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解析答案),共82页。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预习学案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1.空气的成分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选择可燃物要求: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不能是气体。②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③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烧杯内的水到吸入集气瓶内,且进入集气瓶内谁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④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⑤实验结论: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氮气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⑥探究 a.液面上升小于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b.不能用铁丝或木炭代替红磷,是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2)加热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药品选择依据:①生成物不能是气体;②只与氧气反应。②该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 ③实验现象:玻璃管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约为反应前硬质玻璃钢和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1/5。④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⑤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铜粉不足;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记录数据;操作过程中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3.空气中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制冷剂。③稀有气体: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4.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空气污染物①烟尘: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0、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②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2)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②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经净化后再排放;③积极植树造林。(4) 空气质量日报①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②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包括:NO2、SO2、CO 、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③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的关系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5)目前环境污染问题:①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②温室效应(CO2、CH4等);③酸雨(NO2、SO2等);④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小苏打 C.干冰 D.食盐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生铁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3.下列空气成分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4.分类观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海水 C.生铁 D.盐酸5.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滥用化石燃料 B.积极植树造林 C.煤炭脱硫处理 D.垃圾分类投放6.从化学角度来讲,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液氧 C.洁净的空气 D.氮气7.空气中含量仅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8.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 C.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 D.汽车排出的尾气9.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能成功检测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 )A.CO2 B.O3 C.SO2 D.NO210.植树造林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包括( )A.提供氧气 B.治理“白色污染” C.涵养水源 D.减缓“温室效应”11.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12.大连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1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氨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1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酸雨 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二.填空题(共6小题)16.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填字母)。A.焚烧秸秆B.用太阳能发电C.大量烧煤取暖D.植树造林(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城市名称)。(4)我省某地冬季的空气质量相比于其他季节更差,请你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 (写一条)。17.人体吸入的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1)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空气质量级别为 。(2)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并列举其来源 。(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 (选填“≥”、“≤”或“=”)10μm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会增加PM10的是 (填字母)。A.焚烧落叶B.治理工地扬尘C.汽车尾气的排放D.燃放烟花爆竹(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1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1)某地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字母)。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二氧化氮(3)某地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粉尘,下列减少建筑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A.积极植树造林B.禁止建筑工地工作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D.道路勤洒水(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19.在以下几种物质中①玉带河河水;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蒙牛牛奶;⑤液氮;⑥食盐水;⑦二氧化硫;⑧澄清的石灰水。(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20.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增多.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22.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测氮气的性质 (答出一条即可)。(3)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什么原因?(任答一点) 。23.如图为婺源县某日空气质量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2)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属于 (填序号)。A.氧气B.混合物C.纯净物D.稀有气体(3)据报道,2021年婺源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其中全年空气质量一级(优)共96天,属二级(良)共100天。为保护婺源县空气质量,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写一条即可)。2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 (填标号)。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4)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25.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26.人类每时每该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①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填字母序号)。A.蜡烛B.硫粉C.红磷②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的含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字母序号)。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夹紧止水夹C.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保证实验药品的充足④通电使红磷燃烧,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这种通电的方法引燃红磷,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2)我国在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字母序号)。A.CO一氧化碳B.CO2二氧化碳C.SO2二氧化硫D.NO2二氧化氮2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28.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⑤稀有气体(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光合作用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小苏打 C.干冰 D.食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食盐中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生铁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生理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石灰水着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空气成分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据此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则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类观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海水 C.生铁 D.盐酸【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盐酸中含有水、氯化氢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滥用化石燃料 B.积极植树造林 C.煤炭脱硫处理 D.垃圾分类投放【分析】根据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滥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错误;B、积极植树造林,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C、煤炭脱硫处理,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D、垃圾分类投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含义、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从化学角度来讲,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液氧 C.洁净的空气 D.氮气【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冰水中只有水分子,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空气中含量仅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占78%,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D、氧气占21%,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8.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 C.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 D.汽车排出的尾气【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正确;B、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工厂生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C错误。D、汽车排气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和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能成功检测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 )A.CO2 B.O3 C.SO2 D.NO2【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解答】解:空气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物质,因此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CO2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不列入或者临时没列入检测范围之内,故A符合题意;B、O3是空气的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SO2是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NO2是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0.植树造林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包括( )A.提供氧气 B.治理“白色污染” C.涵养水源 D.减缓“温室效应”【分析】根据植树造林的对改善环境质量所起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但不能治理“白色污染”。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防治空气污染措施,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11.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和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大连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分析】A、根据“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进行分析;B、根据如图所示,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进行分析;D、根据形成酸雨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故A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故C说法正确;D、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1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同时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更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弹簧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氨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即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空气成分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属基础性识记类型的题目。1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酸雨 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引起酸雨进行分析;B、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植树造林的作用进行分析;D、根据加强空气质量检测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的,故A说法不正确;B、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其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B说法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扬尘,提升空气质量,故C说法正确;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空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污染物,知道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二.填空题(共6小题)16.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①③④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BD (填字母)。A.焚烧秸秆B.用太阳能发电C.大量烧煤取暖D.植树造林(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甲 (填城市名称)。(4)我省某地冬季的空气质量相比于其他季节更差,请你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 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合理即可) (写一条)。【分析】(1)根据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来分析;(2)根据能减少PM2.5污染的措施来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分析;(4)根据冬季需要取暖,且雨水少,植物光合作用弱进行分析。【解答】解:(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包括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①③④;(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用太阳能发电和植树造林;故答案为:BD;(3)甲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最小,空气质量级别为优;故答案为:甲;(4)冬季的空气质量更差,可能原因为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可采取的措施为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故答案为: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合理即可)。【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人体吸入的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1)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PM10 ,空气质量级别为 二级 。