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1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关键问题,概括“写了什么”,抓关键词,品味“怎么写的”,抓关键句,把握“为什么写”,课堂回顾,总结阅读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2.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2.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抓关键问题,概括“写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要讲一篇与青山有关的课文,课文题目是——青山不老。我想知道怎样的山才是“青山”?
    生:就是长满绿树的山。
    师:“不老”,是什么意思?
    生:“不老”就是不会老的意思。
    师:那我就奇怪了,青山本来就不会老,它原本就是四季常青、千年不变的呀!这不是废话吗?作者又何必用一篇文章来强调“青山不老”呢!作家梁衡到底想表达什么观点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篇文章。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示”。
    生:“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师:这是两个学习任务,那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巡视提醒):默读课文不发出声音。有目的地阅读,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阅读任务:这位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你找到相关信息了吗?
    生:这位老人在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创造了一块绿洲。
    生: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师:你能不能说说是怎样了不起的奇迹?
    生:他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师:好,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创造的奇迹。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怎样的条件下?生:是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创造的。
    生:这一奇迹是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创造的。第三自然段中“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说明条件非常简陋。
    师:简陋的条件下创造的,你能概括之后再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很好。
    生:这是在老人岁数很大的时候创造的,“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师:对呀,是在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
    师:如果把刚才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变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位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难度加大了,你会说吗?
    生:这位老人是在风沙四起、生命荒芜的地方创造了一块绿洲。
    师:概括得言简意赅,特别了不起。
    生:这位老人在风沙四起的地方创造了一块绿洲,而且他们开始种树的时候年龄也很大。
    师:就是说在风沙肆虐、高龄的情况下,把两个词概括起来就可以了,不要加一个尾巴。再来。
    生:这位老人在风沙肆虐而且高龄的情况下创造了一块绿洲。
    二、抓关键词,品味“怎么写的”
    (一)感受“每天”的情味
    师:这篇课文讲到了老人十几年来的坚守,十几年来做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
    生:种树。
    师:既然是写十几年来种树的过程,那么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词语就特别重要。请你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时间的关键词句,圈画出来。
    师:关于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哪几个?生:每天。
    师:我们来看,老人每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齐读这个句子。
    生: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师:要想深入了解老人如何创造这一奇迹,这句话就特别重要、特别关键。重要的句子读三遍。
    师:读着读着,你感觉老人的生活怎么样?生:我觉得老人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他每天早上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然后晚上回来吃过饭就睡觉了。
    师:生活特别有规律。请你把“有规律”这个词语写在板书“每天”的旁边。
    生:我觉得每天老人生活得很充实。因为他是每天早上起来吃完饭后就带上干粮上山了,然后晚上回来一吃完饭就睡觉了。我们不是都八九点睡觉吗?所以他可能干活就干到七八点。
    师:回来倒头就睡了,很充实,好,这是你的发现。
    生:我觉得老人很勤劳。因为他每天早晨起来就种树,到晚上才回来。
    师:勤劳,也写上去。
    生:我认为老人生活得非常朴素。因为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种树,所以我认为他的生活非常简单。
    师:老人除了早晚的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干什么?
    生:种树。
    师:每天的生活就是种树、种树、种树,所以你的发现是“简单”,好,请上去写。
    生:我觉得老人非常辛苦,因为老人一吃完早饭就带上铁锹上山种树,要种一天树。
    师: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来看看老人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晨,老人是抓把柴煮饭,晚上——
    生:抽袋烟睡觉。师:早晨——
    生:抓把柴煮饭。师:晚上——
    生:抽袋烟睡觉。
    师:你觉得老人的生活怎样?生:单调、乏味。
    师:这样的日子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是一年吗?而是多久?
    生:15年。
    师:透过“每天”这个关键词,我们感受到老人的生活是这样的有规律,这样的勤劳,这样的简单,这样的辛苦,也是这样的充实。
    (二)体味“15年”的意蕴
    师:你还找到了哪个关于时间的关键词?
    生: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我们就从“每天”走到老人的“15年”。这15年到底是怎样的15年呢?让我们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师示范批注)比如,何老师看到这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于是,我体会到老人已经很老,这15年也许就是一个老人走向生命终点的15年。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找一个地方,细细品味,你找的这个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15年。请你圈画词句,进行整理和批注,形成你的观点评价,写在段落的边上。
    师:现在请你来说观点,同时阐述理由。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风雨的15年。因为他可敬的老伴在他栽树回家的时候躺在炕上过世了。
    师:好,充满风雨的15年,请写到黑板上。
    生:这是了不起的15年,因为他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了不起的15年,也请写上去。
    生:我觉得这15年是坚定的15年,因为文中写道:“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坚定的15年,你找到的这个理由很好。坚守这一座大山。
    生:我觉得这是悲情的15年。
    师:何出此言?
