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1.用0.1000ml·L-1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有关该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B.用酸式滴定管盛装0.1000ml·L-1 HCl溶液
C.锥形瓶装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前必须保持干燥
D.滴定时眼睛看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下列关于酸与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3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测NaOH溶液;③向锥形瓶中加入2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后直接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HCl溶液,进行滴定;⑤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⑥两眼注视滴定管内的盐酸液面的下降。以上操作有错误的是
A.④⑤⑥B.①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④⑥
3.图示中是用0.1000ml·L-1 NaOH溶液滴定10.00mL未知浓度硫酸溶液(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
B.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l·L-1
C.当滴加NaOH溶液为10.00mL时,该混合液的pH=1.0
D.当最后半滴标准NaOH溶液滴入,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粉红色,说明硫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4.实验室用基准Na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B.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准Na2CO3固体
C.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准Na2CO3标准溶液
D.可用量筒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5.如图是常温下向20.00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10ml/L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mL)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原盐酸的浓度为1.0ml/L
B.当NaOH滴入10.00mL时,溶液依然显酸性,且c(H+)=0.05ml/L
C.x的值为20.00
D.只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不能用酚酞
6.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除酸碱中和滴定外,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下列有关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2Fe3++2I-⇌I2+2Fe2+反应,用FeCl3溶液测定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B.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2SO3溶液的浓度时,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C.用标准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D.利用Ag++SCN-=AgSCN↓反应,用标准KSCN溶液测定AgNO3溶液的浓度时可用Fe(NO3)3溶液作指示剂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和锥形瓶水洗后都要用待装液润洗
C.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KOH溶液时,若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且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含有NaOH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
8.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
D.可用量筒量取25.00mLNaOH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
9.某学生用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存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编号)。若测定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的浓度: mg·L-1。
(4)拓展:某同学学习了中和滴定,将该原理又应用到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测定
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馏出抗氧化剂成分,取馏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ml·L-1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2.50mL。(已知滴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是I2+SO2+2H2O=2HI+H2SO4)。
①滴定前需排放装有溶液的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 (填字母)。
A. B. C. D.
②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所测100.00mL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计算)为 mg·L-1。
10.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常常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值,下列选项中有关操作及误差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5g纯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待测液
B.用待测液润洗过的锥形瓶,盛放25.00mL待测液,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然后按图示进行滴定
C.当最后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滴下,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D.若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滴定过程中其他操作均正确,则的值偏小
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2.在含单质碘的KI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为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装有的KI溶液的碘量瓶中加入足量,充分搅拌溶解,待过量的固体碘沉于瓶底后,取42.5mL上层清液,用萃取,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得到42.5mL萃取后的水溶液、溶液。
②取萃取后的溶液于碘量瓶中,加水充分振荡,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01%KI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5分钟,注入4mL0.2%的淀粉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
③将萃取后的水溶液42.5mL移入碘量瓶中,注入4mL0.2%的淀粉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
已知:(1);(2)与难溶于;(3)达到溶解平衡后,在层和水层中的分配比为
的平衡常数K计算正确的是
A.B.
C.D.
1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14.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可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某二氧化锰矿粉中含量测定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C2O4将MnO2还原为Mn2+
B.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紫色
C.若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出现气泡,则测得MnO2含量偏小
D.MnO2含量为8.7m%
15.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测定海带预处理后所得溶液的碘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b为蓝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2O2+2I-+2H+=I2+2H2O
B.该实验可证明蓝色恢复与空气无关
C.溶液反复由无色变蓝的原因可能是H2O2氧化I-的反应速率比Na2S2O3还原I2的反应速率快
D.上述实验不能准确测定待测液中的碘含量,应补充实验步骤:滴定前向溶液b中加少量MnO2,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对滤液进行滴定
16.25℃时,等体积两种一元酸HA和HB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A
C.起始浓度:c(HA)=0.1ml·L-1,c(HB)=10-3ml·L-1
D.用NaOH溶液滴定HB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17.中和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实验原理相似,都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统称为滴定法。某兴趣小组利用滴定法进行如下实验:
I.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测定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称取6g粗品配制250mL的溶液待用。用酸式滴定管取25.00mL 0.01ml·L-1 K2Cr2O7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加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配制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I2+2S2O2- 3=2I-+S4O2- 6),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Cr2O2- 7被还原成Cr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 。
(3)若在取K2Cr2O7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滴到了锥形瓶外,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II.佛尔哈德法可测定经过提纯后的产品中POCl3的含量:准确称取1.705g样品在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mL,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0.2000ml·L-1的AgNO3溶液20.00mL(Ag++Cl-=AgCl↓),再加少许硝基苯,用力振荡,使沉淀被有机物覆盖。加入指示剂,用0.1000ml·L-1 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至终点(Ag++SCN-=AgSCN↓),做平行实验,平均消耗KSCN标准溶液10.00mL。
已知:,。
(4)POCl3水解方程式为 。
(5)滴定过程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字母)。
A.NaCN B.甲基橙 C.
(6)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 。
(7)实验中,若不加硝某苯,测定POCl3的纯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标准烧碱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30
第二次
20.00
2.00
24.10
第三次
20.00
4.00
24.10
A
B
C
D
制取无水
测定NaClO溶液的pH值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取5 mL0.1 ml/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0.1 m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探究KI与FeCl3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C
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到干燥的pH试纸中间
测定NaClO溶液的pH
D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全部放入锥形瓶中
量取20.00 mL盐酸
难溶物
AgCl
AgCN
AgSCN
颜色
白
白
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课一练</a>,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训练题</a>,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实验数据的处理,某同学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0,75 g食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用0,用0,准确移取20,25 ℃时,向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