(2)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二氧化硫 ,并列举其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 ≥ (选填“≥”、“≤”或“=”)10μm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会增加PM10的是 ABCD (填字母)。A.焚烧落叶B.治理工地扬尘C.汽车尾气的排放D.燃放烟花爆竹(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植树造林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PM1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2)表中其中一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10μm的颗粒物;可以增加PM10的是行为:焚烧落叶、治理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放烟花爆竹,故选:ABCD;(4)作为初中生,为保护空气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是:植树造林。故答案为:(1)PM10;二级;(2)二氧化硫;化石燃料的燃烧;(3)≥;ABCD;(4)植树造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1)某地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Ⅱ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C (填字母)。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二氧化氮(3)某地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粉尘,下列减少建筑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B (填字母)。A.积极植树造林B.禁止建筑工地工作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D.道路勤洒水(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途径进行分析;(4)根据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则空气质量级别为Ⅱ,故填:Ⅱ;(2)A、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3)A、积极植树造林,能减少建筑粉尘,该方法合理,故A错;B、不能完全禁止建筑工地工作,该方法不合理,故B正确;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该方法合理,故C错;D、道路勤洒水,能减少建筑粉尘,该方法合理,故D错。(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积极的植树造林等,故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Ⅱ;(2)BC;(3)B;(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途径;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19.在以下几种物质中①玉带河河水;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蒙牛牛奶;⑤液氮;⑥食盐水;⑦二氧化硫;⑧澄清的石灰水。(1)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④⑥⑧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③⑤⑦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1)①玉带河河水有水和杂质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④蒙牛牛奶是由蛋白质、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⑥食盐水由食盐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⑧澄清的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2)③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⑦二氧化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1)①②④⑥⑧;(2)③⑤⑦。【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20.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④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②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③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①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④ 增多.【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其中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氮肥,还可以做保护气,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源;温室气体有很多,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解答】解:(1)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0.03%,故答案为:④(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能够支持燃烧.故答案为:②(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源.故答案为:③(4)氮气可以制氮肥,做化工原料.故答案为:①(5)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答案为:④【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稀有气体和氮气的用途,还有环保问题,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综合把握,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氮气(或N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但不消耗氮气,则呼出气体中气体含量最多的为氮气。故答案为:21;氮气(或N2)。【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牢记相关知识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22.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测氮气的性质 难溶于水 (答出一条即可)。(3)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什么原因?(任答一点) 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实验,正确书写实验现象;(2)根据水倒流,但没有充满集气瓶,分析氮气的性质;(3)从药品的角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解答】(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2)燃烧结束后,水倒流,但没有充满集气瓶,可以说明瓶内的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故填:难溶于水;(3)若药品不足,不能充分耗尽氧气,会导致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若装置漏气,装置内外压强始终平衡,导致水不会倒流进集气瓶,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若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受热处于膨胀状态,也会导致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故填: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度不大。23.如图为婺源县某日空气质量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一氧化碳 。(2)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属于 C (填序号)。A.氧气B.混合物C.纯净物D.稀有气体(3)据报道,2021年婺源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其中全年空气质量一级(优)共96天,属二级(良)共100天。为保护婺源县空气质量,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或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 (写一条即可)。【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物质的类别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解答即可。【解答】解:(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及可吸入颗粒等,缺少的是一氧化碳;(2)臭氧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3)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等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保护空气质量。植树造林可吸收部分污染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2)C;(3)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或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 ABC (填标号)。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供给呼吸 。(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SO2 。(4)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等 。【分析】(1)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现象是: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1)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现象是: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故答案为:ABC(错选、漏选不得分); (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供给呼吸;(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SO2;故答案为:SO2;(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故答案为: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5.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B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2)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解:(1)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R属于氧气;(3)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废气依然排入空气,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混合物;(2)B;(3)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和用途,熟悉空气污染的途径。26.人类每时每该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①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C (填字母序号)。A.蜡烛B.硫粉C.红磷②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的含量将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夹紧止水夹C.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保证实验药品的充足④通电使红磷燃烧,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P+O2P2O5 ;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 氧气被消耗了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沿导管倒流进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用这种通电的方法引燃红磷,优点是 无污染 (写一条即可)。(2)我国在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ACD (填字母序号)。A.CO一氧化碳B.CO2二氧化碳C.SO2二氧化硫D.NO2二氧化氮【分析】(1)①根据题目信息和选项内容回答此题;②根据实验的实验的实际情况分析;③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④根据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分析;根据反应后压强减小回答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的特点回答此题;(2)根据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1)①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A、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C、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②由于本实验涉及气体的消耗和气压的变化,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外部的空气进入试管,水倒流进入试管小于试管容积的1/5,使结果偏小;故答案为:偏小;③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红磷的量要足,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不妥;故选:C;④红磷燃烧的现象为: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氧气被消耗尽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该方法是通电加热红磷,因此烟不会进入空气中,减少了污染,也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优点;故答案为: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P+O2P2O5;氧气被消耗了;水沿导管倒流进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无污染等;(2)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三种气体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的气体;故答案为:ACD。【点评】本考点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要注意装置的严密性、所用药品的量、生成物的状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2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分析】(1)依据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进行分析。(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3)利用反应后的现象结合已有的有关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4)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分析判断。【解答】解:(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的水量正好占据集气瓶内氧气的空间,约为集气瓶体积的;(3)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4)炭粉尽管能与氧气反应,除去了瓶内的氧气,但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后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所以气压不会减小,故实验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3)难;不活泼;(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1/5(或21%)(3)难 不活泼(4)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点评】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红磷的量要过量;等冷却后打开活塞;装置不能漏气等关键操作,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8.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①③④ .(填序号)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⑤稀有气体(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③ .(填序号)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光合作用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减少火力发电等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回答;(2)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会造成灰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专用口罩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根据PM2.5的造成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分析.【解答】解:(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CO、SO2、NO2,CO2和稀有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是化石燃料;(3)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说法正确; ②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说法正确;③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比分子大很多,说法错误;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说法正确;(4)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减少释放颗粒物,例如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故答案为:(1)①③④;(2)③;(3)减少火力发电等.【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课题2《氧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3.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的呼吸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五氧化二磷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 D.放出热量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条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填序号)。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5)生水的是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3)能生成黑色固体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和 。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火星四射的是 ;放出热量的是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这是因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这是 变化。(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应该放在 瓶中。