    生:因为在这15年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而且“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师:你说了这么多,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生:妻离子散。
    师:子还是女呢?生:妻离女散。
    生:这是面对困难的15年,因为这“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师:请你也上去写。
    生:这是有巨大贡献的15年。因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文章中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老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你发现这段话里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生:数字特别多。
    师:我把数字标红了。你来读读这些数字。(生读)
    师:你们读的时候为什么读得特别重?
    生:因为时间很长,而且绿化的地方特别多。
    生:如果我们读得这么重的话,更可以突出时间之长和老人的艰苦。
    师:我们来看一下老人的3700亩林网,打一个比方,相当于247个椒江区实验二小,相当于41111个普通教室,以每平方米栽一棵树计算,需要栽种2466666棵,15年平均每天栽种450棵。看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数字,我们不禁会感慨什么呀?
    生:老人太伟大了!
    生:老人创造了其他人没法创造的奇迹。
    师:可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要忘记这创造的地点在哪里呀?
    生:晋西北。
    师:晋指哪里?山西省的简称。一起读。
    生: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师:这里——
    生: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居民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
    师:这里——
    生:每年无霜期仅有104天。师:这里——
    生:每年有80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
    师:望着这位老人枯瘦的身影,想一想这个15年,你想说些什么?
    生:老人这15年非常艰难。
    师:如果把老人的“每天”比作一个“点”的话,那这“15年”就是一个大大的圈。这是一个充满风雨的15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15年,这是一个坚定的15年,这还是一个悲情的15年,这更是一个做出巨大贡献的15年。
    师:是的,我们来看,这里过去是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现在是——
    生: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师:这里过去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现在是——
    生: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师:过去,这里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现在——
    生: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这样的15年对老人来说意义一般吗?
    生:意义非凡。
    三、抓关键句,把握“为什么写”
    师:学到这里,回到课前那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强调“青山不老”?作家梁衡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观点呢?他是想告诉我们大西北的环境很恶劣吗?(不是)他是想告诉我们老人作了巨大的贡献吗?(不是)他是想告诉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吗?(不是)他是想告诉我们人类可以战胜大自然吗?(不是)
    师:那他想表达什么观点,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要想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书里就告诉了我们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抓关键句。这个单元的篇章页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师:这篇课文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生:“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个关键句,这一句也是最有味道,最值得咀嚼的句子。这段话里有好多问题值得我们玩味,比如什么叫“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什么叫“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说说你的观点。
    生:我觉得题目“青山不老”,应该指的是老人这种奋斗的精神。
    师:嗯,你认为是精神不老。
    生:我认为青山不老应该是老人艰辛的15年为了造福人类的精神永存。
    师:你们都概括了整段话的意思,但是句子中间的那些关键词是否理解了呢?比如“老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价值啊?
    生:造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使这个地方变成了一块绿洲。
    师:那么“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
    生:我认为这里指的“另一种东西”就是青山,他用15年时间把这座荒山变成绿山,他努力奋斗的15年化成了一座青山。
    师:“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另一种东西”应该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保护人民的屏障。师:他的生命转化为青山,那为什么说“与山川共
    存、与日月同辉”呢?生命可以做到这样吗?生:是精神永不止息。
    生:那片绿洲是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
    师:最后,“青山是不会老的”应该怎么理解呢?
    生:因为别人看到了这座青山,就想到了它的创造过程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会把这青山永远记住,也就是记住了这位老人。
    生:这青山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造福后代的情怀和精神,青山永垂不朽。
    师:很好,也就是刚才同学说的“青山不老、精神永存”。
    师:我们抓住了这个关键句,就能很好地把握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关键句。
    生:“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谈论了这么多关于精神、关于生命、关于价值的话题,其实就是关于一个人的生死意义,关于一个人的精神永恒的话题。我们来看看梁衡的原作,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时作了一些删减,看看梁衡在原作里面是不是主要想表达关于生死和永恒的话题,验证一下我们的理解。
    师:梁衡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呀?
    生:是关于生死、永恒的观点。生:是关于一个人的生命意义。
    师:我们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发现跟原作里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不是吻合的呀?
    生:是。
    四、课堂回顾,总结阅读策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我们抓住“关键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文章写了什么”;第二件事,我们抓住“关键词”理解这篇课文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也就是“文章是怎么写的”;最后,我们抓住“关键句”来把握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们在学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问题”“关键词”“关键句”,那么你的阅读就更有深度,更有厚度,也更有高度了,这样你就攀登上了阅读的金字塔。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课前展示,播放视频,导入新课,预习检测,出示学习目标,拓展延伸,当堂检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免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免费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步感知,朗读课文,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说板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