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 位置获奖第1课时教案
展开“位置”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以及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座位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材还结合具体情境中的方格纸,使学生明确用抽象的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帮助学生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逐步培养学生推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班有你的好朋友吗?他(她)坐在什么位置呢?(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时,可能会说:他(她)坐在“第×组第×个”“第×排第×个”或他(她)坐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老师对于不同回答要给予肯定。
师:根据你们的描述,老师找起来好麻烦啊!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简洁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等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在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连接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看看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把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平面图,把每个座位用圆圈、小三角形或小长方形等表示,这样观察起来更清楚。
引导学生明确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教师左手起第1组就是第1列……横排最前面的就是第1行……(结合课件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师:刚刚我们明确了确定“列”“行”的规则,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张亮坐在哪里吗?
【学情预设】预设1:张亮在第2组第3排。
预设2:张亮在第3排从左数第2个。
预设3: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
师:很好。这都是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那么怎么用数对表示张亮的位置呢?
【学情预设】有的同学说(2,3)。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入手,让学生介绍张亮的位置时,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用两个信息来呈现,同时让学生的认知和数学上的规定融合,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基础。
师: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那么(2,3)中的2和3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学情预设】预设1:2表示列,3表示行。
预设2:2表示张亮在第2列,3表示张亮在第3行。
预设3:2和3表示张亮在第2列的第3行。
师:那么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先写列,再写行。
预设2: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且外面要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
师小结:这是数学上表示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为了表示一个整体,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像这样有顺序的两个数,称为“数对”。
师: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告诉老师王艳和赵雪的位置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王艳的位置(3,4),赵雪的位置(4,3)。
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数字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是同一个人呢?
【学情预设】数对(3,4)表示第3列第4行,数对(4,3)表示第4列第3行。两个数对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位置。
师小结:(3,4)和(4,3)这两个数对,数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看来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顺序的,这对确定位置很重要。一般来说,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再写行。
师: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学情预设】(6,4)表示第6列、第4行的位置。
师小结:我们既可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又可以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位置,这说明数对与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设计意图:数学的简便实用性在这一环节得到了体现。通过对数对意义的理解和实际的应用,真切地感受到数对的可用性是很强的。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指名几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通过电影院里座位的位置或电影票上的座位号,让学生感受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
引导学生依次说出每个图案在第几列、第几行,再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2题。
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先读懂题意,理解表示方法,再解决问题。
“数对”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通过熟悉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时,除利用教材呈现的教室内学生的座位认识数对外,还可以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座位来学习理解数对。同时,教学时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知识,让学生自己描述张亮的位置,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张亮位置的需要,引导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
1.明确行与列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掌握数对的书写格式。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理解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并依据生活经验习得。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也知道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同时,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与有效。
2.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平面上点的位置,还特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例2中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分别是(1,4)和(6,4),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数对中数的特点与这两个场馆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练习五中的第7题,让学生发现图形平移后,位置变了,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也相应地变了,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借助形来研究数的特点,借助数来呈现物体位置,通过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是今后研究和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课时
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行、列及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难点:理解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 位置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89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位置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 位置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89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位置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2 位置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a href="/sx/tb_c989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位置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互动新授,拓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