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第1页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第2页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是( )
    A.Na B.F- C.Al3+ D.Cl-
    C [Na、Cl-均有3个电子层,F-、Al3+均有2个电子层,因此微粒半径最小的在F-、Al3+中。又因为F-、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微粒中半径最小的是Al3+。]
    2.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元素的种类
    C [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可知二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由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元素。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的质量不相同。]
    3.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第七周期0族 B.第六周期第ⅡA族
    C.第八周期第ⅠA族 D.第七周期第ⅦA族
    C [按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第七周期应有32种元素,则前七个周期共有118种元素,119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第ⅠA族。]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含10个中子的氧离子: eq \\al(\s\up1(18),\s\d1( 8)) O2-
    D.HClO的结构式:H—Cl—O
    C [H2O2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S2-的核电荷数仍为16,B项错误;HClO的结构式为H—O—Cl,D项错误。]
    5.核聚变发电有望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氘( eq \\al(\s\up1(2),\s\d1(1)) H)是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eq \\al(\s\up1(2),\s\d1(1)) H的中子数为2
    B. eq \\al(\s\up1(2),\s\d1(1)) H的核电荷数为1
    C. eq \\al(\s\up1(2),\s\d1(1)) H是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
    D. eq \\al(\s\up1(2),\s\d1(1)) H是氢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 [A. eq \\al(\s\up1(2),\s\d1(1)) H的中子数为2-1=1,故A错误;B. eq \\al(\s\up1(2),\s\d1(1)) H的质子数为1,则核电荷数为1,故B正确;C.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是 eq \\al(\s\up1(1),\s\d1(1)) H,不是 eq \\al(\s\up1(2),\s\d1(1)) H,故C错误;D. eq \\al(\s\up1(2),\s\d1(1)) H是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故D错误。]
    6.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原因是( )
    A.单质均有颜色 B.均为双原子分子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D.均为非金属单质
    C [A.单质均有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B.均为双原子分子,属于物质的组成,故B不符;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属于物质的微观结构,结构上有相似,决定了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符合;D.均为非金属单质,属于物质的组成,故D不符。]
    7.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碱性:Mg(OH)2>Be(OH)2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酸性:HClO4>H2SO4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
    B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与其金属性强弱一致,故碱性:Mg(OH)2>Be(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不合题意;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稳定性,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无关,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符合题意;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其非金属性强弱一致,酸性:HClO4>H2S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不合题意;D.非金属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其非金属性强弱一致,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不合题意。]
    8.我国航天器“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此次探测由核素 eq \\al(\s\up1(247),\s\d1( 96)) Cm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q \\al(\s\up1(247),\s\d1( 96)) C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5
    B. eq \\al(\s\up1(244),\s\d1( 96)) Cm、 eq \\al(\s\up1(247),\s\d1( 96)) Cm、 eq \\al(\s\up1(248),\s\d1( 96)) Cm互为同位素
    C.已知Cm属于过渡元素,推测其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均为金属元素
    C [A. eq \\al(\s\up1(247),\s\d1( 96)) Cm原子核内中子数=247-96=151,核外电子数=96,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151-96=55,故A正确;B. eq \\al(\s\up1(244),\s\d1( 96)) Cm、 eq \\al(\s\up1(247),\s\d1( 96)) Cm、 eq \\al(\s\up1(248),\s\d1( 96)) Cm是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Cm属于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离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较远,一般不会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为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D正确。]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C [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的原子半径是最小的,故A错误;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说明非金属性越弱,越不容易得到电子,故B错误;0族元素俗称稀有气体,室温下呈气态,故C正确;氯原子形成的单原子离子是Cl-,化合价是-1价,与其族序数(ⅦA)不相等,氟只能形成-1价离子,而氟位于第ⅦA族,故D错误。]
    10.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Y元素、硫元素之间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 )
    A.X2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H2X和H2S分别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C.酸性:HYO4>H2SO4