(2)B图中,用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分析】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的呼吸【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醋的酿造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B、蔗糖的溶解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正确;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D、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缓慢氧化,明确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几个易混的基本概念是解决该题目的关键,学生应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反应来解答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没有点燃的条件下是不会剧烈燃烧的,选项说法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五氧化二磷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 D.放出热量【分析】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C不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进行反判断。【解答】解:A、铁丝不能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实验前在铁丝上要系上火柴梗,目的是引燃铁丝;细铁丝用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利于铁丝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说法错误。D、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分析】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条【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符合题意;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烟错误的颜色、状态。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氧气不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氧气能供给呼吸。【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故选项不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不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不正确。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容易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水,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容易导致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该选项正确;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①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③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②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性质、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解答】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是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①;(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故选③;(3)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故②;(4)蜡烛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故填⑤。故答案为:(1)①;(2)③;(3)②;(4)⑤。【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生成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氧元素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B (填序号)。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进行分析。(2)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3)根据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进行分析。【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的是氧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氧气能供给呼吸,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故选:B;(3)由图示可知: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4)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主要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消耗主要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氧循环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答案为:(1)氧元素;(2)B;(3)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4)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②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③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④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①⑤ ;(5)生水的是 ⑤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②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分析】根据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性质分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环境;木炭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红磷.故答案为:③.(3)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丝.故答案为:④.(4)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故答案为:①⑤.(5)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⑤。(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⑤.【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④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③ 。(3)能生成黑色固体 ①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② 和 ⑤ 。【分析】(1)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3)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磷,是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3)能生成黑色固体是铁丝,铁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④。(2)③。(3)①。(4)②;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B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E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D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分析;(2)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分析;(3)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故选B;(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故选A;(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故选E。(4)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故选D。故答案为:(1)B;(2)A;(3)E;(4)D。【点评】明确物质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本题关键。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③ ;火星四射的是 ② ;放出热量的是 ①②③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② ,这是因为 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分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有火焰的是石蜡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燃烧;放出热量的是铁燃烧、碳燃烧、石蜡燃烧;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铁燃烧,这是因为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③; ②;①②③;②;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使瓶内压强变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放出热量,故填: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毛玻璃片不脱落,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并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填:大于。【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氧气的性质及物质燃烧的现象及注意事项,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砂纸打磨去锈 ,这是 物理 变化。(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分析】可以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选用的铁丝如果表面有锈,应用砂纸打磨去锈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①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②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③如果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火柴的耗氧量。④集气瓶底放少量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1)砂纸打磨去锈;物理;(2)①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②引燃铁丝;③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④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应该放在 广口 瓶中。(2)B图中,用 坩埚钳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外焰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防止氧气逸出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广口;(2)坩埚钳;外焰;防止氧气逸出;(3)放出热量,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属于基础性的考查,关键是扎实基础,熟练运用。课题3《制取氧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一、氧气的制取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2KClO3 2KCl+3O2↑(3)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不易溶于水)。(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二、催化剂1.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2.判定催化剂的方法(1)先证明加入该物质后反应速率会加快;(2)再证明反应前后该物质的质量不变;(3)最后证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铁架台 C.试管 D.天平2.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双氧水水+氧气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氧化汞汞+氧 气4.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5.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6.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铁夹应夹在试管底部 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桌面上8.下列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 C.收满后移出水面 D.气体放置在桌面上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10.为了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某同学在化学课上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没有氧气生成 B.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D.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二.实验题(共12小题)11.结合如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加热KMnO4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完成图C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12.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实验室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填装置序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 进入导管。(4)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5)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填装置序号)。(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1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 (写物质名称)。14.量筒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的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均使用了量筒。【实验一】(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此时应选择装置 (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这两个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小写字母)。【实验二】(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 保持水平,读出水的体积为100mL。(5)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则实际倒吸入的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O2的性质。(1)①中,KMn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 (填“助燃性”或“可燃性”)。16.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 ,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硫酸来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装置D来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端导管通入。18.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制取和氧气性质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图2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部分加热到发红,然后将红热的木炭 (选填“缓慢”或“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21.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①实验操作:用 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②上述实验现象: 。【问题与交流】(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写1点)(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 。2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请根据以上 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铁架台 C.试管 D.天平【分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等.【解答】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天平。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图示操作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正确;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药品性质和气体溶解度、密度,是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双氧水水+氧气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氧化汞汞+氧 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是很多的,一是看反应条件,如通电、加热操作比较麻烦.也不节能;二是看反应物用量要经济.【解答】解: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故选项正确;B、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C、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选项错误;D、氧化汞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属于实验方案的选取,关键是要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4.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特点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B、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有一定质量水,所以水的质量不是从0开始,反应又生成水,水的质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当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水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不断减少,反应完全后质量为0,故C正确;D、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反应前,氧气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因象。5.