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优质ppt课件
展开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1.能运用图表,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思维)2.解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地理实践力)3.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实践应用。(地理实践力)
由上一节可知,对流层大气的热源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也因此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那么对流层热量究竟从哪来的呢?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源源不断的向地球输送能量,太阳辐射要想到达地面,要经过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削弱作用。
(1)表现: 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越强(2)特点:无选择性(3)影响: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 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向四面八方弥散。(2)特点:具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3)影响: 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阴面的教室依然明亮
(1)特点:具有选择性 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2)影响: 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1、你见过的天空是什么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出现的?
蓝紫光的波长较短,容易被散射
日出、日落时分,太阳光经过大气的路程比正午时分长,更多的蓝光、紫光在进入 我们的视野前被散射掉了,剩下主要包括红光、橙光的太阳光
阴天时空气中尘埃、水滴较多,各种波长的光都会被散射,在加上反射作用强,因此呈灰蒙蒙的。
2.通常太阳越接近地平线,朝霞、晚霞的颜色就越红。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太阳越接近地平线,水汽和尘埃越多,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越明显,散射掉的蓝紫光越多,保留下来的红、橙光越多,因此色彩越红。
3.大气中所含的水汽越多,朝霞、晚霞的颜色就越红。朝霞、晚霞与天气有一定关系,如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观察这一自然现象,验证该谚语的可靠性。并思考其中的道理。
大气中所含的水汽越多,朝霞、晚霞的颜色就越红。朝霞说明早晨天空有云,有较多的水汽,随着太阳升高,热力作用增强,对流进一步发展,易造成云雨天气,所以不利于出行。相反 ,晚上由于太阳下山,大气状况趋于稳定,对流减弱,有利出行。
4.在日出前(黎明)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简析晨昏蒙影形成的原因?
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的大气层。高空大气能够对太阳起散射作用,从而引起晨昏蒙影。
5.路口的红绿灯为什么用红、黄、绿这三种颜色?
这三个颜色的光波长较长,较容易被司机发现
纬度: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两极则相反。
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高好,削弱作用弱
天气:晴天多,云层薄,削弱作用弱 阴雨天气多,云层厚,削弱作用强
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全部被地面所吸收,其中又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间
地面吸收剩余部分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释放能量。
反射率越大,地面辐射越少
由图可知,新雪和冰反射率最大,海洋反射率最小;陆地反射率比海洋大;陆地上水泥路面反射率大于植被覆盖反射率小。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如颜色、干湿状况、粗糙程度等。
地面温度比太阳低的多,其能量集中在红外线部分,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绝大部分都被截留,使大气增温。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返回地面,返回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又返回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增强。
降低了白天 的最高气温,又提高 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地球表面才有了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没有大气,白天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晴朗的夜晚云层薄,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热力作用的实际应用
全球变暧: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等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温室大棚:塑料薄膜或玻璃和大气一样,太阳辐射可以进入,但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出去,从而起保温作用,可延长农作物生长时间。
地膜:地膜阻隔地面辐射与空气的交换,提高土壤温度;
果树下铺膜,提高地面反射,使果实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增加着色度。
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人造烟幕增加大气厚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防止农作物冻害。
两个作用:消弱作用和保保温作用三个过程:太阳暧大地、大地转大气、大气还大地四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读“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示意图”,完成1~2题。1.由图中的热量交换过程可知,对图中数字标注箭头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大气反射太阳辐射 ③地面吸收大气辐射 ⑤大气吸收地面辐射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⑤2.小明2021年1月5日(小寒)下晚自习时发现天有些阴沉,第二天7:00上学时草地上无霜,这一现象与图中哪些因素有关( )A.①② B.③⑦ C.③⑤ D.④⑥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23年3月13日,昭通市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1.浓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浓雾( )A.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削弱了地面辐射C.削弱了太阳辐射 D.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深秋和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该时期( )A.昼夜温差较小,近地面大气中水汽易凝结B.昼夜温差较小,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不易凝结C.昼夜温差较大,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不易凝结D.昼夜温差较大,近地面大气中水汽易凝结
请用箭头表示下列事物相互作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及应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新课导入,水蒸气遇冷,新课探究,大气吸收作用,大气反射作用,大气散射作用,西藏高原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 这是一份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短波辐射,答案C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完美版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