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计算出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3的乘法口诀(二)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它的运算顺序。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看图列乘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用乘
从几个几和每份数份数来说原因
二、导入新课
师:听说最近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生活,许多小朋友都去了游乐园坐旋转木马,我们也去看看好吗?
通过复习旧知,不仅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
认识乘加、乘减会看图列式
看图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
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现在还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
师:为什么呢?谁来说说。
反馈:一个旋转木马只有2人,而其他旋转木马都是3人
二、探究解决方法
1 .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么怎么解决呢?分小组交流谈论。
师:有哪位小朋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谁来说说呢?
师:能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吗?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反馈:有3组的人数相同,可以列乘法计算,然后加上另外2个人,算式是:3×3+2=11(人)。
师:真棒!3组的人数相同,说明有几个几?
师:总人数比这3组的人数多还是少呢?
师:多几人?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师:那也就是说这4个组的总人数可以看成是比( )个( )多( )。
反馈:比3个3多2人。
师:说的真好!3个3可以写成……?
师:那么还多2人,又怎么办呢?
师:这与我们刚才列出的算式是相同呀!数学真是一个神秘既有趣的学科呀!想想我们还可以怎样思考呢?
引导学生得出:假设每组的人数是3人,那么总人数比4个3少1。
师:现在你能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师:能具体说说3×4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又要减去1呢?
对比总结。
师:说的真好!像3×3+2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那么你们猜一猜,像3×4-1这样的算式又称为什么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
3的乘法口诀(二)
——乘加、乘减的看图列式
老师带领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乘加是把每份同样的和不一样多的合起来、乘减是从都看成每份同样的里面去掉增加的。重点是每份数不变,乘减的份数要多一份。
四、计算出结果:
师:你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师:说的完全正确!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我列的算式是3+3+3+2=11(人)。
学生:我把4个小组的人数都加起来了。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有3个3。
学生:总人数比这3组的人数多。
学生:总人数比这3组的人数多2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可以写成3×3。
学生:在3×3的后面加2。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3×4-1=11(个)。
学生:假设每组的人数是3人,3×4表示总人数。
学生:由于多加了一个人,然后从总人数中减去1人。
学生:3×4-1是乘减。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我发现都是先算乘法。
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不能解决问题,进而引入乘加、乘减的计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不同的算式,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出乘加、乘减的意义,进而感知运算顺序。
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的活动,燃情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完善课题。
提升看图列式的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比较、回忆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让学生深刻领悟算理。
巩固练习
1.摆一摆,说一说。
2.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充分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的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认识了乘加、乘减。
计算乘加、乘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自由说一说。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分享收获,培养学生梳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3的乘法口诀(二)
——乘加、乘减
比3个3多2 3×3+2=11(人)
比4个3 少1 3×4-1=11(人)
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乘加 乘减_人教新课标,共2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加乘减_西师大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让课堂更加“收放自如”,生活化与抽象化的数学,阶梯式的课堂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乘加、乘减》参考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