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冒出气泡,故A说法错误;B、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B说法错误;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待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开始收集,因为导管口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故C说法错误;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应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铁夹应夹在试管底部 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桌面上【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预热,以防试管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炸裂,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结束后,在水面以下将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 C.收满后移出水面 D.气体放置在桌面上【分析】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收满后应再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应正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答】解: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都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该选项不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该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为了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某同学在化学课上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没有氧气生成 B.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D.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分析】根据加入二氧化锰前,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步骤①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不能说明没有氧气生成,是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产生氧气,但分解速率缓慢,产生的氧气很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入二氧化锰前,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催化作用、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实验题(共12小题)11.结合如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2)加热KMnO4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3)完成图C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少量水或细沙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2)根据加热KMnO4制氧气为固体加热型反应来分析解答;(3)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加热KMnO4制氧气需要加热,需要用固固加热装置,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应该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故答案为:(1)酒精灯;(2)A;(3)少量水或细沙。【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12.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② 水槽 ;③ 集气瓶 ;(2)实验室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装置序号);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a (填“a”或“b”)端通入。(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BD或BE或BF (填装置序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 粉末状物质 进入导管。(4)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KClO3KCl+O2 。(5)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BC或BF (填装置序号)。(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81.4%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3)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进行分析;(5)根据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进行分析;(6)根据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铁架台,仪器②的名称为水槽,仪器③的名称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水槽;集气瓶;(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a端通入,故答案为:A;a;(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或E或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答案为:BD或BE或BF;粉末状物质;(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故答案为:KClO3KCl+O2;(5)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或F,故答案为:BC或BF;(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0%﹣15%+20%×21%]/(1﹣15%)=81.4%,故答案为:8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备等,注意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 四氧化三铁 (写物质名称)。【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a为集气瓶;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1)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火星四射;四氧化三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量筒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的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均使用了量筒。【实验一】(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此时应选择装置 B (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这两个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bac (填小写字母)。【实验二】(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读出水的体积为100mL。(5)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则实际倒吸入的水的体积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4)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5)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及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利用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连接顺序为bac,故答案为:B;bac;(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答案为:凹液面的最低处;(5)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实际水的体积比60mL小,则实际吸入的水的体积大于40mL。故答案为: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大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及量筒使用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O2的性质。(1)①中,KMn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 助燃性 (填“助燃性”或“可燃性”)。【分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现象推测氧气的性质。【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助燃性。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助燃性。【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氧气的性质,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2)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生成黑色固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锥形瓶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 燃烧更旺 ,说明氧气具有 助燃 的性质。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硫酸来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若用装置D来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b (填“a”或“b”)端导管通入。【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锥形瓶;(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氢气应从b端导管通入。故答案为:(1)锥形瓶;(2)A;2KClO32KCl+3O2↑;燃烧更旺;助燃;CO2+Ca(OH)2=CaCO3↓+H2O;(3)B;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8.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制取和氧气性质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图2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部分加热到发红,然后将红热的木炭 缓慢 (选填“缓慢”或“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2)根据木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及木炭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图1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有棉花,所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中,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下部,一会儿就会熄灭;为防止氧气受热扩散,正确的操作应是从上到下缓慢插入,使之与氧气充分接触;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缓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C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序号)。若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气体应从 b (填“b”或“c”)端通入。【分析】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硫化氢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固体受热生成气体,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净,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不干燥,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即装置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③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则硫化氢应从短管,即b管进入瓶中。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AC;2KClO32KCl+3O2↑;(3)B;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气球先膨胀再变小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2)气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球先膨胀再变小。【解答】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2)气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气球先膨胀再变小;因为铁粉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燃烧后冷却,消耗氧气,气体体积变小,气球变小;故答案为:气球先膨胀再变小。【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1.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 2KMnO4K2MnO4+MnO2+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①实验操作:用 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 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②上述实验现象: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问题与交流】(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 。(写1点)(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 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 。【分析】(1)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来分析;(2)①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来分析;②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根据实验操作原理和氧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先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事先没有装满水,或者气泡未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氧气(合理即可)。(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①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②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4)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请根据以上 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AE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根据高锰酸钾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a为固液的发生容器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A;故答案为:A。(3)醋酸钠与熟石灰为固液,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答案为:AE。【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成分氮气(N2)氧气(O2)氩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含量(体积分数)78%21%0.934%0.034%0.03%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甲无34Ⅰ乙二氧化硫97Ⅱ丙可吸入颗粒物119Ⅲ空气质量指数(AQI)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空气质量级别(状况)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250251﹣300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甲无34Ⅰ乙二氧化硫97Ⅱ丙可吸入颗粒物119Ⅲ空气质量指数(AQI)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空气质量级别(状况)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250251﹣300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反应物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SKIPIF 1 < 0 CO2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S+O2 SKIPIF 1 < 0 SO2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Fe+2O2 SKIPIF 1 < 0 Fe3O4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 SKIPIF 1 < 0 2MgO铝4Al+3O2 SKIPIF 1 < 0 2Al2O3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略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预习学案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1.空气的成分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选择可燃物要求: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不能是气体。②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③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烧杯内的水到吸入集气瓶内,且进入集气瓶内谁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④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⑤实验结论: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氮气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⑥探究 a.液面上升小于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b.不能用铁丝或木炭代替红磷,是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2)加热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药品选择依据:①生成物不能是气体;②只与氧气反应。②该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2CuO ③实验现象:玻璃管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约为反应前硬质玻璃钢和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1/5。④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⑤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铜粉不足;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记录数据;操作过程中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3.空气中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制冷剂。③稀有气体: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4.