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一9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92528/0-1719191609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一9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92528/0-1719191609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一9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92528/0-17191916099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学案设计
展开1. 通过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认识盐的类型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2. 能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认识盐类水解的原因及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
一、 能力打底 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所有的盐在水溶液中都会发生水解。( × )
(2) 某盐溶液呈酸性,则一定是盐发生了水解。( × )
(3) CuCl2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水溶液呈酸性。( √ )
(4) NaHSO4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 × )
(5) Na2CO3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可表示为COeq \\al(2-,3)+2H2OH2CO3+2OH-。( × )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盐在水溶液中都会发生水解,如NaCl不能水解,(1)错误;NaHSO4溶液呈酸性,但没有发生水解,(2)、(4)错误;COeq \\al(2-,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eq \\al(2-,3)+H2OHCOeq \\al(-,3)+OH-,HCOeq \\al(-,3)+H2OH2CO3+OH-,(5)错误。
二、 盐溶液的酸碱性
三、 定义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 弱电解质 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四、实质
盐电离―eq \b\lc\{\rc\}(\a\vs4\al\c1(弱酸的阴离子→结合 H+ ,弱碱的阳离子→结合 OH- ))→破坏了 水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程度 增大 →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五、 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六、 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
1. 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如:CuCl2、NH4N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u2++2H2OCu(OH)2+2H+ 、 NHeq \\al(+,4)+H2ONH3·H2O+H+ 。
2. 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eq \\al(2-,3)+H2OHCOeq \\al(-,3)+OH- 、 HCOeq \\al(-,3)+H2OH2CO3+OH- 。
3. 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l3溶液中: Fe3++3H2OFe(OH)3+3H+ 。
4. 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是由于水解相互促进的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符号,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HCOeq \\al(-,3)===Al(OH)3↓+3CO2↑ 。
类型1 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右图所示是某离子X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 D )
A. COeq \\al(2-,3) B. HCOeq \\al(-,3)
C. Na+ D. NHeq \\al(+,4)
[解析] 由题给水解过程示意图右侧的结构模型,可判断X为NHeq \\al(+,4)。
类型2 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出下列物质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明水溶液的酸碱性。
(1) Na2S: S2-+H2OHS-+OH-、HS-+H2OH2S+OH- 碱性 。
(2) CuSO4: Cu2++2H2OCu(OH)2+2H+ 酸性 。
(3) NH4Cl: NHeq \\al(+,4)+H2ONH3·H2O+H+ 酸性 。
(4) CH3COOK: CH3COO-+H2OCH3COOH+OH- 碱性 。
[解析] Na2S、CH3COOK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uSO4、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类型3 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2022·河北唐山)下列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 NHeq \\al(+,4)+2H2ONH3·H2O+H3O+
B. I-+H2OHI+OH-
C. COeq \\al(2-,3)+2H2OH2CO3+2OH-
D. HCOeq \\al(-,3)+H2OH3O++COeq \\al(2-,3)
[解析] 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H2ONH3·H2O+H+,A正确;碘离子为强酸的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B错误;碳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eq \\al(2-,3)+H2OHCOeq \\al(-,3)+OH-,HCOeq \\al(-,3)+H2OH2CO3+OH-,C错误;D项是HCOeq \\al(-,3)的电离方程式,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COeq \\al(-,3)+H2OH2CO3+OH-,D错误。
1. 下列溶液中,由于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C )
A. Na2CO3 B. NaHSO4
C. CuSO4 D. Ca(NO3)2
2. 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由一价阳离子A+和B+及一价阴离子X-和Y-组成的盐溶液。据测定常温下AX和BY溶液的pH=7,AY溶液的pH>7,BX溶液的pH<7,由此判断不水解的盐是( B )
A. BX B. AX
C. AY D. BY
[解析] AY溶液的pH>7,说明AY为强碱弱酸盐;BX溶液的pH<7,说明BX为强酸弱碱盐。则AX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
3.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D )
A. CaCl2 B. CH3COONa
C. (NH4)2SO4 D. K3PO4
[解析] A项中微粒有Ca2+、Cl-、H+、OH-、H2O五种;B项中微粒有Na+、CH3COO-、H+、OH-、CH3COOH、H2O六种;C项中微粒有NHeq \\al(+,4)、SOeq \\al(2-,4)、NH3·H2O、H+、OH-、H2O六种;D项中POeq \\al(3-,4)分步水解,产生HPOeq \\al(2-,4)、H2POeq \\al(-,4)、H3PO4,所以有K+、POeq \\al(3-,4)、H+、OH-、H2O、HPOeq \\al(2-,4)、H2POeq \\al(-,4)、H3PO4八种微粒,故K3PO4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
