也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请你来当小导游,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乡。(板书:热爱家乡)(出示课件43)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热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4)
把自己的家乡画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六部分组成。
在“识字加油站”中,火车票源自现实生活,上面出现的文字和信息很多,所以先让学生自己认读,以学生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后我进行总结,强调在生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的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表述,但是一定要明确想象需合理,练习“像”的句式表达。在“写话”中,通过观察、总结、练习的方法,循序渐进,为学生写留言条搭建桥梁。“我的发现”中主要是对表示的颜色词语进行积累。在学习“日积月累”时,通过熟读、理解、看图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熟读成诵。在我爱阅读部分中,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画出自己的家乡,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0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狐假虎威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0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雪孩子教学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二年级上册刘胡兰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170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刘胡兰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