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空气污染物①烟尘: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0、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②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2)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②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经净化后再排放;③积极植树造林。(4) 空气质量日报①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②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包括:NO2、SO2、CO 、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③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的关系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5)目前环境污染问题:①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②温室效应(CO2、CH4等);③酸雨(NO2、SO2等);④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小苏打 C.干冰 D.食盐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生铁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3.下列空气成分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4.分类观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海水 C.生铁 D.盐酸5.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滥用化石燃料 B.积极植树造林 C.煤炭脱硫处理 D.垃圾分类投放6.从化学角度来讲,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液氧 C.洁净的空气 D.氮气7.空气中含量仅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8.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 C.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 D.汽车排出的尾气9.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能成功检测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 )A.CO2 B.O3 C.SO2 D.NO210.植树造林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包括( )A.提供氧气 B.治理“白色污染” C.涵养水源 D.减缓“温室效应”11.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12.大连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1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氨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1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酸雨 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二.填空题(共6小题)16.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填字母)。A.焚烧秸秆B.用太阳能发电C.大量烧煤取暖D.植树造林(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城市名称)。(4)我省某地冬季的空气质量相比于其他季节更差,请你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 (写一条)。17.人体吸入的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1)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空气质量级别为 。(2)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并列举其来源 。(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 (选填“≥”、“≤”或“=”)10μm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会增加PM10的是 (填字母)。A.焚烧落叶B.治理工地扬尘C.汽车尾气的排放D.燃放烟花爆竹(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1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1)某地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字母)。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二氧化氮(3)某地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粉尘,下列减少建筑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A.积极植树造林B.禁止建筑工地工作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D.道路勤洒水(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19.在以下几种物质中①玉带河河水;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蒙牛牛奶;⑤液氮;⑥食盐水;⑦二氧化硫;⑧澄清的石灰水。(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20.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增多.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22.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测氮气的性质 (答出一条即可)。(3)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什么原因?(任答一点) 。23.如图为婺源县某日空气质量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2)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属于 (填序号)。A.氧气B.混合物C.纯净物D.稀有气体(3)据报道,2021年婺源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其中全年空气质量一级(优)共96天,属二级(良)共100天。为保护婺源县空气质量,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写一条即可)。2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 (填标号)。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4)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25.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26.人类每时每该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①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填字母序号)。A.蜡烛B.硫粉C.红磷②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的含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字母序号)。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夹紧止水夹C.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保证实验药品的充足④通电使红磷燃烧,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这种通电的方法引燃红磷,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2)我国在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字母序号)。A.CO一氧化碳B.CO2二氧化碳C.SO2二氧化硫D.NO2二氧化氮2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28.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⑤稀有气体(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光合作用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小苏打 C.干冰 D.食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食盐中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生铁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生理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石灰水着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空气成分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据此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则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类观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海水 C.生铁 D.盐酸【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盐酸中含有水、氯化氢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滥用化石燃料 B.积极植树造林 C.煤炭脱硫处理 D.垃圾分类投放【分析】根据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滥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错误;B、积极植树造林,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C、煤炭脱硫处理,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D、垃圾分类投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含义、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从化学角度来讲,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液氧 C.洁净的空气 D.氮气【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冰水中只有水分子,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空气中含量仅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占78%,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占0.94%,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D、氧气占21%,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8.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 C.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 D.汽车排出的尾气【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正确;B、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工厂生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C错误。D、汽车排气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和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能成功检测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 )A.CO2 B.O3 C.SO2 D.NO2【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解答】解:空气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物质,因此不属于污染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CO2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不列入或者临时没列入检测范围之内,故A符合题意;B、O3是空气的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SO2是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NO2是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0.植树造林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包括( )A.提供氧气 B.治理“白色污染” C.涵养水源 D.减缓“温室效应”【分析】根据植树造林的对改善环境质量所起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但不能治理“白色污染”。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防治空气污染措施,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11.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和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大连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分析】A、根据“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进行分析;B、根据如图所示,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进行分析;D、根据形成酸雨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故A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故C说法正确;D、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1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同时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更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弹簧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氨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即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空气成分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属基础性识记类型的题目。1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酸雨 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引起酸雨进行分析;B、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植树造林的作用进行分析;D、根据加强空气质量检测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的,故A说法不正确;B、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其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B说法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扬尘,提升空气质量,故C说法正确;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空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污染物,知道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二.填空题(共6小题)16.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 ①③④ (填序号)。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BD (填字母)。A.焚烧秸秆B.用太阳能发电C.大量烧煤取暖D.植树造林(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甲 (填城市名称)。(4)我省某地冬季的空气质量相比于其他季节更差,请你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 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合理即可) (写一条)。【分析】(1)根据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来分析;(2)根据能减少PM2.5污染的措施来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分析;(4)根据冬季需要取暖,且雨水少,植物光合作用弱进行分析。【解答】解:(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包括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①③④;(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用太阳能发电和植树造林;故答案为:BD;(3)甲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最小,空气质量级别为优;故答案为:甲;(4)冬季的空气质量更差,可能原因为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可采取的措施为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故答案为:冬季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废气排放较多;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减少废气排放(合理即可)。【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人体吸入的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1)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PM10 ,空气质量级别为 二级 。(2)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二氧化硫 ,并列举其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 ≥ (选填“≥”、“≤”或“=”)10μm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会增加PM10的是 ABCD (填字母)。A.焚烧落叶B.治理工地扬尘C.汽车尾气的排放D.燃放烟花爆竹(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植树造林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日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高的是:PM1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2)表中其中一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10μm的颗粒物;可以增加PM10的是行为:焚烧落叶、治理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放烟花爆竹,故选:ABCD;(4)作为初中生,为保护空气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是:植树造林。故答案为:(1)PM10;二级;(2)二氧化硫;化石燃料的燃烧;(3)≥;ABCD;(4)植树造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1)某地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Ⅱ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C (填字母)。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二氧化氮(3)某地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粉尘,下列减少建筑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B (填字母)。A.积极植树造林B.禁止建筑工地工作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D.