    D.Na2SO3可与HY反应生成H2SO3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X单质可以把硫从H2S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大于硫单质,元素的非金属性X大于硫,不选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不选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YO4>H2SO4,可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硫强,不选C;Na2SO3可与HY反应生成H2SO3,只能说明酸性的强弱,但不能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选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沸点:H2O>HF
    B.热稳定性:HF>H2O
    C.NCl3、SiCl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D.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 [常温下,水为液体,HF为气体,所以沸点:H2O>HF,A项正确;F的非金属性大于O的,所以热稳定性:HF>H2O,B项正确;NCl3中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3个Cl原子提供3个电子,使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N原子也提供3个电子给3个Cl原子,使每个Cl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同样的道理,SiCl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C正确;NH4NO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错误。]
    12.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2XO4
    B.X是第二周期ⅤA族元素
    C.X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
    D.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
    D [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是硫酸和磷酸,且磷元素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而是PH3,故X应为磷,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在第三周期ⅤA族。]
    13.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小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三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A [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可知X、Y、Z的原子序数为X<Y<Z。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可知正确选项为A。]
    14.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右图所示,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各元素对应的物质相互比较,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A
    B.单质的熔点:B>C,D>A
    C.最高正价:B>D=A>C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A
    B [设A的质子数设a,则根据元素的位置可知,B、D、C的质子数分别是a+7、a+8、a+9,因此有a+7+a+9=4a,解得a=8,所以A、B、C、D分别是O元素、P元素、Cl元素、S元素。A.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应该是D>C>A,A错误;B.固体单质的熔点高于气体的熔点,则单质的熔点:磷单质>氯气,硫单质>氧气,B正确;C.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最高正价:P<S<Cl,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Cl)>B(P),A(O)>D(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HCl)>B(PH3),A(H2O)>D(H2S),D错误。]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比值分别为1、2、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Y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D.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只有一种
    C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2、3、4,W的电子层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W为H;若X的电子层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为2,X为He,不属于主族,不符合题意,若X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Y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为O;Z+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Z为Na。微粒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Y(O2-)>Z(Na+),A项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B项错误;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均属于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盐有NaHCO3、Na2CO3·10H2O,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下列几种物质:
    ①MgCl2 ②H2O ③Al ④H2O2 ⑤K2O2 ⑥Ca(OH)2 ⑦HClO ⑧I2 ⑨He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__________;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状态时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5)HClO的结构式________,I2的电子式__________。
    [解析] 只含离子键的是MgCl2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K2O2 、Ca(OH)2,共价化合物是H2O、H2O2 、HClO,熔融状态时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是Al,HClO的结构式是H—O—Cl ,I2的电子式是。
    [答案] (1)①
    (2)⑤⑥
    (3)②④⑦
    (4)③
    (5)H—O—Cl
    17.(10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0.089 nm):
    (1)⑧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 _____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含锂材料在社会中应用广泛,如各种储氢材料(Li2NH等)、便携式电源材料(LiCO2等)。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① eq \\al(\s\up1(6),\s\d1(3)) Li和 eq \\al(\s\up1(7),\s\d1(3)) Li可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 eq \\al(\s\up1(7),\s\d1(3)) LiH和 eq \\al(\s\up1(7),\s\d1(3)) LiD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eq \\al(\s\up1(6),\s\d1(3)) Li和 eq \\al(\s\up1(7),\s\d1(3)) Li互为同位素
