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乘加 乘减_人教新课标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22488/0-16980230421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乘加 乘减_人教新课标
展开乘加 乘减
学习内容
课本第56页例5,第58页练习十一第4~6题。
学习目标
学会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课文讲解
乘加、乘减式题。
例5,小熊掰了一个玉米棒高高兴兴地走了,小鸟提出“还剩几个玉米棒”的问题, 3只小青蛙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不同的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
“乘加、乘减”编排在4的乘法口诀之后,意在让孩子通过计算形如4×3+4的题目,看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辅导精要
引导观察插图,理解题意。
有的孩子可能先关注玉米树,顺着他的思路找出已知条件:有4棵玉米树,每棵长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个。问题是,小鸟说:还剩几个玉米棒?
有的孩子可能先关注问题,小鸟说:还剩几个玉米棒?顺着他的思路,教师问:小鸟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孩子可能说:小熊掰走了1个。再观察玉米树,有4棵玉米树,每棵长3个玉米棒。然后,从条件到问题连着说一遍。
教师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想出一种方法后,让他再思考再想出别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最后,得出有三种方法:
①3+3+3+2=11,②3×3+2=11,③4×3-1=11。
引导孩子比较三种方法。
1.方法①和②都是从玉米树上,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小熊掰走的没有计算在内;方法③把小熊掰走的一同计算,先数出玉米树原来有多少个玉米棒,最后算出现在的多少个?
2.方法②中3×3就是方法①中的3+3+3。把这两部分内容作下划线,并连线。
3.方法③改写成有加法的算式是3+3+3+3-1=11。把算式记录在书上,对应部分作下划线,并连线。
“做一做”,
第1题让孩子根据实物图填等式,第2题编排了4道乘加、乘减式题。这两道题用于及时巩固有关乘加、乘减的知识。让孩子独立完成。
第1题,在孩子填出一种等式之后,请孩子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填。促使孩子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第2题,孩子做完后,把所有的习题进行整体观察并分类,一类是乘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另一类是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还可以让孩子说一说第一栏4×3+4、4×4-4等式的意思。4×3+4,3个4再加1个4,也就是4个4,4×4=16;所以三四十二,四四十六。4×4-4,4个4减去1个4,也就是3个4,4×3=12;所以四四十六,三四十二。,这样,有助于孩子理解乘法的意义,还有助于孩子看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记忆乘法口诀。
第4题,快乐的沙滩。
让孩子看图说图意。海边的沙滩是休闲的好地方。 3把遮阳伞下各有4个人,另1把遮阳伞下只有1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是4×3+3=15(人),4×4-1=15(人)。
第5题,引导孩子看图说图意。有3个试管架,每个放着5枝试管,还有一个试管架只放4枝试管,一共有多少枝?列式是5×3+4=19(枝),5×4-1=19(枝)。
第6题,让孩子独立写算式。左图,5×4+4=24(人),5×5-1=24(人)。右图,5×4-3=17(人),4×3+5=17(人),4×4+1=17(人)。
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养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习惯。最后,让孩子再归纳总结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轴对称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轴对称_人教新课标,共2页。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用数学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用数学_人教新课标,共2页。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连加连减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连加连减_人教新课标,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