道路勤洒水(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途径进行分析;(4)根据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污染指数为66~76,则空气质量级别为Ⅱ,故填:Ⅱ;(2)A、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3)A、积极植树造林,能减少建筑粉尘,该方法合理,故A错;B、不能完全禁止建筑工地工作,该方法不合理,故B正确;C、改进工艺减少粉尘产生,该方法合理,故C错;D、道路勤洒水,能减少建筑粉尘,该方法合理,故D错。(4)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积极的植树造林等,故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Ⅱ;(2)BC;(3)B;(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途径;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19.在以下几种物质中①玉带河河水;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蒙牛牛奶;⑤液氮;⑥食盐水;⑦二氧化硫;⑧澄清的石灰水。(1)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④⑥⑧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③⑤⑦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1)①玉带河河水有水和杂质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④蒙牛牛奶是由蛋白质、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⑥食盐水由食盐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⑧澄清的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2)③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⑦二氧化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1)①②④⑥⑧;(2)③⑤⑦。【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20.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④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②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③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①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④ 增多.【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其中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氮肥,还可以做保护气,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源;温室气体有很多,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解答】解:(1)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0.03%,故答案为:④(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能够支持燃烧.故答案为:②(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源.故答案为:③(4)氮气可以制氮肥,做化工原料.故答案为:①(5)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答案为:④【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稀有气体和氮气的用途,还有环保问题,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综合把握,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氮气(或N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但不消耗氮气,则呼出气体中气体含量最多的为氮气。故答案为:21;氮气(或N2)。【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牢记相关知识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22.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测氮气的性质 难溶于水 (答出一条即可)。(3)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什么原因?(任答一点) 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实验,正确书写实验现象;(2)根据水倒流,但没有充满集气瓶,分析氮气的性质;(3)从药品的角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解答】(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2)燃烧结束后,水倒流,但没有充满集气瓶,可以说明瓶内的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故填:难溶于水;(3)若药品不足,不能充分耗尽氧气,会导致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若装置漏气,装置内外压强始终平衡,导致水不会倒流进集气瓶,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若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受热处于膨胀状态,也会导致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故填: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度不大。23.如图为婺源县某日空气质量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一氧化碳 。(2)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属于 C (填序号)。A.氧气B.混合物C.纯净物D.稀有气体(3)据报道,2021年婺源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其中全年空气质量一级(优)共96天,属二级(良)共100天。为保护婺源县空气质量,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或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 (写一条即可)。【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物质的类别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解答即可。【解答】解:(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及可吸入颗粒等,缺少的是一氧化碳;(2)臭氧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3)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等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保护空气质量。植树造林可吸收部分污染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2)C;(3)减少使用汽车,多骑单车、电动车;或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习化学从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开始。(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 ABC (填标号)。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供给呼吸 。(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SO2 。(4)请写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等 。【分析】(1)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现象是: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1)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现象是: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故答案为:ABC(错选、漏选不得分); (2)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供给呼吸;(3)在CO2、SO2、N2等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SO2;故答案为:SO2;(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故答案为: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5.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成分角度: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B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2)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3)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解:(1)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R属于氧气;(3)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废气依然排入空气,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混合物;(2)B;(3)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和用途,熟悉空气污染的途径。26.人类每时每该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①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C (填字母序号)。A.蜡烛B.硫粉C.红磷②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的含量将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夹紧止水夹C.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保证实验药品的充足④通电使红磷燃烧,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P+O2P2O5 ;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 氧气被消耗了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沿导管倒流进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用这种通电的方法引燃红磷,优点是 无污染 (写一条即可)。(2)我国在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ACD (填字母序号)。A.CO一氧化碳B.CO2二氧化碳C.SO2二氧化硫D.NO2二氧化氮【分析】(1)①根据题目信息和选项内容回答此题;②根据实验的实验的实际情况分析;③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④根据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分析;根据反应后压强减小回答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的特点回答此题;(2)根据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1)①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A、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C、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②由于本实验涉及气体的消耗和气压的变化,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外部的空气进入试管,水倒流进入试管小于试管容积的1/5,使结果偏小;故答案为:偏小;③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红磷的量要足,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后立刻打开止水夹不妥;故选:C;④红磷燃烧的现象为: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氧气被消耗尽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该方法是通电加热红磷,因此烟不会进入空气中,减少了污染,也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优点;故答案为: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浓浓的白烟;P+O2P2O5;氧气被消耗了;水沿导管倒流进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无污染等;(2)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三种气体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的气体;故答案为:ACD。【点评】本考点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要注意装置的严密性、所用药品的量、生成物的状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2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分析】(1)依据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进行分析。(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3)利用反应后的现象结合已有的有关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4)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分析判断。【解答】解:(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的水量正好占据集气瓶内氧气的空间,约为集气瓶体积的;(3)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4)炭粉尽管能与氧气反应,除去了瓶内的氧气,但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后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所以气压不会减小,故实验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3)难;不活泼;(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1/5(或21%)(3)难 不活泼(4)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点评】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红磷的量要过量;等冷却后打开活塞;装置不能漏气等关键操作,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8.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①③④ .(填序号)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⑤稀有气体(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③ .(填序号)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光合作用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减少火力发电等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回答;(2)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会造成灰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专用口罩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根据PM2.5的造成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分析.【解答】解:(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CO、SO2、NO2,CO2和稀有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是化石燃料;(3)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说法正确; ②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说法正确;③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比分子大很多,说法错误;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说法正确;(4)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减少释放颗粒物,例如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故答案为:(1)①③④;(2)③;(3)减少火力发电等.【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课题2《氧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3.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的呼吸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五氧化二磷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 D.放出热量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条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填序号)。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5)生水的是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3)能生成黑色固体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和 。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火星四射的是 ;放出热量的是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这是因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这是 变化。(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应该放在 瓶中。(2)B图中,用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分析】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的呼吸【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醋的酿造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B、蔗糖的溶解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正确;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错误;D、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缓慢氧化,明确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几个易混的基本概念是解决该题目的关键,学生应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反应来解答3.下列物质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用于军事烟雾弹,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没有点燃的条件下是不会剧烈燃烧的,选项说法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五氧化二磷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黄色火焰 D.放出热量【分析】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C不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常用于医疗急救和支持物质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进行反判断。【解答】解:A、铁丝不能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实验前在铁丝上要系上火柴梗,目的是引燃铁丝;细铁丝用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利于铁丝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说法错误。