4. (2023·扬州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B )
A. MgCl2溶液:Mg2++2H2OMg(OH)2↓+2H+
B. NaHC2O4溶液:HC2Oeq \\al(-,4)+H2OH2C2O4+OH-
C. Na2SO3溶液:SOeq \\al(2-,3)+2H2OH2SO3+2OH-
D. KCN溶液:CN-+H2O===HCN+OH-
[解析] A项,Mg(OH)2不应标“↓”;C项,SOeq \\al(2-,3)应分步水解;D项,应用“”。
1. 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B. 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 盐类水解的结果是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 Na2CO3溶液中,c(Na+)是c(COeq \\al(2-,3))的2倍
2.(2023·射阳模拟)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D )
A. pH=5的硫酸 B. pH=10的NaOH溶液
C. pH=5的NaHSO3溶液 D. pH=8的NaHCO3溶液
[解析] pH=5的硫酸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pH=5的NaHSO3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大于水解,即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pH=10的NaOH溶液电离出氢氧根显碱性,抑制水的电离;pH=8的NaHCO3溶液是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pH=8的NaHCO3溶液,故D符合题意。
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C )
A. NaCl B. Fe(NO3)3
C. Na2CO3 D. NaOH
4. 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且正确的是( D )
A. HCOeq \\al(-,3)+H2OCOeq \\al(2-,3)+H3O+ B. POeq \\al(3-,4)+2H2OH2POeq \\al(-,4)+2OH-
C. CO2+H2OH2CO3 D. COeq \\al(2-,3)+H2OHCOeq \\al(-,3)+OH-
[解析] A项为电离方程式;B项POeq \\al(3-,4)的水解反应应分步进行,即POeq \\al(3-,4)+H2OHPOeq \\al(2-,4)+OH-;C项属于化合反应;D项为水解离子方程式。
5. 下列各物质常温下发生水解,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 Na2CO3:COeq \\al(2-,3)+2H2OH2O+CO2↑+2OH-
B. NH4Cl:NHeq \\al(+,4)+H2ONH3·H2O+OH-
C. CuSO4:Cu2++2H2OCu(OH)2+2H+
D. NaF:F-+H2O===HF+OH-
[解析]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一步完成,A错误,C正确;B中应生成NH3·H2O和H+;D应是“”,D错误。
6.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a2CO3、③KNO3、④HCl,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
A. ④①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7.(2022·新沂模拟)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若要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并使c(OH-)>c(H+),应加入的物质是( D )
A. NH3·H2O B. NH4Cl
C. KAl(SO4)2 D. NaHCO3
[解析] c(OH-)>c(H+),则溶液显碱性;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则加入的物质会促进水的电离,故加入的物质应该为强碱弱酸盐。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5m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C )
A. HCl B. NaOH
C. NH4Cl D. NaCl
[解析]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5ml/L>1×10-7ml/L,说明溶质是促进水电离的物质,NH4Cl为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C正确。
9.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盐的水解不属于离子反应 B. 溶液的pH一定发生改变
C. 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D. 是弱电解质电离的逆过程
[解析] 盐的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酸或弱碱,属于离子反应,A错误;醋酸铵水解,溶液呈中性,因此,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变大,C正确;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不是电离的逆过程,D错误。
10.25℃时,向10.00 mL 0.100 0 ml/L NaHCO3溶液中滴加0.100 0 ml/L 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a点,溶液的pH>7是由于HCOeq \\al(-,3)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
B. b点,c(Na+)=c(HCOeq \\al(-,3))+2c(COeq \\al(2-,3))+c(Cl-)
C. c点,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COeq \\al(2-,3)的水解
D. d点,c(Na+)=c(Cl-)=0.100 ml/L
[解析] HCOeq \\al(-,3)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a点溶液pH>7,是由于HCOeq \\al(-,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COeq \\al(-,3))+2c(COeq \\al(2-,3))+c(Cl-)+c(OH-),b点pH=7即c(H+)=c(OH-),所以c(Na+)=c(HCOeq \\al(-,3))+2c(COeq \\al(2-,3))+c(Cl-),B正确;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碳酸,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H2CO3的电离,C错误;d点,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反应,体积为原来的2倍,c(Na+)=c(Cl-)=0.050 0 ml/L,D错误。
11.(2023·盐城模拟)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B )
A.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0.1 ml/L醋酸,溶液pH变小:CH3COOHCH3COO-+H+
B. 常温下,小苏打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HCOeq \\al(-,3)+H2OCOeq \\al(2-,3)+H3O+
C. 常温下,氯化铵溶液显酸性:NHeq \\al(+,4)+H2ONH3·H2O+H+
D. 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溶液橙色加深:Cr2Oeq \\al(2-,7)+H2O2CrOeq \\al(2-,4)+2H+