    B. eq \\al(\s\up1(6),\s\d1(3)) Li和 eq \\al(\s\up1(7),\s\d1(3)) Li属于同种核素
    C. eq \\al(\s\up1(7),\s\d1(3)) LiH和 eq \\al(\s\up1(7),\s\d1(3)) LiD的化学性质不同
    D. eq \\al(\s\up1(7),\s\d1(3)) LiH和 eq \\al(\s\up1(7),\s\d1(3)) LiD是同种物质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碱性:Be(OH)2<LiOH<NaOH<KOH
    B.半径:K>Na>Li>Li+
    C.氧化性:Li+<Na+<K+<Rb+<Cs+
    D.金属性:Cs>Rb>K>Na>Li>Be
    [解析] 由题中及表中数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位于第ⅥA、ⅡA、ⅠA、ⅤA、ⅦA、ⅠA、ⅤA、ⅢA族。Be的原子半径为0.089 nm,Be的最高价为+2,②的最高价也是+2、半径比Be大,则②为Mg;③的最高价为+1、半径比Mg小,则③是Li;⑥的最高价为+1、半径比Mg大,则⑥为Na;④和⑦的最高价都是+5、最低价都是-3,则它们为第ⅤA族元素,因为④的半径较大,故④为P、⑦为N;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⑧为B、①为O、⑤为Cl。
    [答案] (1)第二周期ⅢA族 Li和Na、N和P
    (2)2Na2O2+2H2O===4Na++4OH-+O2↑
    (3)①AD ②C
    18.(10分)几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 。
    (3)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⑧,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
    b.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④与⑤元素形成的分子可能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各元素是:①Na、②K、③Al、④H、⑤C、⑥N、⑦Cl、⑧Br。(1)①③⑦三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Cl。(2)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ⅠA族。(3)①②③三种元素的金属性:K>Na>Al,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KOH>NaOH>Al(OH)3,最强的是KOH。(4)a项,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证明非金属性:Cl>Br,故正确;b项,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证明非金属性:Cl>Br,故正确;c项,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能将溴离子氧化,证明非金属性:Cl>Br,故正确。(5)④H元素与⑤C元素形成的分子可能是甲烷。
    [答案] (1)Na>Al>Cl
    (2) 第三周期ⅠA族
    (3)KOH
    (4)Cl、Br处于同一主族(ⅦA族),易得1个电子,Cl的原子半径比Br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强,Cl的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 abc
    (5)C
    19.(12分)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B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2SeO4(填“>”“<”或“=”,下同)。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________H2S。
    ④原子半径比较:N________Si。
    (3)可在图中分界线(虚线部分)附近寻找________(填字母)。
    A.优良的催化剂 B.半导体材料
    C.合金材料 D.农药
    (4)请设计实验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固体、稀硫酸、盐酸、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硅酸钠溶液,化学仪器根据需要选择)。
    [解析] (1)Cl的最高价是+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Bi和N元素同主族,所以最高正价是+5价,最高价氧化物为Bi2O5。(2)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F元素;②As和Se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右到左,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H2SeO4;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H2S;④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N<Si。(3)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来寻找半导体材料。(4)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Si,可以根据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来证明,化学反应中,强酸可以制得弱酸,即在试管中加入CaCO3固体,再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后,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则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结论:非金属性:C>Si。
    [答案] (1)HClO4 Bi2O5
    (2)①F ②< ③< ④<
    (3)B
    (4)
    20.(13分)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4。请完成下列问题:
    (1)M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其非金属性比W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强”或“弱”)。
    (3)X、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Y的氢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该氢化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5)W的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解析] 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由题意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则X+为Na+,所以X为Na,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以知道M为O;Z、M同主族,则Z为S;离子半径 Z2->W-,则W为Cl。(1)M元素为O,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Z为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S的非金属性比Cl的弱。 (3)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Cl。(4)根据上述分析Y为Si,其氢化物化学式为SiH4,该氢化物中化学键类型为极性键。(5)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 ClO-+H2O。
    [答案] (1)
    (2)第三周期第ⅥA族 弱
    (3)Na>S>Cl
    (4)SiH4 极性键
    (5)Cl2+2OH-===Cl-+ClO-+H2OX

    Y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CaCO3固体,再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后,通入Na2SiO3溶液
    现象: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结论:非金属性:C>Si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