D、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B.木炭:发出明亮白光 C.铁丝: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产生大量白烟【分析】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味气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条【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符合题意;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烟错误的颜色、状态。1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氧气不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氧气能供给呼吸。【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故选项不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不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不正确。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某同学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下列情况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的是( )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 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 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 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细铁丝表面布满铁锈,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B、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容易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C、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没放水,不会造成铁丝无法燃烧,容易导致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该选项正确;D、细铁丝未被引燃就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导致铁丝无法燃烧,故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只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① ;(2)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③ ;(3)生成污染性气体的是 ② ;(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性质、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解答】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是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①;(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故选③;(3)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故②;(4)蜡烛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故填⑤。故答案为:(1)①;(2)③;(3)②;(4)⑤。【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生成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促进了生态平衡。(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 氧元素 (选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气”)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B (填序号)。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氧气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3)依据如图说明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原因是 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意义有 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进行分析。(2)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3)根据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进行分析。【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的是氧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循环;(2)氧气能供给呼吸,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故选:B;(3)由图示可知: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4)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主要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消耗主要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氧循环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答案为:(1)氧元素;(2)B;(3)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4)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②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③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④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①⑤ ;(5)生水的是 ⑤ ;(6)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② ;(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⑤ 。【分析】根据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性质分析,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环境;木炭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红磷.故答案为:③.(3)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丝.故答案为:④.(4)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故答案为:①⑤.(5)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⑤。(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硫磺.故答案为:②.(7)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⑤.【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9.在氧气中分别点燃:①铁丝 ②木炭 ③硫磺 ④磷 ⑤蜡烛(填序号)(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 ④ 。(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③ 。(3)能生成黑色固体 ①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② 和 ⑤ 。【分析】(1)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3)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磷,是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磺。(3)能生成黑色固体是铁丝,铁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④。(2)③。(3)①。(4)②;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1)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B 。(2)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 。(3)燃烧能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E 。(4)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D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分析;(2)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分析;(3)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故选B;(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故选A;(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故选E。(4)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故选D。故答案为:(1)B;(2)A;(3)E;(4)D。【点评】明确物质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本题关键。21.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 ③ ;火星四射的是 ② ;放出热量的是 ①②③ ;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② ,这是因为 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分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有火焰的是石蜡燃烧;火星四射的是铁燃烧;放出热量的是铁燃烧、碳燃烧、石蜡燃烧;集气瓶里事先垫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铁燃烧,这是因为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③; ②;①②③;②;能够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图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使瓶内压强变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放出热量,故填: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毛玻璃片不脱落,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并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填:大于。【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氧气的性质及物质燃烧的现象及注意事项,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23.如图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 砂纸打磨去锈 ,这是 物理 变化。(2)说明下列实验操作的理由。①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③待火柴临近烧完时,将铁丝由上向下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 ;④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分析】可以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选用的铁丝如果表面有锈,应用砂纸打磨去锈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①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②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③如果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火柴的耗氧量。④集气瓶底放少量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1)砂纸打磨去锈;物理;(2)①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②引燃铁丝;③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燃烧;④防止反应中溅落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应该放在 广口 瓶中。(2)B图中,用 坩埚钳 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 外焰 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防止氧气逸出 ;(3)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块状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2)夹取木炭应用坩埚钳,酒精灯的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而为了防止C瓶中气体逸散而用玻璃片盖上瓶口。(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广口;(2)坩埚钳;外焰;防止氧气逸出;(3)放出热量,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属于基础性的考查,关键是扎实基础,熟练运用。课题3《制取氧气》预习学案【知识清单】一、氧气的制取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2KClO3 2KCl+3O2↑(3)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不易溶于水)。(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二、催化剂1.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2.判定催化剂的方法(1)先证明加入该物质后反应速率会加快;(2)再证明反应前后该物质的质量不变;(3)最后证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铁架台 C.试管 D.天平2.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双氧水水+氧气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氧化汞汞+氧 气4.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5.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6.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铁夹应夹在试管底部 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桌面上8.下列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 C.收满后移出水面 D.气体放置在桌面上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10.为了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某同学在化学课上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没有氧气生成 B.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D.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二.实验题(共12小题)11.结合如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加热KMnO4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完成图C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12.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实验室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填装置序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 进入导管。(4)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5)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填装置序号)。(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1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 (写物质名称)。14.量筒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的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均使用了量筒。【实验一】(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此时应选择装置 (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这两个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小写字母)。【实验二】(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 保持水平,读出水的体积为100mL。(5)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则实际倒吸入的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O2的性质。(1)①中,KMn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 (填“助燃性”或“可燃性”)。16.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 ,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硫酸来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装置D来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端导管通入。18.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制取和氧气性质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图2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部分加热到发红,然后将红热的木炭 (选填“缓慢”或“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21.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①实验操作:用 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②上述实验现象: 。【问题与交流】(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写1点)(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 。2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请根据以上 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铁架台 C.试管 D.天平【分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等.【解答】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天平。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图示操作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正确;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图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药品性质和气体溶解度、密度,是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双氧水水+氧气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氧化汞汞+氧 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是很多的,一是看反应条件,如通电、加热操作比较麻烦.也不节能;二是看反应物用量要经济.