[解析] 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A正确;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HCOeq \\al(-,3)+H2OH2CO3+OH-,B错误;氯化铵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发生水解:NHeq \\al(+,4)+H2ONH3·H2O+H+,C正确;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大,导致Cr2Oeq \\al(2-,7)+H2O2CrOeq \\al(2-,4)+2H+逆向移动,溶液橙色加深,D正确。
12. 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可能合理的是( B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 ①若为强酸与强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pH=7,不合理;②若为强酸与强碱,碱过量,溶液呈碱性,pH>7,合理;③若为强酸与弱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pH<7,不合理;④若为弱酸与强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pH>7,合理。故选B。
13. 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 CH3COONa 溶液、NH4Cl溶液、NaHSO4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溶液的pH相同,a、c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浑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d溶液的pH<7
B. c溶液中的溶质溶于水促进了水的电离
C. 溶液a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气体
D. 溶液b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解析] 四种溶液中,NH4Cl和NaHSO4溶液呈酸性,CH3COONa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因a、b溶液的pH相同,且a、c混合后溶液变浑浊,故a为NaHSO4,b为NH4Cl,c为BaCl2,进而推知d为 CH3COONa。NaHSO4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C正确。
14. (2022·扬州中学)25 ℃时,如果将0.1 ml/L HA溶液与0.1 m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 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 A-+H2OHA+O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 > (填“<”“>”或“=”)0.1 m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
(3) 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 > (填“<”“>”或“=”)7。
(4) 将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五种溶液:
①(NH4)2CO3;②NH3·H2O;③(NH4)2SO4;④NH4Cl;⑤CH3COONH4。按c(NHeq \\al(+,4))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③>①>④>⑤>② (填序号)。
[解析] (1) 等量的H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NaA,由于溶液显碱性,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A-发生了水解。 (2) 生成的盐NaA能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而NaOH抑制水的电离。 (3) 由NH4A溶液为中性可知,HA与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又由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所以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所以(NH4)2CO3溶液显碱性(“谁强显谁性”)。 (4)假设盐未水解,①=③>④=⑤>②;由于①的水解程度大于③,所以c(NHeq \\al(+,4)):③>①;由于④的水解程度小于⑤,所以c(NHeq \\al(+,4)):④>⑤。
15.10℃时,在烧杯中加入400mL0.1ml/L的NaHCO3溶液加热,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1)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eq \\al(-,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eq \\al(-,3)+H2OH2CO3+OH- 。
(2)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3) 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后再测定溶液的pH,若pH = (填“>”“<”或“=”,下同)8.3,说明甲同学的观点正确;若pH > 8.3,说明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实验装置如右图,加热煮沸NaHCO3溶液,发现试管A中产生沉淀,说明 乙 (填“甲”或“乙”)同学推测正确。
(5)将一定体积的0.1ml/LNaHCO3溶液置于烧杯中加热至微沸(溶液体积不变),测得其pH为9.8;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过一段时间(溶液体积不变)测得pH为10.1。据此资料可判断 乙 (填“甲”或“乙”)同学推测正确,原因是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有新物质生成 。
[解析] (2)乙同学根据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认为受热时发生反应:2NaHCO3eq \(=====,\s\up12(△))Na2CO3+CO2↑+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生成的CO2逸出。而pH增大,也说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3)若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则当温度再恢复至10℃时,pH应为8.3;若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则当温度恢复至10℃时,pH应大于8.3。(4)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在加热煮沸时分解生成了CO2,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5)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乙同学推测正确。盐溶液
NaCl
Na2SO4
Na2CO3
CH3COONa
NH4Cl
(NH4)2SO4
pH
pH=7
pH=7
pH>7
pH>7
pH<7
pH<7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强酸弱碱盐
溶液酸碱性
中性
碱性
酸性
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下溶液的pH
强酸强碱盐
NaCl、KNO3
否
/
中性
pH=7
强酸弱碱盐
NH4Cl、Cu(NO3)2
是
NHeq \\al(+,4) 、 Cu2+
酸性
pH<7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Na2CO3
是
CH3COO- 、 COeq \\al(2-,3)
碱性
pH>7
编号
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
①
强酸
强碱
V(HX)=V(YOH)
②
强酸
强碱
V(HX)
强酸
弱碱
V(HX)=V(YOH)
④
弱酸
强碱
V(HX)=V(YOH)
温度/℃
10
20
30
50
70
pH
8.3
8.4
8.5
8.9
9.4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共15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导学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