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知识回顾,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比空气大,温室效应,氧气充足,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微观分子构成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CO2+H2O==H2CO3
不燃烧,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 制汽水 温室气体肥料 致冷剂 化工原料等
煤炭燃烧时候,有时候产生CO2,有时候会产生CO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操作:在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气体,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 润湿内壁的烧杯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CO是怎样产生的?煤炉中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得多,会使人体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时,及时呼吸新鲜空气,重者需送往医院救治。
有人说,冬天在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
将煤炉搬到室外去,这样就不会煤气中毒了。你觉得这种说
法对吗?
不对,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怎么办?
严禁第一时间开灯或拨打电话
①点燃尾气处理的酒精灯②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③点燃加热用的酒精灯④熄灭加热用的酒精灯⑤继续通CO,直到装置冷却到室温⑥熄灭尾气处理的酒精灯
现象:试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导管出口处有蓝色火焰
结论:CO 具有还原性,能使 CuO 还原成 Cu,生成 CO2。
1.为什么加热前先通入一氧化碳?
2.为什么实验过程中要用酒精灯点燃尾气?
3.为什么实验完毕后,先熄灭加热的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
1.防止反应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再被氧化为氧化铜。
2.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玻璃管。
还有其他可以处理尾气的方式吗?
现象:试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导管出口处有蓝色火焰
2.怎样除去CO中的CO2?
3.怎样除去CO2中的CO?
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让混合气体通过Ca(OH)2溶液(最好用NaOH溶液)后再干燥
1.怎样区分CO和CO2?
点燃、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1.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下列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紫色石蕊溶液 D.闻气味
2. 已知CO+CuO Cu+CO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O B.CuO C.Cu D.CO2
3.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CuO B.O2 C.Fe2O3 D.H2O
4.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B.一氧化碳只能通过化合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 C.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换气扇 D.CO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授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16×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各物质的构成微粒,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物质的质量比,课堂精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第二张元素周期表,共7个主族,共7个副族,元素周期表的起始,族元素,交流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生活中的元素,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大米,铁强化酱油,高钙片,无汞电池,物质的构成与组成,氧气氨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