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4年 2月
课时
1
教具
课件、图片、视频
教
学
目
标
(根据2022年颁布的课标要求和学业质量要求)
1、通过探究活动和实验及分析讨论,描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学情
分析
学生学习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对消化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营养物质怎样吸收知之很少。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观察讨论分析,使抽象内容变为形象直观化理解知识。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过程。观察小肠结构。
难点: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板
书
设
计
3.1.2消化和吸
食物消化过程:
2.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3.小肠特点: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
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教
学
反
思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小肠结构,理解了小肠结构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少数学生对小肠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分不清楚,通过实例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
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
师点拨: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体验到进餐的愉悦。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再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被利用。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回顾
探究主题(二)食物的消化(在小肠中的消化)
阅读课本P12-13,看图3.1-8和图3.1-9
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1.小肠中有几种消化液?
2.胆汁的来源和分泌?
展示分享,表达交流,师点拨释疑
(1)小肠长约6米左右,有肠液、胰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
(2)肝脏的肝细胞能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多种酶,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都开口于十二指肠。
【演示实验】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目的要求:描述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材料器具:猪(或鸡胆汁);试管,量筒,滴管,;植物油,清水。
方法步骤:取 2 支试管,分别编为 1 号和 2 号,然后各注入 2 毫升植物油。在 1 号试管里加入 6 滴胆汁,在 2 号试管里加入 6 滴清水 ( 图 3.1-9)。将 2 支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试管内植物油的变化。
分析讨论:胆汁对植物油起什么作用?有何意义?
表达交流,教师点拨,归纳小结:
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可以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跟踪跟踪训练,巩固知识
1.食物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A.蛋白质—脂肪—淀粉 B. 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 脂肪—蛋白质—淀粉
2.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血液运输到小肠
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5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
3.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该图说明了乙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4.《黄帝内经•素问》中“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健康营养的膳食观。下列哪种消化液不参与牛肉中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 )
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
答案:1C2D3C4A
探究主题(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阅读课本P13-14, 看图3.1-10,
自主学习 ,交流质疑,合作探究
描述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吸收过程?
展示分享,师点拨释疑,归纳评价
1.吸收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口腔、咽、食道无吸收功能,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功能。
2.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观察小肠的结构】
目的要求:识别小肠壁的结构特点。
材料器具:猪 ( 羊或鸡 ) 的新鲜小肠;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清水。
方法步骤:
1.剪取 2~3 厘米小肠,冲洗干净。
2.用解剖剪把小肠纵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 图3.1 -11)。识别小肠壁的结构特点。猪 ( 羊或鸡 ) 的新鲜小肠;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清水。
3.先用肉眼观察小肠壁的内表面,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注意识别小肠壁内表面一层毛绒状的结构。
观察小肠视频
分析讨论:
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了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
展示分享,表达交流,师点拨释疑,归纳评价
用肉眼可以看到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 200 平方米以上。
归纳: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1)小肠(长)6米左右
(2)小肠内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内表吸收面积(大)
(3)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4)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 毛细血管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图表中①②③④是小肠适于消化的结构特点,①②③⑤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拓展知识:
1.小肠壁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黏膜上皮向内凹陷形成肠腺。
2.下图所示,与动脉相比,小肠静脉内血液成分特点是:
氧气减少、营养物质和二氧化塘曾多。
3.氨基酸由小肠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要穿过2层细胞,4层细胞膜。
跟踪训练,巩固知识
1.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襞,葡萄糖、无机盐
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3.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____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 和适度运动。
答案1C2D
3题(1)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2)肠腺 胆汁 (3)II D (4)吸收 合理膳食、 健康饮食
三、课堂小结:盘点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分层提高,评价记分)
1.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
B.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②是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⑤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3.如图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D
B.曲线Ⅱ表示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C.营养物质在E处被吸收的最多
D.D内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4.下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了唾液和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馒头屑的用量应该多于馒头块
C.需要放在37℃温水中5~10分钟
D.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③试管不变蓝
5.黄帝内经•素问》中“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健康营养的膳食观。下列哪种消化液不参与甏肉中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 )
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
答案:1D2B3C4C5A
6.某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①称取了等量的五小块新鲜馒头,四块切碎后分别放入1~4号试管,第五块直接放入5号试管。②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试管
加入的液体
搅拌程度
水浴温度
水浴时长
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不变蓝
2
2mL唾液
充分搅拌
100℃
10分钟
2滴
变蓝
3
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变蓝
4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3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5
2mL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1)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和充分搅拌模拟的是_____。
(2)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
(3)若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水浴温度选择37℃的原因是______。
(4)分析1号和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4号部分变蓝的原因是_____。
(5)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联系?_____。
6题【答案】(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 (2)温度
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淀粉吗 因为37℃接近人体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4号水浴时间短,唾液对的淀粉分解不彻底
(5)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变成小块的,并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扩大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7.我们经常会食用鸡蛋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那么,鸡蛋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变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呢?
(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才能被吸收利用。
(2)蛋白质的分解主要依靠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被消化酶消化的起始器官是[ ]________,主要器官是[ ]________。
(3)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_________(填数字)。
(4)蛋白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主要在[ ]______被吸收,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这些小分子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蛋白质。
7题答案:【答案】(1)氨基酸 (2) ④胃 ⑤小肠 (3)①④⑤ (4)⑤小肠
作业:
课后P15 2、3题
课外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771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第二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3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sw/tb_c53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案</a>,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