【解答】解: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故选项正确;B、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C、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选项错误;D、氧化汞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属于实验方案的选取,关键是要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4.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特点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B、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有一定质量水,所以水的质量不是从0开始,反应又生成水,水的质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当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水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不断减少,反应完全后质量为0,故C正确;D、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反应前,氧气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因象。5.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冒出气泡,故A说法错误;B、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B说法错误;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待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开始收集,因为导管口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故C说法错误;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实验室制取O2,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应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A.铁夹应夹在试管底部 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桌面上【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前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预热,以防试管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炸裂,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结束后,在水面以下将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 C.收满后移出水面 D.气体放置在桌面上【分析】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收满后应再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应正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答】解:A、同一物质可做多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都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该选项不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该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为了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某同学在化学课上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没有氧气生成 B.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D.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分析】根据加入二氧化锰前,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步骤①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不能说明没有氧气生成,是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产生氧气,但分解速率缓慢,产生的氧气很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入二氧化锰前,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伸入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后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催化作用、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实验题(共12小题)11.结合如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2)加热KMnO4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3)完成图C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少量水或细沙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2)根据加热KMnO4制氧气为固体加热型反应来分析解答;(3)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加热KMnO4制氧气需要加热,需要用固固加热装置,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应该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故答案为:(1)酒精灯;(2)A;(3)少量水或细沙。【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12.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② 水槽 ;③ 集气瓶 ;(2)实验室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装置序号);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a (填“a”或“b”)端通入。(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BD或BE或BF (填装置序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 粉末状物质 进入导管。(4)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KClO3KCl+O2 。(5)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BC或BF (填装置序号)。(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81.4%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3)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进行分析;(5)根据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进行分析;(6)根据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铁架台,仪器②的名称为水槽,仪器③的名称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水槽;集气瓶;(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a端通入,故答案为:A;a;(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或E或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答案为:BD或BE或BF;粉末状物质;(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故答案为:KClO3KCl+O2;(5)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或F,故答案为:BC或BF;(6)若用如图方法收集氧气: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0%﹣15%+20%×21%]/(1﹣15%)=81.4%,故答案为:8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备等,注意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3.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 四氧化三铁 (写物质名称)。【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a为集气瓶;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1)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火星四射;四氧化三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量筒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的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均使用了量筒。【实验一】(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此时应选择装置 B (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这两个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bac (填小写字母)。【实验二】(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读出水的体积为100mL。(5)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则实际倒吸入的水的体积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4)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5)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及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应制取氢气,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利用装置C和D的组合可以收集氢气并测量氢气的体积,连接顺序为bac,故答案为:B;bac;(4)实验前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答案为:凹液面的最低处;(5)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待液面稳定后,俯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实际水的体积比60mL小,则实际吸入的水的体积大于40mL。故答案为: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大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及量筒使用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O2的性质。(1)①中,KMn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 助燃性 (填“助燃性”或“可燃性”)。【分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现象推测氧气的性质。【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助燃性。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助燃性。【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氧气的性质,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2)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生成黑色固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锥形瓶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 燃烧更旺 ,说明氧气具有 助燃 的性质。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硫酸来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若用装置D来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b (填“a”或“b”)端导管通入。【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锥形瓶;(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将装置C与该发生装置相连,可观察到装置C中的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氢气应从b端导管通入。故答案为:(1)锥形瓶;(2)A;2KClO32KCl+3O2↑;燃烧更旺;助燃;CO2+Ca(OH)2=CaCO3↓+H2O;(3)B;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8.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制取和氧气性质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图2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部分加热到发红,然后将红热的木炭 缓慢 (选填“缓慢”或“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2)根据木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及木炭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图1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有棉花,所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中,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下部,一会儿就会熄灭;为防止氧气受热扩散,正确的操作应是从上到下缓慢插入,使之与氧气充分接触;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缓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C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序号)。若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气体应从 b (填“b”或“c”)端通入。【分析】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硫化氢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固体受热生成气体,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净,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不干燥,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即装置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③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F来收集硫化氢,则硫化氢应从短管,即b管进入瓶中。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AC;2KClO32KCl+3O2↑;(3)B;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气球先膨胀再变小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2)气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球先膨胀再变小。【解答】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2)气实验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气球先膨胀再变小;因为铁粉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燃烧后冷却,消耗氧气,气体体积变小,气球变小;故答案为:气球先膨胀再变小。【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1.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 2KMnO4K2MnO4+MnO2+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①实验操作:用 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 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②上述实验现象: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问题与交流】(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 。(写1点)(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 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 。【分析】(1)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来分析;(2)①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来分析;②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根据实验操作原理和氧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先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收集到的氧气中,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事先没有装满水,或者气泡未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氧气(合理即可)。(4)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①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②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4)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实验现象更明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请根据以上 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AE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根据高锰酸钾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a为固液的发生容器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A;故答案为:A。(3)醋酸钠与熟石灰为固液,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答案为:AE。【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成分氮气(N2)氧气(O2)氩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含量(体积分数)78%21%0.934%0.034%0.03%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甲无34Ⅰ乙二氧化硫97Ⅱ丙可吸入颗粒物119Ⅲ空气质量指数(AQI)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空气质量级别(状况)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250251﹣300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甲无34Ⅰ乙二氧化硫97Ⅱ丙可吸入颗粒物119Ⅲ空气质量指数(AQI)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空气质量级别(状况)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250251﹣300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反应物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SKIPIF 1 < 0 CO2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S+O2 SKIPIF 1 < 0 SO2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Fe+2O2 SKIPIF 1 < 0 Fe3O4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 SKIPIF 1 < 0 2MgO铝4Al+3O2 SKIPIF 1 < 0 2Al2O3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